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藥大學名家徐珊活用經方五大祕訣

張仲景為一代醫聖,其創立辨證論治,開後世理法方藥之先河。其方其藥,配伍精當,法度嚴謹,相傳沿用,力宏效佳,故後人稱之為醫方之鼻祖。臨證活用經方,當須注重五要點。

浙江中醫藥大學名家徐珊活用經方五大秘訣

一、平脈辨證把握病機 仲師言其創制方藥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並平脈辨證”,可見,經方據其理法而立,亦即從辨證論治而成。就其理法方藥而言,依次為說理、立法、遣方、用藥;而就其辨證論治而言,相繼為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依法立方、據方用藥。故能否靈活運用,辨證論治,固為首務。

無論以六經辨傷寒,還是以臟腑論雜病,仲師或以辨病為主,或以辨證為先,無不反覆侮人以病與證相結合之辨證方法,達到確切掌握其臟腑經絡病機之所在。如傷寒之太陽病,有中風表虛與傷寒表實等之分雜病之黃疸,有溼熱成黃及虛勞致黃等之異。故遣方議藥,因病立法,隨證用藥。

唐容川言仲師選方用藥之法“全憑乎證,添一證則添一藥,易一證亦易一藥”,可謂慧眼獨具。

吾用經方,先明其方證之病機,後辨疾病之證候,視其方之與證病機相合,信然投之,多獲效應。

二、確立治法法以統方 觀仲師《傷寒雜病論》、《傷寒論》列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08首,除重複和佚方外,兩者合而約計283方。活用經方,須先確立治法,方從法立,以法統方。《醫學心悟》雲:“論病之原,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若以八法而統經方,則提綱挈領,心中瞭然,切合實用。

汗法之方,有麻黃湯、桂枝湯、越婢湯等。吐法之方,如瓜蒂散。下法之方,有三承氣湯、大黃硝石湯、抵當湯等。和法之方,如小柴胡湯、黃連湯、四逆散等。溫法之方,有四逆湯、大烏頭煎、瓜蔞薤白諸方等。清法之方,如白虎湯、梔子豉湯、竹皮大丸等。消法之方,有桂枝茯苓丸、薏苡附子敗醬散、鱉甲煎丸等。補法之方,如腎氣丸、炙甘草湯、甘麥大棗湯等是。

八法之中,又相互聯繫,融合兼顧。如下之法,有寒下、溫下之異;清之法,有治實熱、虛熱之別;且補中有消,消中兼補等。以此熟悉經方所治病證之八綱性質,進而探究經方適治何髒何經,瞭解病證之部位。如是,既明病性,又曉病位,運用經方,方能中的。

三、變專為通用貴不泥 經方之中,有專治方和通治方。徐靈胎言:“專治一病為主方,如一方而所治之病甚多者,則為通治之方。”

《金匱要略》中用腎氣丸者有五:一是治少腹不仁;二是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是治短氣結飲,當從小便去者;四是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升,小便一斗者;五是治婦人煩熱不得臥,但有飲食如故之轉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症狀雖不同,然病機皆屬腎陽虛衰,氣化功能減退,故均用腎氣丸。仲師示人運用處方,最宜通變,不可執滯一端。

《傷寒雜病論》明列通治之方頗多,然限於醫籍篇幅,其專治方亦為數不少。如治虛熱肺痿之麥門冬湯、噫氣不除之旋覆代赭湯、婦人咽中如有炙臠之半夏厚朴湯等,皆可崇仲師通治旨意,化專為通,廣而用之。“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臨床病變要具備經方所有之主症並不可能,證候變化多端,各有側重,因而抓住一兩個主症,審症求因,揭示病機。若病機相符,則不必默守成規,希求全症,或可異病而同治。《傷寒論》炙甘草湯原本為傷寒病心陰心陽俱虛之脈結代、心動悸之專治方,吾臨證施治神經衰弱之寐劣多夢者數例,皆有良效,從中可見一斑。

四、活用藥對注重配伍

縱覽仲師之方:一般皆以三四味,或七八味形成。初略而計,八味以內者佔總數之80%~90%以上。方藥精煉、配伍嚴謹、主次分明、量足力專,足見其制方用心之切。 藥對,既是方藥應用之配伍結晶,又為方劑研究之理論昇華。藥對之說,雖為後人所倡,追本溯源,實為仲師之方所固有。藥對之靈活運用,可謂經方方義精卓,藥少力專之關鍵。

經方藥對之效益,蓋有三類,茲列於後,或有啟迪。

其一,異中求新。兩種相對性質,不同氣味、不同功能之藥物結合,如氣與血、寒與熱、補與瀉、散與收、升與降、辛與苦等,相反相成,以獲取更新效果。

如桂枝湯之桂枝與白芍,前者辛溫入氣,宣通衛陽;後者酸寒走血,能斂陰液。兩相配伍,調和營衛。半夏、生薑、甘草三瀉心湯中之黃連與乾薑苦寒洩降與辛溫通陽相佐為用,洩中有升,通而能降,陰陽相和,流通氣機,恢復中焦升降轉輸之機。枳術湯則以白朮補氣健脾助運,枳實破氣、消積、導滯,合而共奏健脾消痞之功等。

其二,相輔而行。兩種藥物,雖各具其能,然相輔而行,如發汗與通陽、清熱與養陰,上下相伍、表裡結合、相須相使,以增效力。如桂枝附子湯之桂枝與附子,前者祛在表之風邪,後者溫經助陽,除在裡之寒溼,合而為之,表裡同治;黃連阿膠湯之黃連,味苦走上,清心火除煩熱;雞子黃甘平趨下,滋腎陰養營血。如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其三,相得益彰。性質或功效類似之兩藥同用,加強藥效,彼此兼顧。如百合與地黃,潤養心肺,涼血清熱;旋覆與代赭,理氣和胃,化痰降逆;豬苓與茯苓,利尿滲溼,導水下行;龍骨與牡蠣,重鎮安神,收澀固脫;石膏與知母,清洩陽明胃腑之熱等皆是。

五、化裁求新活法圓機 《時病論》雲:“竊謂古人成方,猶刻文也;臨證,猶臨場也。即有如題之刻文,慎無直抄,必須師其大意,移步換形,庶幾中式。而臨證,即有對病之成方,亦當諒體之虛實,病之新久,而損益之。”雷氏闡明古方今用,實乃要言不繁。大凡疾病證候錯綜複雜多變,必須臨證權衡,圓機活法,當損則損,當益則益,經方新用,方能隨機應變。而吸取現代科研之最新成果、專家學者之真知灼見,尤為重要。

吾研學經方,結合臨證施治慢性胃炎,仲師之方診治脾胃病證者最豐,竊將其證候類型約分為八,並各選經方為其主治代表方劑。

①溼熱中阻型,以瀉心湯類方為主;

②肝胃不和型,四逆散為其代表方;

③氣鬱濁滯型,旋覆代赭湯可用;

④飲停胃脘型,苓桂術甘湯治之;

⑤胃虛熱擾型,可選橘皮竹茹湯;

⑥脾胃虛寒型,理中湯是;

⑦胃陰不足型,可選麥門冬湯;

⑧陰陽兩虛型,則有建中湯輩。

並隨證加減。

如清熱之蒲公英,化溼之蓬佩蘭,理氣之香附,止痛之金鈴子散,補氣之黨參,養陰之玉竹等,化裁變通,療效滿意。

浙江中醫藥大學名家徐珊活用經方五大秘訣

徐珊

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

男,教授、主任中醫師、中醫內科學博士生導師、浙江省名中醫、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研究員、美國五系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浙江省保健委員會幹部醫療保健專家、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

浙江中醫藥大學名家徐珊活用經方五大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