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白玉不毁,

熟为佳璋。

——《庄子》

他原本是一位资深通讯工程师,

在长达十年的技术工作中,

他随工作安排去过缅甸、

新疆等玉石产地,

对玉石一见如故。

因他自小喜欢雕刻,

有一定的雕刻基础,

他便在雕刻技艺成熟后,

辞掉工作,

专心做起了玉雕。

冥冥之中,

他觉得有块石头在等他,

那种感觉,

就像“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的归属感与宿命感。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我是孙鹏,

是一名玉雕爱好者,

我所做的工作,

就是把玉原石,

设计、雕刻、

打磨成完整的玉器艺术品。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雕刻玉石中的孙鹏

我自小就喜欢雕刻东西,

那时候物资缺乏,

我就把粉笔和红砖块,

雕刻成亭子等有趣的立体形状。

如今追忆往昔,蓦然发觉,

儿时的单纯爱好,

竟是我如今梦想的雏形。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孙鹏玉雕作品展示

长大之后,

我就业于一个通讯工程部门,

做了通讯工程师。

我很喜爱这份工作,

它曾为我带来很多,

指引我成长。

但我心中明白,

它只是工作,是谋生的技能,

不是我终生要追求的事业。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孙鹏玉雕作品展示

玉雕,

才是我要倾其一生追求的事业。

那时的我,

一旦有些闲钱,

就会用来购置设备与原石,

反复地练习自己的雕刻技艺。

四年前,

在准备充分后,

我辞掉了通讯工程师工作,

开始专心做玉石雕刻艺术。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玉雕过程展示

我偏爱雕刻硬玉,

尤其喜爱翡翠。

翡翠颜色多变,色泽迷人,

在岁月的涤荡下,

多年之后仍旧能保持原来的风貌。

并且因为它的硬度高,色彩繁复,

雕刻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但我就喜欢知难而上,

难,才更能体现并保存雕刻师的意识。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孙鹏玉雕作品展示

有些人将机雕与手雕,

放在对立的层面上。

他们觉得,

机雕会破坏石头的灵性,

手雕更体现石头的价值。

我为此困惑过。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孙鹏玉雕作品展示

古时的匠人只用手雕,

一辈子可能只产出一件作品,

这种纯粹的全手工雕刻效率,

并不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模式。

为此我将二者结合

先机雕打型,再手雕修缮,

力求找到机器与手工的完美结合点,

让效率与品质共存。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孙鹏玉雕作品展示

玉石是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自然形成的,

它不可能必然完美。

但仍旧有一些人,

过分执着于追求玉器的完美无瑕,

这种固有思想,

在无形之中助力了玉器市场的造假工艺。

为此我非常郁闷。

我觉得每块玉石的杂质和瑕疵,

都是它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完美印记,

是它独特的魅力之处,

所以我在设计雕刻时,

会尽量考究它的天然形态,

力求保留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美。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翡翠与水晶原石

如今我在新乡文化集合地,

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石榴巷

创办了一家个人玉石雕刻工作室,

我把它取名为【璞玉缘•翡翠工坊】

璞玉,

指的是未经雕琢的玉器。

一块外表普通的石头,

内里却可能包含着价值不菲的玉石,

能得到它,

亲手将它雕刻成属于人类的器物,

靠的是缘分与机遇。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新乡故事:他整日与石头作伴 只为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块玉

璞玉:有玉之石

《红楼梦》中,

贾宝玉生来就带着一块“通灵宝玉”,

我认为这是玉石带给人意义的最好解释。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玉器是有灵性与性格的,

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玉器,

靠的也是缘分,更是福祉。

所以,

真正的艺术品是可以传世的。

我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

能够做出这样具有传承意义的作品。

也希望在追求玉雕的路上,

遇到只属于我的,

“通灵宝玉”、本命之石。

地址:新乡市卫滨区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

6号楼2楼206A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