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A股會變成什麼樣?你怎麼看?

hongse12304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A股開始到現在也有28年的歷史了,馬上就30年了。人三十而立,A股不知三十能否立。近幾年A股的走勢已經讓很多投資者失望透頂了,甚至絕望離場的也不少。15年三次下跌從5178跌到2638跌幅接近50%,今年又是三次下跌從3587跌到2691跌幅超過20%。A股這樣的跌跌不休未來會怎樣呢?很多股民都很好奇,A股會這樣一直跌下去嗎?

MSCI。A股今年最值得慶祝的就是入摩成功吧!A股經過多次的努力終於在今年成功納入明晟指數。A股入摩成功意味著A股開始逐漸的國際化,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關注甚至投資。但是A股入摩成功後並沒有給A股帶來上漲,反而是因為中美的貿易摩擦不斷的下跌。入摩成功後的下跌不見得是壞事,下跌是釋放風險的過程,跌到一定程度肯定會引起國外投資者的注意。經濟全球化是勢不可擋的趨勢,金融市場也是一樣,隨著A股入摩成功今後的A股國際化會越來越明顯,和全球的金融市場緊密度會再次提高。入摩對於A股來說長遠意義上來看是有利的,眼前的下跌也阻擋不了全球化的進程。

註冊制。目前A股市場實行的是審核制,國外股票市場大部分都是實行的註冊制。兩種制度各有優劣,就目前看註冊制貌似更勝一籌,因為註冊制下的歐美市場一片繁榮。註冊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從15年開始就一直再推遲,今年又再次推遲,推遲到2020年。不管怎麼推遲,註冊制的實施是早晚的事情,隨著註冊制的實施A股市場的上市退市制度會逐漸完善。優勝略汰的市場規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A股市場的成熟度也會更接近歐美髮達國家的股票市場。

入摩和註冊製為A股掃清了障礙,歐美成熟的金融市場都有幾百年的歷史才發展到現在的樣子,相信A股也會逐漸走向成熟,成為更完善的投資市場。慢牛行情在將來也可能會出現在A股市場上。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未來A股會變成什麼樣?題主提出的問題有點含混。未來到底是多久的時間?如果未來是指一個短期時間的話,比如一年左右的時間,那麼A股會是一個繼續向下探尋底部的熊市行情。目前雖然有很多人認為2700點左右已經是牛市的底部階段,但個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某一級別的反彈或者下跌過程中的結構修復,市場總體的趨勢依然向下,而且這種趨勢目前看不到改變,市場跌穿2638,在2638到2000點之間尋找支撐是必然選擇。從時間週期的角度來看,未來的一年時間,都是A股市場尋找底部區域的時間。這段時間比較長,而且也比較折磨人,也可以定義為黎明前的黑暗。如果從這個時間段來看,未來A股市場是黑色的,需要廣大散戶交易者繼續忍耐和等待。



如果把未來這個時間拉長,看上十年,甚至幾十年,那麼未來A股市場的發展,我倒是想起李大霄的兒童底。雖然對於兒童底的判斷,我並不認同,但“兒童”這個提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未來A股市場一定會走向價值投資,A股市場也會有兒童走向成熟。

最近幾年來,A股市場雖然在價值投資的路上經歷了很多波折,但畢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2016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的權重藍籌牛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雖然結果並不好,但畢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未來A股市場會走向美股化或者港股化,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價值投資,但也會體現出一些A股市場的自有特點,比如散戶行為或者情緒交易等等。

未來有多遠,A股會怎樣?這既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無法預判的問題。對於我們散戶來講,更多的只是想知道明天會怎樣?您認為對嗎?

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小散李大鵬


A股市場在2017年經歷了一場結構性牛市之後,現在基本可以斷定處於熊市之中。為啥會處於熊市中呢:一方面,市場的流動性不足,沒有外圍增量資金介入。另一方面,A股現在整體估值偏高了,需要有一個價值迴歸的過程。


所以,如果後續中美貿易摩擦沒有緩和,上市公司業績沒有大幅增長、資金面沒有較大改變的話。那麼,A股指數很可能處於逐級抵抗性下跌的趨勢中,何時能走出大熊市,還真的不好說。


未來A股會變成啥樣?註冊制會明後兩年內儘快推出,以後新股上市只要符合上市條件,交易所推薦的,都可以上市,屆時會有大量的企業上市融資。當然這些擬上市企業中有好的企業,也有不好的企業。所以這需要廣大中小投資者有一副銳利的目光。這可能會對投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一旦選錯了個股,得出的收益率結果是千差萬別。


將來趨勢是,當前的審核制轉為註冊制,新股上市的節奏將大幅加快。此時,會有一部分散戶會自感能力不足,就把資金去購買偏股型基金,交給機構投資者來打理,而機構投資者則要仔細鑑別出好的股票進行投資,每年力爭給投資者滿意的回報率。將來散戶的比重會比現在少一些,各類機構投資者佔的權重會越來越大。


不執著財經


這個週末前,證監會披露的2018年工作內容中,一項重大計劃浮出水面。伴隨著其“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增加制度的包容性”等新提法,“A股有望迎來自己的BATJ”的話題瞬間被引爆。

去年下半年,港股市場剛剛迎來一系列號稱“20年來最大變革”的制度改革,今年初A股的歷史性變革就提上日程,資本市場正變得越來越開闊。

證監會信號:改革發行上市制度

1月31日晚間,證監會指出:

“要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2月1日,新華社發表了《金融監管與你無關?銀證保2018年發“大招”事關每個人》,文章提到:

“別看只有短短几句話,這可意味著發行上市制度的大變革。不光是互聯網企業,符合國家戰略的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等領域都有望得到特別的制度支持。路徑也不止一條,IPO、再融資、併購重組,條條大路通羅馬,資本市場將全方位擁抱這些新領域的優秀企業。”

步入2018年,短短一個月間“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增加制度的包容性”等說法就多次被提及:1月8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提出,要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體系的制度包容性、市場承載力和國際競爭力;1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強調創新制度安排,將深化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改革……

早有風吹草動,但具體政策尚未面世。整個資本市場都在翹首以盼進一步的消息。

A股市場內外壓力均在,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回顧過去幾年A股的政策變化,2009年7月26日,十年磨一劍的創業板開閘,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里程碑,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實現了重大突破,開啟了本土VC/PE的退出渠道;2014年戰略新興板被提出,雖然此後被擱置不前,但也一度成為證監會的工作重點之一,引起資本市場的巨大興奮感。

改革巨輪依舊向前,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優化新股發行上市的條件?

各大資本市場向科技股伸出橄欖枝,赴港上市潮初現

港交所去年“攪動人心”的政策改革,顯然也讓A股市場加快了變革的步伐。

2017年8月,香港曾嘗試設立創新板,一旦成功,對於VC/PE來說,透過資本市場退出的渠道又多了一個,對於創業者來說,港交所設立創新板,無疑為他們提供一個新的融資的平臺。

緊接著12月25日,港交所宣佈將在主板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三類企業從中受益:新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必須是“新經濟股”;放寬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無收入的、但市值在15億港元以上的生物科技企業。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當天表示,“相信香港有條件打破美國吸納中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主導地位”。

這意味著,當年阿里巴巴因為股權問題被港股拒之門外的事情,讓港交所在4年後終於揭開傷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很多業內人士都在談赴港潮將起。比如最近,獨角獸小米公司即將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赴港上市傳聞中還包括獵聘、映客、快手、陸金所等炙手可熱的公司,以及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的平安好醫生……。

而在港交所改革之前,新加坡早已在2016年8月通過了同股不同權的制度改革,或也將在今年迎來首個IPO。同股不同權的聲音在亞洲範圍內起此彼伏,對於A股來說就像是晃在眼前的燈光,吸引著眾多躍躍欲試的企業和投資者,也顯示出全球資本市場都在對科技股拋出的橄欖枝。

面對全球資本市場對優秀科技股的追捧,港股已經行動起來,為企業提供更舒適的上市環境,A股顯然也不能落後。

當年錯失BAT的遺憾,和今天留住獨角獸的期待

不能否認,從上市數量上來來,近幾年A股表現不俗。

2016年A股IPO數量248宗;2017年則為436宗,共籌資2304億元人民幣。除了首次超越400宗,迎來A股歷史IPO數量的新高外,2017年中國A股IPO數量排名也居全球第一。這個成績單的大背景是,2017年全球IPO宗數和籌資額金額大幅上升,成為近十年來最活躍的一年,這一波節奏被A股市場牢牢把握住了。

美中不足的是,中小型企業是2017年A股IPO的主力軍,“巨型”IPO的缺席依舊讓這個成績單不那麼完美。根據《安永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前十大IPO籌資額均低於50億元人民幣,而2016年則有3宗IPO募資超過50億元。

融資金額的大小一定是和頭部企業的融資密切相關的,穩重有進的資本市場,曾在幾年前因為阿里巴巴等一眾互聯網企業沒能登陸A股,讓很多投資者唏噓不已。2014年阿里巴巴美股上市,其當年的融資額相當於排名第2到11位企業的總和,“痛走”海外的阿里巴巴創造了當年美國最大的IPO。而和阿里巴巴一樣,排進目前全球市值前十名的騰訊,上市地也是在香港,百度、京東也是在美國上市,都與A股無緣,確實昭示了資本市場的遺憾。

2017年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迎來高潮,特別是教育、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爭相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例如信而富、眾安在線、趣店、和信貸、拍拍貸等企業。這樣的情況在2018年不知是否還會繼續。

所以,證監會的重大改革,根本上來說還是為了讓優秀的好企業留在國內、留在內地市場,讓國內投資者分享優質公司成長紅利,吸引下一個“阿里巴巴”、“騰訊”在A股上市。

把下一個BATJ抓在自己手裡

而說到底,“放寬”政策的A股正敞開更大的懷抱接受創業公司,就在這幾天,它已準備好迎接兩個明星企業。

2月1日晚間,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聯合宣佈,阿里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為自己

“親兒子”IPO掃清障礙,有人分析,阿里入股螞蟻金服可能是後者將在A股IPO的信號。螞蟻金服的上市步伐正在加快,A股的政策利好已經顯現,不知能否徹底破除螞蟻同港股的緋聞。

如果說螞蟻金服登陸A股尚有其不確定性,那360回A的板上釘釘,以及A股市場對其回A在“辦事效率”上的支持,則彰顯了A股留住獨角獸的決心。回顧360回A的步伐,2015年尚在美股的360宣佈將私有化,2016年7月完成;2017年3月,與華泰聯合證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不過半年後宣佈將借殼江南嘉捷迴歸A股市場,彼時是2017年11月2日;趕在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江南嘉捷順利過會。2018年2月2日江南嘉捷宣佈:自2018年2月28日起,變更公司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擬變更後的證券簡稱三六零,擬變更後的證券代碼為601360。

想要把下一個BAT抓在自己手裡,A股還有哪些可期待的優秀上市標的?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1日,全球共有220家獨角獸公司。其中,中國的獨角獸公司數量達到59家,包括滴滴、小米、大疆、摩拜、途家等企業。小米似乎將與香港市場結緣,新政策指引下,不知A股會收穫哪顆新星。

下一個BAT是誰還未可知,但在360回A和證監會上市制度改革下,BAT等中概股的迴歸也成了不少人的新憧憬。A股已經向更多優質企業打開大門,漸漸成為成為全球企業上市的“新目的地”。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李拜天,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2/427109.shtml


投資界


未來A股大概會逐漸地呈現美股化趨勢。

曾在2017年年初時便有不少關於“A股美股化”的論調頻頻出現,2017年全年,A股整體呈現藍籌化。隨著新股發行加速,退市也逐漸成為常態。A股美股化的趨勢已是勢不可擋!

2017年藍籌股的估值修復正在發生,A股整體呈現藍籌化。

數據顯示,12月以來,各行業龍頭股的成交額位列前茅。其中,中國平安、京東方A、中興通訊、貴州茅臺和科大訊飛等5只個股的日均成交金額超3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達到72.63億元。這也導致市值越大的股票,今年表現越好。

事實上,A股成交額由“大票”帶起的情況是2017年的常見情況。回顧2017年的A股行情,整體呈現出藍籌化的特點, A股大市值板塊跑贏小市值,每個行業的龍頭標都受到追捧。

IPO難度加大,退市機制也在逐步完善,有進有出、優勝劣汰保持市場活力和健康發展。

自新一屆發審委上臺後,IPO審核變得更加嚴格,過會率大大降低,確保更優質的企業進入市場。2017年發審委共審核了479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380家過會,過會率79.33%;86家未通過審核,佔審核總量的17.95%,其餘13家為暫緩表決、取消審核等情形。這是自2014年IPO重啟以來過會率最低的一年。退市機制也在在不斷完善:加強信息披露監管、修改完善退市標準等,讓不符合市場要求、無法再創造更多價值的公司實現退市。

2017年以來A股市場上的行業龍頭標的受到追捧,同時A股波動率開始下行,A股美股化的趨勢或許已經逐漸明朗。


環球老虎財經


日前,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李迅雷表示,圍繞改革和開放這兩大主題,A股市場將迎來結構性機會。中國經濟步入存量時代的跡象日趨明顯,存量經濟對應的是結構性機會。在存量經濟主導下,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業分化的機會,尋找行業龍頭;另一方面要從需求和供給兩個維度出發,增配高端消費和高端製造。

此外,中國A股實質性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即,未來將有海外機構資金流入A股市場,預計短期流入量接近200億美元;長期看,預計有35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流入。從其他新興市場的歷史經驗看,被納入MSCI一年後,上漲的概率遠大於下跌的概率,漲幅平均在20%以上。由於A股市場體量較大,估計漲幅不會那麼大,但上漲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同時,隨著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進一步增加,國內藍籌股應該更受歡迎,過於強調風格切換並不足取。

(燕趙都市報 記者 羅天嘉整理)


燕趙都市報


  • 當前的A股非常低迷,成交量也是不斷萎縮。彷彿A股成了無人關注的市場了。據說,幣市要比A股好多了。成交量非常活躍。期貨市場也比A股好多了,成交量比A股要好一些。說起A股,大家只有傷心和淚水。根本不值一提啊。

  • 在當前低迷的情況下,未來A股會變成什麼樣?我認為未來的A股肯定會比現在好多了。未來A股會是港股化、美股化的走勢。只要在這個低迷的情況過去了,新股發行出現了破發的情況,象港股一樣。退市制度也完善的話,那麼A股真正的牛市也就來了。只不過,現在在沒有什麼可以炒作的情況下,炒小、炒新、炒差雖然比過去要少很多了,還是存在的。

  • 就拿獨角獸來說,港股的投資者認為獨角獸貴了,不值得投資。即使萬眾矚目的小米到了港股也是一樣遇冷。有些分析師甚至於在眾多大佬不斷呼喊買入的時候調低了小米的估值。可以想象,這是非常理性的市場。獨角獸在港股上市就破發是家常便飯。到了大A股就完全另外一個樣。只要是獨角獸,先炒起來再說,管你什麼估值呢。估值是後話。由於沒有多少機構和基金進場,有的只是遊資的自導自演,炒作過後基本是一地雞毛。

  • 如果未來A股你看到這樣的情況和港股一樣,獨角獸上市了,人們也不再瘋狂了。上市就破發了。那麼,A股就是真正的成熟了。A股有可能就會開啟一波難以想象的牛市。這個牛市和之前所有的牛市不一樣。也是和美股港股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慢慢漲。不會象之前那樣暴漲暴跌。只不過這一天的到來感覺還是需要時間。起碼2018年不會發生。2019年估計也不會發生。到了2020年之後,在把2015年那波大跌給消化完之後,市場的估值也到了一個平均水平,那時有可能就會出現港股化的真正進程。在大盤走牛時,並不代表所有的個股都會上漲。有些個股會因為沒有業績支撐變成仙股。大盤再好也沒有多少成交量。港股是這樣,美股也是這樣。A股未來也是這樣的。只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不要象現在這麼痛苦與無奈啊!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未來的中國股市就是現在的房地產市場。連續十幾年上漲的房地產市場。7月31日的最高會議明確,未來的任務就是堅決遏制房價的上漲,提出了六個穩定。2018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和中國股市的拐點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連續十幾年上揚,和中國股票十年零漲幅的局面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了。現在的股票市場就是十年前的房地產市場 ,現在上證指數的2750點,就是2007年烏魯木齊房子的價錢 2750元每平方左右,當時股票市場是5000點左右,十年過去了,烏魯木齊房價變成了1萬每平方左右,股票市場變成了2750點。今天大膽的預測一下,未來十年後烏魯木齊房價還是1萬元多每平方,變成十年零漲幅。股票市場連續上漲十年到1萬點左右。美國股市最近十年漲幅是三倍。印度股市最近十年漲幅是四倍。中國股市的牛市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的,中國股市未來十年也會漲幅在3-4倍的。



新疆老股民大雨


未來的A股一定是國際化、專業化的證券市場,只會越來越成熟、優質。現在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會去噴A股為“癌股”“阿斗股”“長久熊市論”等等。這也能夠理解,畢竟仍舊處於震盪下跌市中,更多的投資者是虧錢而不是盈利的,所以責任也就全部落到了股票市場的身上。

但是,從現階段股市做出的改變路徑來看,未來的股市,我是特別的憧憬。可能未來十年還是仍不能達到專業化水平的市場,但未來30年是可能達到的,也就是說我人生可能都在處於發展的狀態中。真希望那一天能夠早點到來。為什麼這麼認為?

2018年以來我國股市被正式的納入MSCI明晟指數中,實現了國家化證券、金融一大步,並且現在的持有因子擴大至5%,擴大至100%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再就是今年年底滬倫通可能要開通,加上之前的港股通、滬股通,還有之後可能的“入富”。可以把這個整個過程稱之為我國股市國際化的過程。甚至更為開放的股市也能夠實現。這就存在投資者的轉變,我國股市佔比七成的是普通投資者,這也是我國股市市場情緒化十分嚴重的基礎。但是外資投資者則不同,更多的是專業投資者進行交易投資,他們並不會太情緒化交易。這就給我國股市帶來了更多的專業水平的投資資金。預計未來20年間能夠改變我國情緒化走勢,更多的投資於長線。從有規模這可能將我國普通投資者的佔比降低至五成。

隨著專業投資的豐富與優勢,會有更多的普通投資者投資於專業基金、機構中,那麼再有10年的發展時間,可能最後形成普通投資者的佔比僅僅只有3成,甚至更低。

那麼,那個時候我國股市就會變得與現在的美股一樣,可以達到十年長牛甚至更長時間的牛市。


炒股哥說


再這麼搞下去沒有出路,這遊戲漏洞太多,對股民不公。辦法有隻是管理層不願面對而已。市場買賣雙方要對等,如只有利賣方(圈錢方)那這市場絕對不是公平市場,最終只有關閉這個爛攤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