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今年年前,小方君看了看過年的電影檔期,也就覺得《紅海行動》還能去瞧瞧,果然這是一匹黑馬呀,就像《戰狼2》一般,這種極具漢唐雄風的影片很受歡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侃一侃這《紅海行動》?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紅海行動

不!我們來講講漢唐雄風,當然北擊匈奴,燕然勒石,衛青和霍去病的故事,大傢伙可能早就耳熟能詳,也就不再講了,今日介紹的這一位,是一位活躍於初唐時期的外交家——王玄策。

講到王玄策,可能看過成龍的《功夫瑜伽》就不會陌生,這部影片的故事起源就是王玄策出使天竺,但是所講不多。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功夫瑜伽

那麼王玄策何許人也?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王玄策

王玄策,漢族,唐朝河南洛陽人,與當時高僧玄奘同鄉,是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661)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使節。

曾為融州黃水縣令,後升為朝散大夫。第二次出使印度時創下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著有《中天竺國行記》一書,後散佚,只能在《法苑珠林》《諸經要集》《釋迦方誌》中見其殘篇。

在王玄策的傳奇人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第二次出使天竺時所創下的“一人滅一國”戰績。只是在初唐時期人才輩出,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李績、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一眾牛人面前,這種沒能為國家開疆拓土的功績也就沒有過多描述。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國畫《王玄策西域行》

王玄策二使印度的時間是在貞觀二十一年(647 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再次出使印度,算是對屍羅逸多遣使獻火珠及鬱金香、菩提樹的回報,意在促進兩國的友好交流。

同時,王玄策此次出使印度還有幾個目的:

(1)為大唐培養梵語翻譯人員;

(2)為了取得摩揭陀國製作石蜜(蔗糖)的方法;

(3)加強與周邊各國的聯繫,睦鄰友好;

(4)拜訪松贊干布,探望文成公主。

所以此次出使,王玄策先對各天竺國進行了友好的訪問,接受了諸國獻物,最後來到摩伽陀國(中天竺)。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潔白似雪的白砂糖,據說就是得益於王玄策此次出使。

但是“會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乃盡發胡兵以拒玄策。玄策從騎三十人與胡御戰,不敵、矢盡,悉被擒。胡亦掠諸國貢獻之物。”

本來嘛,阿羅那順你謀朝篡位就算了,大唐使者遠道而來,也不會干涉他國內政問題,客客氣氣地送走就得了。但是這阿羅那順可能見錢眼開吧,把原先各國獻給大唐皇帝的貢物給劫走了,使者也給擄走了,這可是啪啪地打臉行為啊。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放在唐朝也是適用的。王玄策覺得此番使團被劫,大失唐王朝的威嚴,唯有滅其國方顯大唐國威之盛。所以,王玄策的“一人滅一國”之路開始了。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滅國行動

王玄策先是夜遁脫身,然後到了吐蕃,借得精兵一千二百人,又到了泥婆羅國借得七千餘騎。吐蕃和泥婆羅國之所以這麼爽快就借兵,一是此時的唐王朝與吐蕃是“翁婿之交”,二是泥婆羅國又與吐蕃關係密切,吐蕃曾幫泥婆羅國的國王那陵提婆平定了其叔父的叛亂。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出兵討伐阿羅那順

借得精兵的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率兵回到中天竺,“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遁,師仁進擒獲之。”

最後,王玄策於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至京師,向唐太宗李世民獻俘,擢升為朝散大夫。

其實講到滅國,初唐時期唐王朝滅國不少,但王玄策的滅國之路特殊就在於從始至終,唐朝從未出過一兵一卒,所有的戰爭都是由“多國聯軍”來完成的,而這聯軍還是王玄策以其高超的外交手段所爭取到的,這中間體現的是一個外交家過人的能力。

您要是還理解不了,就想一想在《紅海行動》中那個戴著眼鏡的駐外大使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樣,突然變身特種兵隊長,領著眾小弟扛著AK47,開著坦克直接和敵人互懟,然後還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就知道王玄策這貨是有多變態了,只是唐朝變態太多,他還不夠變態而已,自然名氣差了些。

驚險堪比《紅海行動》,一人滅一國,傳奇外交家王玄策

《大唐天竺使出銘》摩崖碑文

其次王玄策俘虜阿羅那順之後,便再沒幹涉其國家事務,這也體現了王玄策的“外交智慧“。所以有人評價王玄策為“史上最牛外交家”也確實有點道理,畢竟滅國這事放在一個將軍身上再平常不過了,但放在一個外交家身上,就顯得十分奇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