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咖、有內容,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第二日解鎖了新高度!

昨天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在西安正式啟幕

第二日精彩繼續

今天的論壇活動一如既往的乾貨滿滿

大咖雲集!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中外智庫專家圍繞“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言獻策、中法兩國文化旅遊領域的重要嘉賓對文旅發展提出思考、國際設計大師和行業大咖共話設計與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各論壇上討論熱烈,靈感不時迸現,金句妙語迭出。

下面曲小文帶你走進現場

聆聽大師發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促進民心相通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精髓,也是數千年前孔子所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今天的延續和昇華,今天召開的“國際智庫論壇”就是要深化東西方交流與合作,與會專家學者和嘉賓在西安這座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重溫祖輩的篳路藍縷不畏艱難險阻,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院長康奈爾·德白尼·法蘭克福說,跨洲交流是我們研究工作非常重要的載體,在歐亞大陸中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特點。過去我們對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瞭解不是很多,但經過不斷地深入研究,我們可以看到,絲綢之路所帶來的是從波斯到中國、到古代羅馬帝國之間,他們的經貿聯繫獲得了非常大的發展。不光是貿易方面,還在交流、接觸、互動方面,都有著很大貢獻。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康奈爾·德白尼·法蘭克福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表示,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再不能把自己曾經受過的苦難、災難用同樣的方式來讓別的國家、別的社會重新遭受這樣的苦難。歷史上,毛主席剛到達陝北時,在物質條件、經濟條件、技術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寫過有一天我們要把世界結為三節,一節贈送給歐洲,一節贈送給美國,還有一節贈送給我們的鄰國日本,整個世界是太平世界,環球同此良日。當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成之日,就不再是一個偉大詩人的偉大情懷。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巴基斯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賽義德說,我來過中國18次,15次到過西安,我見過毛主席時期的中國、鄧小平時期的中國。西安很重要,不僅僅是對中國,對世界也是如此,因為在西安誕生了絲綢之路。當我們討論智庫作用時,必須認識到智庫在互聯互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全球化面貌正在發生變化,現在有新的現實,我們看到世界的經濟知識力量重心正在從西方轉向東方。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我們作為亞洲人,非常高興也非常自豪看到中國在現代展現出的堅強領導力。

中國文化旅遊消費進入爆發期

中法合作前景廣闊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在中法旅遊論壇上,主持人公佈了一些數據:五年前做過一個課題,西方對中國瞭解程度,排前三位的內容是故宮、長城、兵馬俑,西安是中華文化的標誌地。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的人均GDP總量是8800美元,到2020年也就是中國在兩年半的時間人均會達到21000美元,意味著中國的文化旅遊進入消費的爆發期。

中法文化遺產與藝術行業合作顧問瑪麗-皮埃爾·阿斯奇耶認為,要通過文化旅遊尋求更高的經濟效益,比如,中國有幾千年的造紙術,現在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旅遊組織就可以以造紙術為依託,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旅遊活動,不僅介紹中國在造紙方面的經驗,還可以將傳統造紙技藝更好的保存和傳承,有助於更好地建設未來文化旅遊的發展。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瑪麗—皮埃爾·阿斯奇耶

法國駐華使館文化參贊羅文哲在旅遊方面有數據也有案例,法國的旅遊收入排在歐洲第三位,比不過西班牙,很多的中國遊客在西班牙旅遊的時間更長,為什麼呢?可能他們得到了更好的接待,也可能西班牙人早上會給中國旅遊者提供熱水,所以人們更多願意去西班牙。其實,這是因為他們能更好的利用資源,有很多文化遺產都是外國旅遊者喜歡參觀的。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羅文哲

“在唐朝的時候法國人也就能在朝廷做宰相,陝西的包容是西安文化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文化旅遊下一步發展強盛重要的支撐點”。在談到旅遊的包容性時,清大文產(北京)規劃設計院院長李季有自己的觀點。

旅遊往往與美食密不可分。安託萬·熱迪先生是一個法國傳統餐廳和酒店的第五代傳人,他說法國美食也是我們一項重要的藝術,我們必須每個動作都要非常完美才能做出完美的菜餚。我非常反對把美食工業化的傾向,我們提供的美食就是美國大餐式的美食,而不是簡單地給大家提供食物。

一個小小設計能讓一款產品成為傳奇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中法之間談設計和品牌,對未來是非常有深遠的影響,因為法國是一個非常善於塑造品牌的國度。”清華大學的蘇丹對設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當你談設計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論是設計師,還是那個匠人,走到極端的時候就是藝術家。”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拉鍊,通過設計給它增加的產值在5個億”。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楊學太舉例說,原來一把傘只能賣30元錢,但通過設計現在賣到299元,可它的成本只有20元,而且一年的銷量是200萬。其實這個設計很簡單,原來的傘外面是彩色的裡面是黑色的,我們現在就是換一個角度,外面是黑色的裡面是彩色的。一個花灑一年銷售20億,拉動銷量的其實有兩個特點,一是省水,二是可以除汙。

陶瓷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好的載體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寧鋼對陶瓷情有獨鍾,他說陶瓷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大學,有一百多年曆史。陶瓷大學培養是哲匠,就是指培養具有高超技藝的工匠。是陶瓷把世界和中國聯繫在一起,把古代和現代聯繫在一起,因為陶瓷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好的載體。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寧鋼

羅曼·薩爾法蒂是法國賽爾弗國家陶瓷藝術中心主任,他很崇敬中國陶瓷,他說歐洲的陶瓷技藝在發展的初期,是中國給的啟蒙,他要求工人們生產出跟中國一樣的高超的陶瓷工藝,希望歐洲的陶瓷產品跟中國的同樣美麗。所以歐洲藝人也一直尋找陶瓷的秘密,也最終找到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非常法國化。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羅曼·薩爾法蒂

博物館是超越國界的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博物館論壇為中法博物館界同行架起一座交流的平臺,為未來中法兩國博物館之間更大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講了一個故事,他們曾經舉辦了一次展覽只有10張畫,但這10張畫來自法國的八家博物館,這是法國曆史上史無前例的,因為法國國有博物館之間的合作很少。如果用100件作品來構成法國300年曆史的話,這10件作品都一定在這100件之內,可見這個展覽的重要性,在中法交流以往的歷史上,這麼高等級的展覽是沒有過的。

論壇也讓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館長周天遊聯想到了西安外院一位著名的教授——讓,他是法國的一個貴族的後裔,他在西安扎根了四五十年,培養了大量的中國的法國的人才,他是溝通中法的一個橋樑。他還想到了當年在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工作的時候和法國的博物館界就有過多次的交往,特別是舉辦了一些繪畫,文物方面的一些展覽,這些展覽在早年西安人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現在應該繼續開放、繼續交流,不斷借鑑外來有益的元素,讓它融入到中華文化當中,成為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後推動中國文化的發展,也同時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周天遊

前巴黎美術學院院長亨利-克洛德·顧索說他很喜歡中國博物館。中國的藝術對於歐洲,對於法國的這個藝術有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自古以來人與人之間,人民與人民之間文化的交流都是超越了國界,超越了他們的語言,超越了他們自身的文化,人們通過這種藝術和文化始終都可以相互的理解,而且始終可以在相互的文化之間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文化遺產保護讓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從歷史中總結與繼承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綿延不斷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做好文化遺產保護與增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法國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增值方面成功經驗頗多,值得借鑑。中法文化遺產保護與增值論壇的舉行可以說是恰當其實。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非遺中心主任連輯在講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有它自己獨特的歷史價值、知識價值等等,形象地說,可以通過桑蠶的案例可以發現我們在4000多年以前的太湖地區,就已經發現了中國古代人織造的絲綢的蠶片,通過這個蠶片透露出來的信息,告訴我們在江浙這一帶4000多年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種桑養蠶編織了,這是它的歷史價值。它的知識價值通過桑蠶養殖的研究,發現我們古人很早就懂得桑樹的種植、蠶的養殖、蠶絲的糙織,絲織品的設計和加工製作等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連輯

文化遺產保護與增值到底與香水有多大聯繫呢?法國嬌蘭品牌文化總監伊麗莎白·西羅說,“嬌蘭”非常榮幸從文化遺產方面汲取了許多靈感,嬌蘭品牌它本身也已經融入了法國文化和法國精神,可以說每一個法國家庭都擁有過嬌蘭品牌的香水。在這裡講保護、講傳遞、講傳承,從1828年建立以來,“嬌蘭”一共生產了1200種香水,而且現在有些香水歷史悠久還在銷售。為了保護這些文化遺產,現在大約保存了20萬件,它可能是一些當時的知名藝術家設計的一些款式,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有大咖、有内容,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第二日解锁了新高度!

丨伊麗莎白·西羅

澤維爾·馬然是一名法國古建築代表,他說,在剛剛舉行的法國遺產日,一共有1200萬人參與了相關活動,去年有8000萬國際遊客參觀了法國的歷史文化建築,在全法國境內,法國的遺產是屬於誰的呢?一半的歷史建築是屬於市政的,49%是屬於私人的,法國遺產很多它都是屬於這個市政的,像教堂、村落等等,當然那些租房很多都是私人的,政府已經其他的行政單位它只佔到了6%的這種歷史建築,在5%的這種建築是視為永久保護的。為此,法國成立了古建築協會,它的使命就是致力於保護遺產以及遺產的增值。而且在全國各地每一年都要舉行比賽,把小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比賽,讓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指出一個卓越的文化遺產,然後繪畫再現這種遺產,這種比賽活動是很好的教育。

當世界各地的友人們走進西安時

當中西文化在這裡產生交流與碰撞

這座古老的歷史名城

因文化的包容與博大

顯得更加多姿多彩、風度雍容

第三屆中法論壇還有哪些精彩內容

記得隨時關注曲小文~

編輯/王夢玉 校對/平薄倩雲 審核/張弛

更多“文化曲江”精彩內容

來一場“睡覺交響樂”,這個“音樂之城”有點酷

樂活嗨曲江丨盛夏納涼?曲小文首選這裡!

2018年度“文化產業雙創扶持計劃”開始申報

電競版權能不能賺錢?體育版權的前車之鑑!

“火熱古都持續升溫” 打造多元創新創業生態區

40度高溫下的修煉,西安能否成為下一個“影視之都”?

聽說,這個火熱的夏天曲江的各大公園、廣場都有免費的露天電影可以看

聲音曲江丨大暑時節,避暑靠醉酒?

啤酒節雲集的西安如何塑造啤酒節IP ?

落戶成功的新西安人離理想生活還有多遠?

嗶,2018已過半程,看曲江如何玩轉文化產業圈,佔據文化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