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拿借條找到政府,國家果斷還了8萬

中國共產黨的創業史,是一部艱苦卓絕的奮鬥史,從最開始的篳路藍縷,到後來發展壯大,推翻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一路走來,有太多的不容易。很多人在問,為什麼共產黨能打敗國民黨,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共產黨贏得了民心。

正是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先後建立起了三支軍隊:(1)中國工農紅軍,包括紅一、二、四等軍,這是第一次國共內戰時建立的軍隊;(2)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時期組建的兩支軍隊;(3)人民解放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新中國解放前國共內戰時建立的軍隊。

老人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拿借條找到政府,國家果斷還了8萬

▲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

我們知道,在解放前,國民黨代表的是中國政府,擁有數百萬正規軍,全國財政收入支持,先進的武器裝備,甚至組建了海、陸、空聯合作戰部隊。而共產黨軍隊不僅人數少,武器裝備很落後,關鍵還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維護龐大的行政和軍隊開支,總結兩個字就是:太窮。

但再苦再難也難不倒中國共產黨,在毛主席領導下,硬是打造了一個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政黨,一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軍、鐵軍。在這段艱苦創業階段,毛主席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許多重要思想和組織紀律,把軍隊、人民牢牢的團結在黨中央周圍。

老人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拿借條找到政府,國家果斷還了8萬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在創立軍隊初期,共產黨就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其中團結老百姓、服務老百姓的條款佔了很大比例,比如最重要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陪、不打人不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正是這些規定,讓群眾相信黨、相信軍隊,黨、軍隊和人民之間互相建立起了信任關係,軍民魚水一家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成了共產黨軍隊的優良傳統,並保持至今。

特別是在抗戰時期,當時八路軍發展壯大,但因為沒有經濟來源,部隊時常破衣爛衫,吃了上頓沒下頓,還要經常餓著肚子上戰場跟日本鬼子拼命,部隊首長也不例外,即使再艱苦,八路軍仍然軍紀嚴明,從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跟老百姓建立了情深義重的關係。正是靠著這樣的信任關係,八路軍通過向老百姓組織捐贈和向老百姓借錢借糧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贏取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

八路軍每次借糧,都會選擇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普通清貧人家不會受影響,所借的糧款都會給農民打借條,由部隊蓋章,並由負責人簽字,等部隊資金和糧食充裕些的時候,再把所借的糧食和錢款歸還給農民。

老人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拿借條找到政府,國家果斷還了8萬

▲這是一張著名的借條,1945年八路軍向湖南隆回縣農民周蓮池借了大米64鬥、大肥豬1條、銀元420塊、銅錢500塊、小錢10貫,祖國統一後來中央,落款:賀龍。後來經鑑定屬實,周蓮池後人得到政府償還。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曾經組織過一次大規模的清還行動,曾經借給紅軍、八路軍、解放軍錢糧的絕大部分老百姓都得到了償還。但由於當時受信息和交通的限制,一些偏遠地區的少數老百姓因為沒有得到消息,所以一時沒能獲得償還。

直到改革開放後,國家經濟發展,交通便利,信息變得更通暢,這時一些還沒獲得償還的老百姓陸陸續續獲得了補償。

1985年,一位名叫郭建英的老人家拿著一張40年前的借條,找到政府,政府果斷補償給了他8萬元。

老人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拿借條找到政府,國家果斷還了8萬

▲八路軍借條

郭建英是陝西商洛人,當時是地方的富商,1946年,郭建英慷慨解囊,借給鄂豫陝邊區八路軍法幣1100萬元,後來中國發生太大的變化,郭建英家也變得沒落,到了1985年,走投無路的郭建英想起了這張借條,但他不知道還管不管用,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拿著這張借條找到政府,政府經多方鑑定屬實,最後由國家財政部、中國銀行予以測算,1986年,政府一次性歸還給郭建英8萬元人民幣。

8萬元在1986年可是一筆鉅款,相當於現在的幾百萬,這讓老人無比欣喜!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張40年前的借條政府還能給兌現,不得不說我們的政府是一個很講信用的政府!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黨我軍長期堅持的優良傳統,也是我黨我軍能夠永久長存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