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時,這一個字竟能左右你的形象

接電話時的第一句話是一個“喂”字,別看這麼簡單的只有一個字,它卻透露了你很多的信息,雖然對方看不見你,但他已經通過聲音看到了你的形象。同理,你也可以通過這個字,洞察對方的情況。

打電話時,這一個字竟能左右你的形象

這個字是如何透露信息的?

首先是通過發音語氣。

試想一下,你給別人打電話,對方第一聲“喂”字很急促,你的感覺是他可能在忙,沒有多少時間閒聊,或是沒有什麼耐心接電話。

如果這個“喂”字是有氣無力的,你會想,對方可能生病了,又或者心情不好,情緒很低落。

相反,如果“喂”響亮有力,甚至有點拉長:“喂——”,你就馬上感覺到,對方精神飽滿,心情很好,並且似乎很高興接到你的電話。

如果這個“喂”是有意壓低聲音,那對方可能是在不方便大聲說話的場合,他可能在開會、圖書館、醫院,甚至有可能在什麼地方躲起來,怕被別人聽見。

“喂”字其實是你與對方交流的第一個交點,尤其是對於沒有見過面的人來說,聲音就是你的形象,而第一句話,就是第一印象。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容易固化。

打電話時,這一個字竟能左右你的形象

所以,如果想要製造一個好印象,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說這個“喂”字:

第一,發音的時候要拉長。你可以試一下,把“喂”字適當的拉長一下,不要那麼短促,這樣會顯得你從容不迫、淡定,給人一種自信平和的感覺。

第二,用完一口氣說,但是不要太大聲。具體的做法是,先吸一口氣,說“喂”字,“喂”字說完了,你這口氣剛好就用完了,說的時候,喉嚨不要緊繃,腹部用力,不要扯嗓門說。

用這種方法說出來的“喂”字,會顯得特別的平和,不生硬,音色也特別的好聽。可以留意一下電臺主持人的發音,他們的聲音清晰可辨、音色穩定,但是又不會給人扯大嗓門大聲說話的感覺。

相反,你可以試一下,當你吸一口氣,用前面的1/10說一“喂”字,後面9/10馬上接著說其他話,比如“你哪位”“你找誰”“你是哪個”,是不是顯得態度生硬?甚至有些急促、緊張?

最佳的例子是客服電話,“您好、歡迎致電XXX、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

裡面的標點符號的是頓號,是因為他們說這些話的停頓非常短,並且說話沒有起伏,甚至像繞口令一樣一股腦兒把字吐了出來。

這時候你也變得急促緊張起來,說話也不由自主的快了。因為他們的第一句話就傳達了一個信息:“快點說,我很忙”。

他們的確很忙,一直在不停的說話,並且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各種各樣的人,極其考驗耐心。所以,如果不是刻意掩飾,說話的第一句就會完全暴露狀態。

打電話時,這一個字竟能左右你的形象

除了發音語氣,聲調的不同也會傳達不一樣的信息。

如果你接到電話,聽到的是一個“畏”,第四聲,你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形象?一個硬朗的上年紀的人,並且語氣有點生硬。

如果接電話的人是一個“維”,第二聲,那他馬上變得溫潤如玉,好說話。

普通話裡,第二聲和第四聲所表達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樣的。

第四聲會給人家一種生硬、強勢的感覺。

大部分罵人的字,或者是貶義詞,都是第四聲結尾的。

比如你罵一個人“賤”,就叫他“賤人”,你想如果發音變成“簡人”,說出來以後是不是沒有了力度和氣勢?語氣也不顯得強烈了。

打電話時,這一個字竟能左右你的形象

相反,如果字詞是第二聲結尾,就會給人家一種緩和的感覺,聽上去會舒服很多。

再看一個例子:

“喂!你給我站住!”

同樣是一個“喂”字,可以是第二聲也可以是第四聲,然而,這麼預期強烈的一個句子,肯定是這樣發音的:

“畏!你給我站住!”

沒有人會說:

“維!你給我站住!”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知道,第二聲的喂和第四聲的為區別在哪裡。如果你想顯得謙和有禮,就用第二聲,如果你想粗魯生硬,可以用第四聲。

打電話時,這一個字竟能左右你的形象

以上就是這個“喂”隱藏的小技能,雖然事小,但是運用好了卻能給你大大的加分。


相關文章推薦:



參考書籍:

《偷偷說到心深處》,劉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