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怎麼樣保持水體生態平衡?

「觀賞魚」怎麼樣保持水體生態平衡?

養魚,我們是認真的!

源自:網絡

水體中的氮主要以固態和遊離兩種形式存在。固態的氮在動、植物體內以有機物形式存在,遊離態的氮在水中以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的形式存在。隨著缸外投食以及藻類光合作用,缸內氮元素的含量會逐步增加,我們需要控制的,主要是儘量讓這些氮元素固化在生物體內(如水草和魚體的增長),降低遊離氮中氨和亞硝酸鹽的濃度,而把硝酸鹽控制在一個既有利於植物生長,又不會造成藻類大量繁殖的程度之內。

「觀賞魚」怎麼樣保持水體生態平衡?


知道了氮循環的原理,我們就知道如何著手建一個新缸,為我們的魚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硝化細菌的繁殖不需要人為干涉,只是在開始時需要一點有機物的來源。缸建好後加水,打開過濾裝置,我們需要提供一些氨來開始氮循環。

「觀賞魚」怎麼樣保持水體生態平衡?


一般自來水本身已經包含氨,但最好再加些東西促進一下。再次建議在缸中種植一些植物,因為它們的新陳代謝和脫落的葉片會提供氨,而且植物也會降低水中有毒的亞硝酸鹽,吸收和硝酸鹽,形成氮的固化。也可以放一些薄片魚食、幾小片魚片或蝦片,或者其它含有機物的東西來刺激循環開始。

「觀賞魚」怎麼樣保持水體生態平衡?


另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加一些其他老缸的底砂或水,因為它們已經有現成的硝化細菌存在,不過要確保取水的缸是健康無病的。在初期可以先放幾條小魚,如斑馬、火炬等,雖然這麼做不“仁道”——因為現在還沒建立好適合魚生活的舒適環境。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養缸”後,用工具、試劑測量缸中各項指標(PH、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的值。當亞硝酸鹽濃度在上升後逐漸降為接近於零的值時,說明缸中的氮循環已經建立並穩定,缸就可以放魚了。需要注意的是魚的數量要緩慢增加,因為硝化細菌的繁殖週期較長,在20小時左右,要讓菌群逐漸適應水中生物的數量,保持循環的平衡。

- The End -

「觀賞魚」怎麼樣保持水體生態平衡?

粉絲福利:加我微信18322597060,領取9月27日廣州國際水族展 價值100元門票。

今日是能領門票的最後一天!

以魚會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