一首《白头吟》,愿得一人心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

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

一首《白头吟》,愿得一人心

皑:白。

皎:白。

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决:别。

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明旦:明日。

躞(xiè)蹀(dié):走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

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凄凄:悲伤状。

竹竿:指钓竿。袅袅:动摇貌。一说柔弱貌。

簁(shāi)簁: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

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一首《白头吟》,愿得一人心

这一首《白头吟》,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然而这并不是一首甜蜜的诗,而是一首诀别诗。诗中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颇为有名,堪称有关爱情的千古佳句,但在当时文君写下这句话时,心里应当是失望而又怅惘的罢。

下面给大家简单讲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卓文君是西汉时期著名才女,通音律,善弹琴。她十六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便返回娘家居住。正巧此时司马相如也返回成都,去往卓家做客,知晓文君善听音乐,便奏《凤求凰》一曲,“附琴歌以挑之”。“风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文君听得琴中之意,大胆与相如夜奔,结为眷侣。两人家中贫寒,便决定做卖酒生意,这便是“当垆卖酒”佳话的由来。之后司马相如凭借文才得到汉武帝赏识,衣锦荣归,两人的婚事也得到父亲的认可,可谓是一个郎才女貌的故事。

一首《白头吟》,愿得一人心

然而时光流转,人心易变,相如平步青云之后终是将过往誓言抛弃在了脑后,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文君的内心是痛苦的。但她并未选择以泪洗面,苦苦哀求,而是写了一首《白头吟》,附带一封《诀别书》,送至司马相如处。诗中句句真挚,皆是女子心声,读来令人动容。

爱情本因如同山中之雪一般纯洁,云中之月一般皎洁,听闻你生出两心,所以与你决裂。开篇文君就表达出了她鲜明的态度——此番非是君弃我,而是我与君言别。随后文君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诀别之心——今次是最后一次相聚饮酒,之后你我便各自分手,如沟中之水分道而流。当初抛下一切坚定随你而走,未曾如寻常女子一般哭哭啼啼;只叹自己对你错信,本以为可执子之手白首不离。男儿应当重视情谊,一味追求钱财名利又有何意义?

一首《白头吟》已足以让负心男子羞惭,而这封《诀别书》则更是酣畅淋漓:“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过往美好已成镜花水月,那么与其一味于往昔沉缅,不如就此长绝不见。

故事的结局令人慨叹——相如接到信后大为不忍,打消纳妾念头,与文君重修旧好。文君成功用才华捍卫了自己的爱情,但并非所有女子都能如此幸运。阿娇重金买相如一赋盼能得武帝恩宠,但“金屋藏娇”毕竟已成永远的儿时戏言;梅妃江采萍用一篇《楼东赋》盼能劝回帝王心,但玄宗还是为了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如此简单而又纯粹的憧憬,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大抵只能说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无言叹息。

一首《白头吟》,愿得一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