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號鋼鐵「老大哥」 脫困解圍路在何方?

始建於1964年的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資源型特殊鋼生產基地,是國家軍工產品配套企業,位列中國四大特鋼企業集團之一。先後歷經三次轉型升級,西寧特鋼對青海省國有經濟平穩運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國字號鋼鐵“老大哥” 脫困解圍路在何方?

數據顯示,該企業上半年生產鐵64.56萬噸,同比增加41.78%;鋼71.05萬噸,同比增加31.16%;鋼材71.82萬噸,同比增加22.12%;鐵精粉54.89萬噸,同比增加7.7%;焦炭17.2萬噸,同比下降30.77%。全集團合併實現銷售收入39.15億元,同比增加9.84億元,增幅33.55%,並實現小幅盈利。

但在改革的洪流中,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西寧特鋼和國內大部分“鋼鐵老大”一樣,經歷輝煌後逐漸陷入結構老化、生產效率低的困境之中,如何為這家擁有萬名員工的大型鋼鐵企業解困脫困,使之科學發展,煥發出全新生機,成為近年來擺在青海省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8月13日,在西鋼集團深化改革金融支持座談會上,青海省政府副省長王黎明、西寧特鋼董事長張永利及相關政府、銀行、企業負責人共同為企業改革發展謀路子,出主意。

“沉重的債務負擔導致財務費用高、沉重的資產負擔導致折舊費用高、結構性冗員導致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新裝備掌控能力不足導致的生產效率低。上述問題是企業近年來傾注了大量精力,卻始終沒有能夠徹底解決的發展問題。但是,我們經過近期的分析、研判,也清楚的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起點,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優勢。”面對企業危機困境,張永利坦言。

張永利口中的“發展優勢”,既有企業自身重新“洗牌”的動力,又不乏當前市場大環境帶來的生機。從宏觀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等舉措對全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帶來長遠利好。從行業看,當前鋼鐵去產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市場需求復甦、價格迴歸乃至快速升高。在外部政策和環境影響下,行業的大調整和大變革仍將持續推進,其他企業同樣面臨著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現實課題,這是西鋼發揮後發優勢,實現彎道超車的難得契機。

國字號鋼鐵“老大哥” 脫困解圍路在何方?

國字號鋼鐵“老大哥” 脫困解圍路在何方?

深化國企改革,要有革故鼎新、破除自我枷鎖與勇於“割肉”的魄力,方向已明確,下一步路在何方?張永利大膽提出想法。“大幅壓縮機構編制、管理人員和領導幹部編制,全面調整薪酬體系,向一線崗位和重點崗位傾斜,拉開部門之間、分廠之間的收入差距。同時,加大工資浮動比例部分,不再片面追求同工同酬,打破各種 ‘大鍋飯’。全面改革市場開發與營銷體制,提升市場開拓能力。西鋼多年來的 ‘以銷定產’營銷方式制約了內部生產能力的發揮,要將產品開發與市場營銷緊密結合,確立西鋼的核心特色品種。”

生產環節則確立高爐—轉爐—連軋普材生產線,全力拉動規模,致力於滿足青藏市場螺紋鋼需求。確立高爐—電爐—大小棒線特鋼生產線,在全力保證生產規模的前提下調整產品結構,建立以高標準軸承鋼、齒輪鋼、不鏽鋼、汽車用鋼為主的產品系列。關停35噸電爐、鍛鋼電液錘和快鍛機落後生產線,以及與之配套的公輔設施,打破無效、低效的 “瓶瓶罐罐”。

“除在科技創新方面進行專項獎勵外,取消一切單項獎勵,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原材料保障、生產規模擴大、產品質量提升上。”在如何統籌全局控制費用方面,張永利如是說。

隨後,王黎明表示,當前,西鋼集團改革脫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呈現出銳意進取、推動變革的良好氛圍,要正確認識當前西鋼集團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當前,政府、銀行、企業各方要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形成合力全面完成西鋼改革脫困任務,為推動西鋼集團改革脫困,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點擊文末的“瞭解更多”,更多免費的鋼市行情分析、鋼材價格資訊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