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侧链方案出来做扩容,说Tezos上的Velos

总有侧链方案出来做扩容,说Tezos上的Velos

今天上Twitter,发现有人开始要在Tezos上做侧链,叫Velos,目的是为了提高TPS了。按照目前的估测,Tezos现在1s大概能承载30笔交易,相对于传统成熟的Visa,Master还差很多,对比ETH也高不到哪去,国内的小伙伴多多少少会受到EOS的影响,进群后很多都会问Tezos的TPS是多少?卡咩一回答说30,小伙伴基本都是难以理解的。

真正解释这个问题需要长篇大论,但大部分人无法理解。简单来说可以这么理解:Tezos有性能提升策略,但分周期执行,因为性能和去中心化不可兼得,且去中心化程度一旦形成就不可逆,所以Tezos采用了前期追求足够的去中心化,后期用On-Chain-Goverment(链上治理)来升级交易TPS的策略。

想要深入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卡咩之前写的这篇文章:Tezos80000和EOS的21

说回Velos,准确来说这个方案还是一篇文章,链接地址是: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8hKJnKB8sAZ_fpiHTzj-HJwbQu_SrqOAisjI3IqdM0A/mobilebasic#

他没有在链上治理提交自己的升级策略,转而尝试用侧链(即链下)的方式来提高交易能力,链下扩容本来就是一个大方向,实践也多,所以也在Tezos上出现无可厚非。

Velos侧链和Tezos主链以智能合约的方式相连接,基本的故事是这么讲的:在Txchain(侧链命名)上,中心化个人/组织可以创建一个节点,或叫网关(后面统一叫节点了),这个节点相当于一个创建在Tezos上的智能合约资金池,资金池里的个人余额靠用户发送进去。当发生交易时,所有的验证,包括余额足不足够,发送的地址是否正确等都在Txchain上做验证,验证都ok后,Txchain才会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余额变化同步到Tezos链上。

理解这个方案好像挺简单,好像Velos也没做啥,链下做个资金池,资金池里面所有的交易最终还是要同步到链上的,同步的过程和实际的交易同样需要Baker打包,那实际上Velos如何提高了TPS呢?

卡咩是这样理解的:

  1. 1个中心节点交易确认肯定要比Tezos系统选取Baker的体系要快
  2. 中心节点处理数据同步时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一次内可以尽可能同步多的交易
  3. 大的节点会提供更多服务,如果Tezos链上同步比较慢,仍然可以使用智能合约资金池已确认的交易直接交易,但提现需要等链上同步

主要是1和2会大大加快交易的速度,但前提牺牲的是去中心化了,因为你的币是在资金池里面的,你能继续管的前提是这种中心化的节点不作恶。

Velos不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一样,他给这些中心化的节点制定了奖惩机制。如果A给B转了一笔钱,A的余额并不足够的情况,节点给验证通过了,那么A凭空产生的币需要节点来承担,这个承担的部分就是节点的抵押金,抵押金同样要发送进智能合约里面锁起来,当发生问题时,抵押金作为抵扣,抵押金一般控制在资金池总量的一个比例,如20%。

下面是一个转错时候惩罚节点的举例:

总有侧链方案出来做扩容,说Tezos上的Velos

这样,节点为了不承担冤枉钱,不会作恶,同时也会认真验证交易。除了惩罚,认真验证还是有奖励的,如交易手续费。另外资金池里面的XTZ也可以用来烘焙,获得额外的交易。脑洞大的还可以想,如果节点的交易量巨大,衍生服务还可以产生收益。这么看上去,节点还是可以尝试的。

至于Velos为什么选择在Tezos上做,而不是其他,这个文章里面给出的解释基本就是把Tezos夸了一顿,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理论上,这样的侧链方案是在任何公有链上都可以尝试和部署的,只不过细节和执行层有些许不同罢了,但是唯独选择了Tezos,要不就是看中Tezos未来的发展,要不就是勇气可嘉。

但无论如何,写文章和最后的执行落地根本不是一回事,写得出来但不一定能做出来。不过卡咩认为,目前切入Tezos做侧链的扩容,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现在的交易量足够充裕,很多块目前都填不满,与其想着扩容,不如在Tezos做出更有意思的dapp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