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初,關注必備新政

點擊“福建電視臺少兒頻道”訂閱哦!

定了!

今年入學的高一新生

將開始高考綜合改革

到2021年,實行新高考!

开学初,关注必备新政

8月31日,福建省教育廳發佈《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學生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我省從2018級高中學生開始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那麼

新高考是什麼樣的呢?早在2016年5月份,

福建省教育廳就曾經公佈了

《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

明確了我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開始啟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實施。我省高考將實行“3+3”模式,即考生總成績由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6選3)成績組成,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今天

我們再給大家快速講解一下!

开学初,关注必备新政

高考不分文理科

今年起,高一新生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從6門科目中選出3門,計入高考總分。6門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合格性考試用於核定學生高中畢業水平和能力,是高中生畢業的主要依據。而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的等級性考試,採用“6選3”模式,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佈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新高考=必考3+選考3

學生可根據高校提前發佈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興趣來選定,並且還必須參照高校專業對科目的要求。

譬如說,屆時,高校會公佈各個專業要求的“3”是什麼,假定A高校的材料工程專業要求物理、化學和生物,那麼,想考這所高校的考生的等級性考試就必須選這三科。當然,不同高校相同專業大類的要求,大體是一樣的。

回顧完我省的高考綜合改革政策

你是否對高中課程安排產生了疑惑?同日

省教育廳發佈了

《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學生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

就是對高中課程設置

學分分配等進行說明

高中課程如何設置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修Ⅰ、選修Ⅱ三類課程構成。其中選修Ⅰ課程包含選修Ⅰ(A)和選修Ⅰ(B)兩個部分。

必修和選修Ⅰ課程的每個模塊通常為36課時,學生學習一個模塊並通過考核,可獲得2學分。學生高一高二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應獲得一定的學分,以防止過早偏科,有利於全面發展。選修Ⅰ(B)和選修Ⅱ課程應在各學期適當分散安排,原則上可從高一年級開始安排,課程考核由學校自主實施。

高中學分如何安排

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規定課程,以及地方或學校開發的課程。

體育與健康由11學分調整為12學分,高中三個學年必須每週至少安排2節,並提供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新增的1學分課時應重點用於綜合防控近視,可通過健康知識教育與運動技能教育相結合形式進行。

普通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學習並考核合格,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為144 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16學分,選修Ⅰ課程不少於22學分,選修Ⅱ課程不少於6學分。其中,綜合實踐活動主要通過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方式實施。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研學旅行、社會調查、野外考察、職業體驗、黨團活動、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等活動,保證學生至少應完成2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或項目(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並按要求修滿學分。

开学初,关注必备新政

根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閩教基〔2016〕53 號),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和美術 14 門科目均設置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 4 門科目另設實驗(實踐)操作測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6 門科目另外設置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範圍為各科目必修學分要求的內容,等級性考試範圍為必修和選修Ⅰ(A)的內容。

如何6選3

準備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除須修滿語文、數學、外語學科的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應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高校招生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修滿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可選擇其他感興趣的學科課程模塊進行修習。

6選3放在高三下進行

綜合各學科特點及學制要求,高中各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相應安排在高中三個學年進行,不得提前報考。學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課程的基礎上,在省級確定的考試安排表中選擇參加相應學科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時間。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6 門科目的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統一安排在高三年級下學期(具體另行通知)。

今年新高一仍然使用舊教材

根據國家課程教材保持不變的實際情況,2018 級高中學生總體繼續適用教育部 2003 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使用現行國家課程教材,並積極滲透高中新課程新理念和高考綜合改革新要求,優化課程模塊教學開設要求,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實現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改革有機銜接、平穩過渡。

高中調整課時須報教育局同意

1、普通高中學制三年,每學年 52 周,其中教學時間 40 周、社會實踐 1 周,假期(含寒暑假、節假日等)11 周。

2、普通高中每週 35 課時,每課時 45 分鐘。學校確需調整課時時長的,要在保證科目及每週教學時間總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並經設區市教育局書面同意後,方可實施長短課時相結合教學。

3、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和國家課程教材容量,一般 1 個模塊教學時間 36 課時可獲得 2 學分,1 個專題教學時間 18 課時可獲得 1 學分。

新高考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高中生的精神壓力,但最後漂亮的成績還是靠辛勤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