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券商到現在還是這麼沒起色?

安桂水產


券商這三年以來的確表現低迷,整個板塊指數下跌幅度一度超過60%,即便去年以胖為美的行情當中,銀行、保險等權重輪番發力,券商依舊沒有起色,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證券作為一個強週期板塊,在近3年熊市週期當中表現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由於行情差,缺乏賺錢效應,投資者普遍交易意願不強,新入市的投資者也會大幅減少,這樣佣金收入就會大打折扣,最終反映到財報就是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降,缺乏業績支撐,當然表現低迷也就十分正常了。

另一方面這兩年金融監管十分嚴格,此前可以通過同信託合作承銷產品的盈利通道被關閉,而且很多不合規的展業被整頓,甚至情節嚴重的還遭到重罰,融資融券業務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而監管成本的上升也是券商表現不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行情不可能一直跌下去,隨著本週大盤的企穩,我們也看到券商終於開始了它的表演,要知道券商股在牛市的爆發力是很強的。此前14年券商股頻繁上演漲停潮的記憶我想經歷過的人應該印象深刻,同時經歷了大幅殺跌之後,技術上也具備超跌反彈的動力,而且牛市初期往往率先發力的也是券商等週期股,而且新股的不斷髮行,對於一些大型券商而言,承銷業務也容易開展,另外證券股流通盤子大,也容易受到機構的青睞,此前無論是證金等郭嘉隊還是阿里投資系從中長線角度也陸續佈局了一些券商股。因而從目前角度來說,券商股值得潛伏。


大家對券商股怎麼看?歡迎點評!認可觀點,記得點贊支持一下!


侯賢平


券商板塊一直處於一個比較低迷的狀態,整個板塊的估值已經非常清晰,但並沒有很好的起色,個股上都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境,即便是偶爾,隨著大金融板塊有所異動,但也只不過是超跌反彈或者是結構性修復而已,整體板塊跌幅已經達到了60%左右,那麼為什麼券商板塊沒有很好的起色呢?這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方面原因,目前市場沒有到真正的歷史底部,也就是說市場沒行情,券商起不來。券商的主要業務來源都來源於股市的相關服務,如果股市沒有大的行情,股民的交易意願比較低,那麼券商的業績就可想而知。前兩天公佈一個數據,所有的公募基金都陷入了虧損狀態。這就是目前市場的一個真實的寫照,雖然最近幾天市場有所反彈,但整體上並不強,很有可能僅僅是一個周子浪反彈,隨後市場還會陷入到調整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券商不可能有好的業績支撐,雖說券商無法啟動也是理所當然。



第二方面原因,最近三年來,管理層對於券商的監管是比較嚴格的。無論是各項政策的出臺和管理制度的落實,都對於券商的業務進行了規範化的管理,這種管理雖然著眼於規範化,但是對於券商自然而然形成的業務模式是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在熊市的過程中,券商也在做著艱難的轉型和規範升級。和一個券商朋友聊天的時候,聽到最多的話就是:現在管理比較嚴,業務比較繁忙。這樣的嚴監管在一定程度上疊加市場弱勢,也是讓券商業績難有靚麗的表現。

總之,目前市場依然處於熊市調整過程中,沒有牛市啟動的行情,券商由於自身業務模式和監管規範需求,業績上並沒有強支撐,依然處於震盪築底的過程中,近期不會有特別亮麗的表現。


小散李大鵬


股市行情的好壞是券商行情的晴雨表,券商行情跟股市行情好壞是最直接關係的,為什麼券商到現在還是這麼沒起色,無非就是以下原因

(1)A股從2015年6月12日見頂5178點後開始殺跌,跌跌不休,先是暴跌式的股價,接下就是漲指數跌個股的假慢牛,最後就是陰跌不斷的熊市;也就是說總體都是下跌趨勢為主;而券商行情也是同樣的一直都是下跌趨勢為主,截止目前還是沒有起色,所以最大原因就是被股市行情拖累下跌漲不起來;

(2)券商板塊業績太差了,近三年多由於A股行情太差,券商日子也不好過,經紀,自營,保薦等證券公司三大業務收入都會大幅降低;由於上市公司業績太差,吸引不了二級市場股市資金去炒作券商股,導致缺乏資金支撐股價一路殺跌至今毫無起色;

(3)券商股估值太高,泡沫太大,截止目前總共40家券商股,其中7家公司是虧損的,4家市盈率嚴重高位超100倍以上的,另外還有29家都是幾十倍的市盈率,就連中信證券龍頭股市盈率也為17.86倍,屬於正常範圍;證券券商板塊平均市盈率在40多倍,明顯的高估有泡沫;而近三年多管理層就是為了股票價值迴歸,擠破個股泡沫,所以這也是導致券商股至今還是沒有起色的原因;

(4)當前的A股監管嚴格,對於股市二級資金炒作抑制,特別是對於券商公司的融資融券以及資金管理方面得到嚴格監控;在二級市場哪些超大資金也不敢輕易去觸刺手的釘子,很容易踩雷;導致券商資金收斂很多,不敢輕易炒作,只能以靜制動。

總之券商板塊要想有起色,最起碼也得等到A股什麼時候走出下一輪歷史大底之後才會有起色,不然券商股還會一直保持弱勢為主。


老金財經


券商是今跌幅最慘的一個板塊。上證指數18年9月以經跌到16年1月底點2638點符近,而券商板塊18年2月就跌倒了16年底點,現在比那個低點又跌了3成,到了前兩次牛市起動點符近了。




券商行業獨特,是靠行情吃飯的。行情好業績暴增,行情差業績徒降,不穩定。今年以來進入大熊市,行情慘淡,成交量稀少,前兩天更是創二年多新低。券商的業績肯定要大幅下滑了。再加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後市行情難以預料,機構散戶都看空後市,抑制了做多熱情和場外資金進場的步伐。成量仍會很低謎。業績下滑券商的曰子不好過,紛紛打起擁金價格戰,希望能吸引留住客戶。另外有的券商開始裁員,以減少成本。總之,現在的熊市,成交量太少,券商前九個月季報大幅下滑應該是確定性的,這也是它漲不起來的主要原因。




短線教官


證券股在今年以來一直陰跌不斷。這主要與低迷的成交量和券商自身的問題有關係的。

  • 券商是靠天吃飯。只有成交量來了,券商的業績才會大幅改善,如果沒有成交量,券商的業績會很難看。加上現在的佣金大戰,佣金費用不斷縮水,也使得券商的利潤空間不斷被縮小。一些龍頭券商憑著自己的優勢,可以開展股權質押和保薦業績,或是在互聯網金融上也開啟出一條新的道路。但是,兩市的成交量仍然是券商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成交量,即使其他的業務再怎麼出色,券商的生存也是很艱難的。

  • 最近兩市的成交量不斷萎縮,大盤連續多天萎縮在1200億以下,實在很難想象啊。A股不斷擴容,換來的卻是股民的傷心和淚水,導致越來越多的小散揮淚告別股市,即使外資在不斷髮出抄底信號,股民也是於動無衷啊。可以說是大部分絕望了。

現在大盤雖然到了估值底部,信心底和資金底一直沒有出現。大盤連續調整,再創新低,人心渙散,券商想要在這個時候的業績有所體現,是不現實的。今天證券板塊大舉反彈,也僅僅看作是超跌反彈而已。很難有大的行情出現。也許未來好多年,券商只能過著苦日子了。

  • 另外,正是因為行情低迷,有些券商才會在股權質押上大做文章。但是,股權質押又會導致地雷頻發,進而影響到券商個股的業績表現。比如樂視網的股權質押就把西部證券給坑了。而長生生物的股權質押也把興業證券給坑了。最近東興證券也是突然閃崩,估計又是不知道給誰坑了。本來想著行情低迷,賺點利息錢的,可是不曾想別人卻一直在盯著你的本金。券商也真是苦啊。那些龍頭券商相反還穩定一些。因為體量大,一兩筆了出問題也沒有關係。那些很小的券商有可能會因為一筆出問題就面臨破產了。


  • 這就是為什麼券商股一直跌跌不休,總是漲不起來的原因所在。在接下來的行情裡面,券商也只能充當護盤,超跌反彈的角色,想要有大的走勢是很難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券商股在股市中存在特殊性,既是參與者又是上市角色,可以說券商行業的漲跌與股市起落的節奏有著相對吻合。並且股市中還有“沒有券商行業參與的上漲不叫真上漲”,可以顯示出券商板塊在股市中的角色的重要性。那麼為什麼券商到現在還是沒有起色呢?

一、券商行業的業績是什麼組成的?市場投資的人越多、承銷的企業以及需要服務的企業越多,那麼券商行業的業績也就越是亮眼。而這些業績的好轉、向好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市場中投資的氛圍出現了好轉,換句話說市場的投入股市的資金變多了。既然投入到股市的資金變多了,那麼是否就代表著市場買入的人變多了,買的人多了,股票的需求變多了,價格也就會上升。相反,那麼為什麼現在券商沒有起色?因為業績並不亮眼,投資股市的資金也是萎靡的,所以沒有什麼起色。

二、股市整體氛圍對於券商板塊的影響以及技術面偏空的影響。其實現在看股市的任何行業基本都是呈現著或大或小的下跌狀態,整體的影響因素很多,總結來說就是投資氛圍的降低,場外的資金更加持有觀望的態度,場內的資金也是存在流出的現象。沒有更多的資金也就沒有更多的股票需求,指數、行業、個股也就沒有了更高的估值確認。


炒股哥說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76a00046c1de93c811c\

悟空1383


銀行股在2015年牛市崩盤後,成為了最耀眼的明星,在2017年8月到2018年2月的7個月的時間沒不斷的創造新高,雖然2018年出現回調,到目前為止日板塊指數依然維持在2015年牛市高點的位置。2015年後操作銀行股的人,無疑是最成功的投資者。

與之齊名的券商股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015年之後,總體上看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洩千里,從2015年到2018年整體下跌趨勢沒有發生變化,目前券商板塊指數接近於2014年牛市啟動的前的水平。

在牛市過去的四年時間裡,無論是藍籌股,權重股,還是題材股,都輪番上陣,為何唯獨券商依舊毫無起色,甚至不如煤炭、鋼鐵等夕陽產業。

最根本的原因是券商股在2015年被過度投機了,2014年到2015年,券商板塊指數從從900點漲到2900點,漲了3.2倍,而同期的銀行股只有1.6倍。正因為此,積攢了高額的獲利盤,這些獲利盤在切割利潤的時候,下手比較重,股票極速下跌,也造成了大量的套牢盤。

因為套牢盤的大量存在,場外資金要想重新建立券商板塊的自信,不僅要花費大額資金,還有可能面臨散戶解套、回抽的風險。最好的選擇是,跳過券商板塊,放任其下跌,跌到大部分套牢盤開始割肉為止。

券商收入減少,業績變差也是其不具有吸引力的一個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券商的收益主要來自四個方面,1是對客戶服務收取的佣金,客戶數量多,保證金大,券商收入就高;2是券商的自營,取決於它自有資金和委託理財管理的資金數量;3是券商作為保薦商,推介新公司上市收取的費用;4是券商參與收購兼併資產重組的收入。

客戶數量減少,交易量萎縮,都會使券商的營收減少,但以這幾年IPO發行速度來看,券商在保薦和承銷方面可以有較大獲利,綜合來看並不會損失多少。真正影響券商業績的是券商自身的資本運作,以前券商具有高額的保證金,這些資金可以用來融資融券、股票交易、參與重組等內容,可以獲得超額利潤,但其中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隨著監督加強,券商慢慢存在敬畏之心,老老實實做業務,業績平平算是迴歸,對其股價本身影響有限。






徐徐成翔


我是一名操盤手,有券商從業經歷。擅長大盤分析,和個股研判。

諸葛來談談券商為什麼沒起色?

有句話叫做水暖鴨先知,就是說牛市來的時候,券商板塊會率先發起上攻,現在不是牛市,券商股沒漲很正常。

券商營收主要靠經紀、自營、以及新股承銷。

經紀業務近兩年一直萎靡不振。

自營業務要看各家本領,而自營又很多條條框框圈著,沒私募那麼自由,盈利不能隨時落袋為安,大盤下跌也不能空倉,受大盤影響較大。

新股又控制數量,自然沒多少肉可吃。

所以還是多看看其他題材股,熱門板塊吧,不要盯著一個板塊不放。


諸葛點龍


手裡買入券商已經一年多了!深套30%!最開始的時候有繼續下跌的思想準備,並且做好了金字塔加倉的計劃。

從建倉開始的錯誤以後,用一次次的錯誤再去彌補第一次的錯誤,造成深淵泥潭之中!

券商的機會要從成交量逐步放大才能慢慢的介入才對,而不是總是去猜底部!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希望股友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