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游」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1894年,一個澳大利亞年輕人G.E.莫理循,向母親借了40英鎊,在一句中文也不會的情況下,從上海啟程沿長江進入四川、雲南等地。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莫理循身著中國服裝,在旅行途中與中國腳伕的合影。

莫理循結束自己的旅行後,用一個月時間將旅行經歷寫成《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一書,於1902年出版。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雲南昆明至大理路上的一景。

莫理循的這次旅行為時半年,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窮遊”。在他的著作中,他生動記述了清末西南地區的風土人情、政治經濟、宗教習俗等見聞,並公佈了一部分自己拍攝的照片。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莫理循拍攝的吸食鴉片的男子。

1858年前後,清廷對鴉片種植的禁令名存實亡,10餘年間罌粟種植已遍及全國,北至蒙古、西至甘陝,南至閩粵,東至富庶的江浙山東,各省皆有大量土地用來種植罌粟,甚至成為許多農民的主業。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西部的女子。

莫理循在書中評價他所見過的中國女子道:“我在中國見過的一些少女,即使在歐洲任何一個首都,都可以稱得上是美女。中國女人比日本女人強得多。她們聰明美麗,和藹可親,忠誠可靠,貞潔謙讓……”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雲南巨人Chang Yan Miun(左),身高7英尺11英寸(約2.4米)。

莫理循的途經之地,地形非常複雜,崇山峻嶺、森林草原等帶給行人很大的挑戰,還有一些地區盜賊橫行,人身財產安全很難保證。但是充滿冒險精神的莫理循還是毅然決然完成了他的這次旅行。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昆明城牆上的士兵。

莫理循搭乘英國汽船沿長江進入重慶,他每到一處上岸時,總是引起當地百姓的圍觀。為了更好地與中國人打交道,他常常穿著中國服裝,儘管如此,在萬縣他還是被一群孩子追著喊:“洋鬼子!洋鬼子!”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雲貴總督王文韶。

王文韶(1830—1908),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889年6月升任雲貴總督,一直到1895年初北上署理直隸總督。在任內,他多次鎮壓百姓起義;英、法吞併緬甸、越南後,雲南也有遭受侵略的危險,王文韶聯絡各路土司鎮守邊關,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重慶佛圖關附近的貞節牌坊。

因不懂漢語,莫理循每到一地都會尋求西方傳教士的幫助,但隨著行程不斷往內地深入,這個便利條件逐漸消失。他結束在雲南的旅行後,進入緬甸。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雲南大理。

雲南大理景象,近處的房屋破舊低矮,遠處可見雪山。這就是沒有旅遊概念的時代,大理的原始面貌。

晚清一澳大利亞年輕人“窮遊”中國, 拍下這些照片

莫理循在旅行路上見到的寶塔。

莫理循這次旅行,讓他從此與中國結下了深厚的淵源。1897年,他成為《泰晤士報》駐華特派記者,見證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重大歷史事件。辛亥革命之後,他被初生的民國政府聘任為政治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