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學習好是一碼事兒,考試考得好是另一碼事兒,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明明孩子平時學的很好,但考試就是考不好,為什麼?

今天學習哥請一位資深小學老師結合平日的教學,給我們分析一下考卷中最容易出錯的地方,看看孩子是不是也在這些題目中丟過分數?仔細看看這些要點做到提前預防,降低扣分風險,得到更好的分數!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考題中佔據30%比例的是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大部分以字詞為重點。例如選詞填空,看拼音寫詞語,寫出反義詞或者近義詞,造句,默寫古詩和名句......這些題目都屬於基礎題目,平日的學習中老師會經常以抄寫或默寫來訓練你們掌握這些內容。因為屬於基礎知識,所以沒有太大難度,也都是識記類的知識,因此只要花點時間多複習兩遍就可以掌握的。

然而縱觀歷年的期中考卷,這類題目確實是很多孩子失分最多的,究其原因——錯別字是最主要的扣分原因。錯別字的問題甚至可以延續到閱讀和作文中去,有的孩子寫作的主題和選材都比較令人滿意,但是寫成文字就會出現很多錯別字,作文中出現三個錯別字扣1分,這些扣分與基礎題中的錯別字扣分累積起來可是個不小的數字。這個失分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為了減少錯別字在考卷中出現,建議大家臨考前,把學校裡的校默本和家裡的家默本進行總結整理。老師建議你把平日裡常寫錯的字進行梳理和歸類,找到錯誤的原因(筆畫、結構、部首等),把正確的字用彩色的筆著重標記出來,再在旁邊寫幾遍正確的字,加深印象。另外考卷上考察的字往往都是在重點掌握的詞語之中出現的,因此考前把語文書中的重點詞語進行統一的複習也是非常必要的。翻看書內課文重點詞和書後詞語表重點詞,再次默寫複習,應該也是一種避免在考卷上寫錯別字的問題發生。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三年級以上的考試卷中有針對書寫分數的標記,一般都是5分。這個項目專門用來考查學生是否認真、工整地書寫試卷,卷面是否整潔。 在評卷過程中,經常有學生一開始還能認真寫字,但寫著寫著就馬虎起來了,有時因為考試時間沒有分配好,在後面快要結束時試卷還沒有答完的情況下,就開始潦草地書寫了。雖然解答的方法和思路都正確,但就整張卷子雜亂不堪,漢子寫得七扭八歪,勾勾抹抹的看不清楚,給批改卷子的老師造成了很大麻煩,另外寫作部分有專門看寫字情況的,因此寫字不好也會影響作文的評定。

老師覺得寫一手好字是人的第二張臉,有了一手漂亮的字在與人溝通時甚至能夠給你添分呢!因此,入學時就要好好練字,有能力的孩子最好能夠去專門的書法老師處學習學習。能寫一手好字不僅僅是因為漂亮,還因為工整而又規範的漢字可以讓你的試卷得到更加細緻的觀看,老師批改卷子的時間有限,而且看多了卷子難免疲勞,但如果眼前的卷子能夠雋秀有體,賞心悅目,那麼得到一定的感情分也是有可能的呢!所以完成卷子時工整書寫,是十分有必要的。塗塗抹抹雖然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到修改後仍然保持卷面整潔是必須做到的!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拼音在一張考試卷中所佔比重雖然不大,但作為常規考題總是會出現在試卷中。漢語拼音在一二年級是重點學習項目,但到了三年級以上,往往容易被忽視。而一張綜合試卷中,往往會考到類似看拼音寫詞語的題目,也會出辨析拼音的題目,例如圈出正確讀音這類題目,往往是考察孩子們對平翹舌音、前後鼻音、易混淆拼音(ie和ei,ui和iu等)。不少孩子會出現區分錯誤,選錯了讀音造成失分是很常見的。

選擇前,需要全面閱讀題目要求,明確如何選擇,是圈出還是劃去;是在前後鼻音字母上判斷,還是在平翹舌音上判斷。把題目看懂了再下筆,作答後還要反覆確認,讀一讀、想一想。再確定要不要做下一題。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大考卷中除了字詞基礎題目外,句式也是常考的類型題目。一般來說改寫句子或者關聯詞語填空是常見題型。小學階段根據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句式的內容和要求,孩子們需要在複習前好好翻翻語文書,看看平日接觸到的句式,把它們總結出來,寫在統一的本子上。然後模仿著造句或者改寫句子。有些帶有關聯詞語的句子要進行梳理,也就是拿筆記錄下這些句子。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個學習方法永遠是最好用的辦法!

掌握了自己學習年段的句式重點題目,接下來就是練習了。具體的練習方法這裡不做舉例,但需要注意的是,句式訓練是建立在對句子有充分且準確瞭解的基礎上的。所以,無論是選詞填空還是改寫句子,都要讀通句子再做,做完還要通過朗讀來檢查。

作文題目應該不會偏離太多你平時所練習過的類型,但是期末大考作文一定不會是與平時的命題一模一樣。考卷上多數會出現跟你平時寫作題目類型相似命題不同的作文要求。拿到考卷需要冷靜思考,迅速從大腦裡找到練習過的素材進行構思。之所以不倡導臨場發揮,是因為作文這個考題實在不適合臨場發揮。

一般來說好的作文必須經過腹稿、草稿、修改、謄寫等幾個步驟,而考場作文時間有限,所以如果孩子臨場發揮,那麼寫出的作文十有八九是拿不到檯面上的。所以,建議你複習時要有所準備。必要的素材積累是一定要有的。作文的開題形式也要有所醞釀,才能將素材配合著考題做遊刃有餘的敘述。考場作文幾乎沒法修改,幾乎都是一氣呵成的,所以考前作文複習就是非常必要的。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一張考試卷有難有易,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就需要合理安排時間,與考卷的題目難易程度相配合。有些孩子一開始答卷覺得需要認真寫字,於是就開始了閒庭信步,結果快到了收卷子時間才發現作文還沒寫完。結果可想而知,作文草草收尾不說,字也寫到最後是到了沒法入眼的地步。這種怪圈甚至成了孩子們逃不脫的魔咒,一到考試就會因為時間分配不科學而丟失不該丟失的分數。

作為一張大考卷,難的題目肯定佔據一定比例,但也因為是大考卷,為了照顧到絕大多數孩子,考卷會從易到難逐步提升難度。孩子們可以根據每題後面的小分數來判斷它的難易程度。難的題目自然分數多一些,那麼碰到分數多的題目就多看看多想想。另外,看了一遍不會做的題目不宜久留在那裡。一旦因為長久地審題和思考,而耽誤了其他更重要的自己也是會的題目的完成,是不是得不償失了呢!

建議大家一拿到卷子就通覽一遍試卷,大致瞭解哪道題難,哪道題得費點時間。在做好規劃後再做題,應該會因為提前分佈安排了難易程度而令答卷的事情進行得更加順利。不會的題先放在一邊,等全做完了再來思考不遲。為了避免忘記,還是在不會的題目旁做個小記號,回頭再寫時就會想起啦!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考試中常見的錯誤基本都是因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所導致的。如解答題中,部分孩子因果分析過程不完整,常常是從條件一步跳躍到結論上,話語表達也不是很完整,解答過程中語言文字的邏輯性十分混亂。這些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因此答題規範性也是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地方,考前不妨多看看之前單元考卷中完整解答問題的例子。自己做一做反思和回顧,那麼類似的題目再出現,就不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另外,考卷上會有要求用線劃出相關句子的題目,用直線還是波浪線,必須搞清楚再答。試卷要求用直線,就要直線,用尺子來劃才準確無誤。有的孩子偷懶,隨意用手劃線,那麼等待你的很肯定的就是失分無疑了。因為大考卷的批改與平時不知要科學多少倍呢,所以別小看劃線,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答題規範。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認真卻考不好?班主任一句話透露真相……


審題出現偏差是閱卷時發現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孩子們沒有準確地理解題意,由此導致答非所問,概念濫用、誤用詞語甚至張冠李戴。還有不少孩子,面對題幹中的多個設問容易出現漏答情況。這些問題都是不注意考卷細節而造成的。一方面卷子發下來要全面瞭解卷子內容,如遇到試卷沒有完全印刷好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另外,養成做完一道小題劃掉一道小題的題號的好習慣。這樣才不會漏題而造成失誤!

最後,小學生學習祝所有的孩子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