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陷「AI同傳事件」 雙方發聲確認無造假

因同聲傳譯人士在社交網站的一篇質疑文章,科大訊飛(002230)近期深陷“AI同傳造假”漩渦,如今事件在雙方溝通後逐漸收尾。9月24日深夜,上述同聲傳譯“爆料”人士更新網站發文,就其中的誤會予以說明,表示他認可“訊飛沒有主動造假的行為”;9月25日,科大訊飛官方微信亦致信全體訊飛人:“真金不怕火煉”,強調“沒有造假”。

某種角度看,誤會正促進訊飛和翻譯界加強相互聯繫和理解。科大訊飛董秘、高級副總裁江濤向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公司將於9月27日在上海進一步進行技術交流,會邀請翻譯業界專家和媒體進行座談溝通交流,讓大家充分了解相關信息。

根據科大訊飛和網名為“Bell Wang”的同聲傳譯人士的說法,雙方都確認誤會的原因是同聲傳譯人員在工作中把“訊飛聽見”的轉寫功能錯當成“機器同傳”,從而引發了討論。

會議主辦方和中國工程院則表示,肯定科大訊飛技術成果的領先性,並稱會前已和翻譯公司充分溝通並達成一致意見。在引發爭議的會議前,就如何使用訊飛聽見系統的字幕技術應用和展示方式,承辦方兩次對會務公司及翻譯公司提前做了說明,並要求翻譯公司提前告知同聲傳譯員。但Bell Wang“可能因為確定晚”而被漏掉了通知。

科大訊飛在公開信中說,公司從未“隱瞞”轉寫同傳聲音,這次提供的技術方案,都是應主辦方要求提供的,對各方都是充分透明的。在9月19日下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主題演講中,也對同傳語音轉寫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其次,公司也不存在侵犯同聲傳譯知識產權的可能性,根據AIIC-United Nations Agreement(聯合國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協議),口譯的錄音/錄像文件為僱主組織產權所有。

科大訊飛強調,目前公司技術既能轉寫也能翻譯,訊飛聽見的兩種翻譯模式都已經得到了應用。科大訊飛機器翻譯服務目前每天達650多萬次。大家可以通過下載訊飛聽見APP,在手機上先行體驗訊飛轉寫及翻譯效果。科大訊飛的機器翻譯已經達到大學六級水平,2019年將達到英語專業八級水平。目前訊飛翻譯機可以較好滿足日常交流需要,機器翻譯功能在天貓和京東的用戶好評率都達99%。

“我們希望用機器幫助我們頂尖的同傳更好地發展他的能力”,科大訊飛再次解釋了“人機耦合”的方式。Bell Wang稱他接受訊飛就事件的解釋,認為訊飛沒有主動造假的行為。他表示,希望這件事“不是一次鬧劇”,而是一次真正產生價值的事件,希望能讓大家理性看待AI技術,不要不理性地拔高或貶低。他建議訊飛可以找機會跟同傳界多進行正式的溝通,爭取解除不必要的誤會,尋求真正合作的可能。

受大盤整體下行和被指“造假”後引發的連鎖反應影響,科大訊飛9月25日股價報收28.93元/股,下跌近4%,盤中最低觸及28.11元/股的近期低點。此前公司加碼人工智能的增發方案獲證監會無聆訊通過。

科大訊飛強調,“公司沒有造假,對於不實報道,將用法律武器維護公司聲譽”。

科大訊飛在公眾號表示,“本次事件中部分同傳老師的關切和疑慮,也值得我們認真考慮並在今後工作中吸收。科大訊飛期待和不同的行業專家握手對話,用AI為各行各業賦能”。據董秘江濤介紹,科大訊飛即將舉行“溝通無界——人機耦合新未來”產品技術交流會,具體介紹公司口譯助手產品設計思路及實踐,屆時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鬱將出席,公司願與從事語言和翻譯事業的人士“進一步探索未來”。

科大讯飞陷“AI同传事件” 双方发声确认无造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