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玩轉「新零售」,登頂全國網際網路百強

阿里巴巴玩轉“新零售”,登頂全國互聯網百強

互聯網已成為我國創新最活躍、滲透最廣泛的領域之一。近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信部聯合發佈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單,阿里巴巴再次名列榜首,這是最近4年來阿里巴巴第三次登頂該榜單。接連斬獲如此殊榮,就不得不提起阿里推出的“新零售”戰略。

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概念誕生後,阿里先後收購或入股了一系列零售或消費類公司,正全面進行“人、貨、場的重構”。

早在亞馬遜收購全食之前,阿里就已積極佈局線下,誕生於2016年的盒馬鮮生正是明證。隨後,阿里又與銀泰、蘇寧、三江、百聯等傳統零售商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新零售業務繼續擴張。2017年11月,阿里宣佈投入約224億港幣,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18年4月,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新零售走向了新消費。2018年7月,阿里又宣佈入股分眾傳媒10.32%,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營銷方式,開創了“廣告業的新零售”。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曾表示,2016年以來各平臺GMV的快速增長,新零售功不可沒。“線上線下並無分隔、共同演進。本就是一個世界,一批消費者。”

阿里巴巴玩轉“新零售”,登頂全國互聯網百強

新零售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已經開始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2017年天貓618期間,7000萬人在618當天走入線下,沉寂已久的傳統商圈重現蓬勃。從新型超市、自動販賣機、智慧門店到包裹自動分揀中心,新的商業形態不斷湧現。高鑫旗下大潤發超市接受了阿里的全面新零售改造,從門店數字化、數據化管理採購、供應鏈升級、大數據營銷驅動等,618期間盒馬率先接入100家大潤發門店。在寫給股東的公開信中,張勇稱這是中國商業零售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系統性升級之一,並足以改變中國整個零售格局。

阿里巴巴玩轉“新零售”,登頂全國互聯網百強

然而,“新零售”隨著技術升級與消費升級的“雙升”驅動而不斷髮展,在其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自下而上缺少技術支撐。傳統零售的主營業務不是數據和技術,而是實實在在的商品和服務,因而從線下到線上,缺少應有的技術支撐。二是自上而下缺乏有效引導。從線上到線下,具有強大的數據和技術支持,線上平臺對線下零售商業極具吸引力。但從線上到線下的行為,缺乏有效的引導。三是平行配套缺失有效體系。配套體系低效,是“線上+線下”雙向融合的重要阻礙。

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提到,“新零售”是對於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感知和機會。未來的路上,阿里還需要腳踏實地的走下去,當方法論探索成功,並能夠順利藉助零售資源進行大規模落地之時,帶來的必將是整個行業的深遠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