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研發實力大PK!僅1家投入超10億 這家竟「吃掉」近一半收入

對於醫藥企業來說,研發實力跟公司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藥企的研發投入、研發管線等備受矚目。據東方財富網披露的A股223家醫藥製造企業的中報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前11的藥企,其投入均在2億元以上,其中有3家藥企投入超過5億元。復星醫藥研發投入超越恆瑞醫藥,以11.88億元領跑;通化東寶研發投入同比去年同期增長824.89%,都投向哪裡去了?貝達藥業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高達45.79%,是否擔憂“一品獨大”潛在的風險?

表1:A股藥企研發投入TOP11(單位:億元)

药企研发实力大PK!仅1家投入超10亿 这家竟“吃掉”近一半收入

2億是門檻,3家藥企半年研發投入超5億

2018年上半年,A股研發投入前11的藥企,研發投入均在2億元以上,其中有3家藥企投入超過5億元,分別為復星醫藥、恆瑞醫藥及科倫藥業。復星醫藥的研發投入最高,它是眾多藥企中唯一一家投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

圖1:2015-2018年同期復星醫藥研發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药企研发实力大PK!仅1家投入超10亿 这家竟“吃掉”近一半收入

復星醫藥以創新研發為最核心的發展驅動因素,持續完善“仿創結合”的藥品研發體系。近幾年來,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加大,研發投入佔總營業收入比重也逐年上升。據復星醫藥半年報數據,2018年1-6月公司研發投入11.88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89.82%,研發投入佔總營業收入比例首次突破10%。據復星醫藥年報數據,公司在2017年全年的研發投入為15.29億元,2018年上半年僅半年時間,研發投入就直逼去年全年的研發總投入。

復星醫藥的業務集中在藥品製造與研發、醫療服務及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這3大板塊,2018年上半年,藥品製造與研發板塊為公司錄得營業收入89.56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75.52%。從研發投入看,2018年上半年,藥品製造與研發板塊研發投入10.6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00.90%。

高投入自然會有高回報,報告期內,公司已有9個單抗產品(包括4個創新單抗)、13個適應症於中國大陸獲批臨床試驗,2個單抗產品、1個聯合療法於中國大陸獲臨床試驗申請受理,其中5個產品已經進入臨床III期、1個產品申報生產(即利妥昔單抗注射液)並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名單;3個創新單抗於美國、臺灣地區獲臨床試驗批准;1個創新單抗於澳大利亞獲臨床試驗批准;注射用重組抗HER2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於中國大陸及歐洲同步推進臨床試驗;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首個CAR-T產品FKC876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註冊審評受理。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也在有序推進,報告期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達)、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啟程)、阿法骨化醇片(立慶)這3個產品已順利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鹽酸克林黴素膠囊、氯化鉀顆粒、吲達帕胺片等6個產品新申報一致性評價。

2家藥企研發投入增長超100%,通化東寶高達824.89%

從增長率看,除人福醫藥外,其餘10家企業研發投入均有所增長,復星醫藥、通化東寶、華潤三九、貝達藥業這4家藥企增長率是比較高的,其中通化東寶、貝達藥業實現100%以上增長,通化東寶更是高達824.89%。

通化東寶主要從事糖尿病生物製品、中成藥、化學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多年來公司不斷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完善自身科研創新體系,依託科研平臺,在二代重組人胰島素的基礎上,公司積極開發三代胰島素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賴脯胰島素)的研究與開發,以及激動劑類降糖藥品、化學口服降糖藥品,滿足市場上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用藥需求,為國內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用藥選擇。

圖2:2015-2018年同期通化東寶研發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药企研发实力大PK!仅1家投入超10亿 这家竟“吃掉”近一半收入

從通化東寶近幾年研發投入情況看,2015年上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雖有增長,但幅度不是很大,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均在個位數且有所回落。2018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24.89%,增幅較大,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高達25.99%。

通化東寶表示,2018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增加是由於超速效型胰島素類似物和胰島素基礎餐時組合研究開發投入所致。2018年公司與法國Adocia公司合作,共同推進第四代胰島素--超速效賴脯胰島素及甘精胰島素與超速效胰島素預混製劑的研究,推動了研發體系對接國際領先標準的進程,開啟了第四代胰島素邁入國際市場的新局面。

4家藥企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超10%,最高“吃掉”近一半收入

從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看,有4家企業均超過10%,分別為復星醫藥、恆瑞醫藥、通化東寶及貝達藥業。據近幾年中報數據,2018年上半年,復星醫藥、通化東寶均首次突破10%,恆瑞醫藥堅持每年投入銷售額10%左右的研發資金,貝達藥業高達45.79%,“吃掉”近一半收入。

截至目前,貝達藥業擁有一種已上市產品,即埃克替尼,它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2016年5月,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公佈,埃克替尼作為唯一入圍的國產創新藥降價54%(降價後為1399元/盒)。2018年上半年,埃克替尼“以價換量”效果初顯,銷售達成率超過預期,但是尚未實現“量價掛鉤”和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為了應對“一品獨大”帶來的風險,公司加緊開展新藥研發工作,隨著新項目的立項推進以及臨床試驗階段新藥項目的全力推進,公司研發投入增加較多。

圖3:2016-2018年同期貝達藥業研發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药企研发实力大PK!仅1家投入超10亿 这家竟“吃掉”近一半收入

從公司近幾年研發投入情況看,2017年上半年之前,公司研發投入均未超越1億元,然而2018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高達2.66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94.37%,佔營業收入比例高達45.79%。

創新是貝達藥業的根基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公司圍繞小分子靶向藥、免疫療法和聯合治療三個方向開展研究,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研項目超過30項,進入臨床研究的有8項,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有3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