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天使雷軍還得擼起袖子加油干

互联网医疗,天使雷军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隨著小米IPO臨近,越來越多相關消息傳出。

有媒體稱,小米IPO後市值預計將達到1000億美元,以雷軍佔小米77.8%的股份算,雷軍身家將達778億美元(約5020億元),這一數據遠超現在首富許家印的2900億元。

而實際上,不止創業,雷軍的投資生意,同樣做得風生水起。從當年的天使投資人,到小米的生態佈局,以及投資機構順為資本。從今日頭條、美團、快手等巨頭,再到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小米生態鏈的眾多企業,半個中國互聯網,幾乎都囊括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定位為互聯網公司的小米,更是意識到了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的巨大商機,併為此付諸行動。

早在2007年,順為資本就向好大夫在線送出3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

2012年,專注心臟康復院後管理的互聯網平臺“醫醫”獲得雷軍天使輪投資;

2012年,順為資本向丁香園送出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

2014年1月,小米投資以小米手環為主的華米科技;

2014年9月,小米2500萬美元投資九安醫療iHealth,佔股20%;

2014年10月,“硬派健身”獲得順為資本數十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2014年,專注母嬰婦幼健康的“愛丁醫生”獲順為資本百萬美元A輪投資;

2015年,金山雲與北大醫信合作,推出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醫療解決方案;

2016年,口腔健康護理平臺小貝科技獲小米科技天使輪投資;

2016年,秒秒測(智能體溫計)獲小米科技、順為資本千萬級Pre-A輪投資;

2016年,素士(電動牙刷)獲順為資本Pre-A、A輪投資,金額未透露。

通過梳理雷軍系醫療版圖發現,他們以智能硬件為主,有一個共通邏輯:專注某個領域,做一款極致產品,接觸海量用戶,從而帶來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的機會。有分析認為,此策略是配合小米生態鏈的發展。

以手機起家的小米,在2013年底,啟動了小米生態鏈計劃。當小米電視、路由器、手環紛紛進入大眾視野之後,外界才反應過來:小米不是一家單純的手機廠商,而是要做一個“百貨公司”。

雖然小米手機收穫了大量用戶,但是,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已經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具有明顯優勢的時代了。而雷軍採取的是,用資本的方式,來擴張產品線。以手機為核心,輔以周邊的小米生態鏈投資公司、結盟合作和投資的公司,將各種產品滲透用戶家庭。

雷軍表示,想用小米模式切入100個細分領域,帶動整個智能硬件的發展,把小米從一個大船變成整個艦隊。

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相較於騰訊、阿里大健康佈局現已覆蓋智能設備、醫藥O2O、醫院等領域,小米近衛軍們還得擼起袖子加油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