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聯合的卻成劣勢?科技水平過於先進,這些零件根本無法生產

美德聯合的卻成劣勢?科技水平過於先進,這些零件根本無法生產

上世紀70年代末,為了研製最新型的主戰坦克,以應對蘇聯日益看中質量生產的龐大坦克作戰集群,代號為“MBT-70”的坦克研發計劃,由美國設計局和德國Rheinmetall製造工廠聯合設計生產,但是在幾年的研發和試驗後,雙方都叫停了該項目,由於上世紀70年代對於高精度火控系統和發動機的生產、維護能力不足,MBT坦克過於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劃時代意義的科技結合,使得這款坦克最終夭折。

美德聯合的卻成劣勢?科技水平過於先進,這些零件根本無法生產

在70年代中期,蘇聯的T-72原型車已經試驗成功,這些坦克在應對豹式坦克和英國的挑戰者坦克時,擁有不俗的應對能力,而對於美國坦克的M60各系列來說,與蘇聯坦克的差距已經不是一朝一夕了,在這樣的狀況下,北約國家急需新一代的主戰坦克來應對蘇聯高質量的鋼鐵洪流。高機動、自動裝填、雙穩火控系統著稱的MBT系列三代主戰坦克,由美國和德國兩大坦克生產設計公司聯手,提上日程。

美德聯合的卻成劣勢?科技水平過於先進,這些零件根本無法生產

在尾翼穿甲彈可以擊穿複合裝甲的狀況下,美國研發機構首先對駕駛員的作戰位置進行了改變,將他安排在炮塔作戰室內,使得該型坦克的“駕駛艙”內是空的,而炮塔的裝甲複雜度大大高於整塊的裝甲。高速的自動裝填系統使得MBT可以在最快6秒的自動裝填模式下快速發射大口徑的各式炮彈,傳動機構和發動機大小相似,使得該型坦克在倒車和前進中都能達到最高76公里的時速,就性能上已經碾壓了同時代所有的坦克,但是由於技術含量過高,導致了無法生產,美軍將MBT計劃中的大量技術延續到了M1主戰坦克的研製和生產上,才有了後來的M1A1坦克,從這個角度上看,MBT是以另一種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