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看企業自媒體與個人自媒體有什麼不同?

自媒體熱度一再上升,大有全民媒體之勢,近日《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個人自媒體再次遭到片方起訴,雙方開始以自媒體形式進行激戰,且不說之後事件會結局如何?單“自媒體”三個字就早已經成為熱點中熱點。一邊是個人自媒體而另一方則是企業自媒體,雖然沒有傳統的官方媒體直接參戰,但兩者自媒體的聲音卻完全已超越了娛樂的邊線,很明顯,這是一場關於媒體的戰爭,並且核心詞是“自媒體”。

事情的經過我們就不在此詳述,重點就在於個人自媒體認為對整個事件的報料是客觀公正的,且表現出證據在握不容置疑的喊出“別衝我們媒體潑髒水…”。而企業自媒體則認為對方就是蓄謀已久惡意抨擊猛烈回擊道“這種散兵遊勇作戰的個人自媒體明顯是在搞輿論攻擊和誹謗…”。不知道各位看官從這場激烈的自媒體廝殺之戰中看到了什麼?我們今天不需要討論結局如何,也不需要去討論誰對誰錯,娛樂嘛就是“愚樂”而已,最後自然不是吵吵鬧鬧消於無形,或是雙方堰旗息鼓握手言和。所以我們不去討論關於結局的問題而是討論這個方式的問題,透過事件看本質,企業自媒體和個人自媒體雖然媒體同聲卻是各有不同。

從《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看企業自媒體與個人自媒體有什麼不同?

先來說個人的自媒體聲音,無論你如何聲勢浩大你都只是一個個體在對方的眼睛裡也就是散兵遊勇不成氣候,無非就是通過爆點什麼內幕吸人眼球賺賺稿費而已。那真的是這樣嗎?表面之下我們看到了什麼,個人自媒體的聲音如此強大竟然可以直接媲美某些官方渠道輿論,其厲害之處就在於“個人觀點”四字,說到底我就是個人觀點,國法中不是言論自由嗎,我說道說道又咋滴?大不了把我告上法庭之後我在做個悔過道歉不就完了嗎?你總不能像企業商戰之間一開口就讓我個人自媒體陪你千萬百萬的,要直是這樣的話倒可能是好事,或許下一個“王寶強”就誕生。

再來說說企業自媒體的聲音,一開口就聲稱,我們要如何如何滅了你,告你誹謗告你輿論攻擊什麼的。你當真是不知道某圈的規則嗎,越告越火,越火越名氣,有了名氣不就條條大道通羅馬了。某圈企業當然知道這點,且深諳此道,但為何依然聲勢浩大進行討伐個人自媒體,因為這當中有說不清的利益,通過企業自媒體的發聲在這場輿論之戰中迅速拉高自己的某圈的江湖地位。因為某圈從來不缺美女帥哥,只缺炙手可熱的輿論點,準確說“愚樂點”。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愚樂大眾,坐收生金禪,即渡上了光芒四射的金身,還可以坐收香火錢受人萬千朝拜。某圈的“某哥”“某姐”“某爺”不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上位的嗎。所以企業自媒體其厲害之處就在於“大眾觀點”四字。企業自媒體從來不怕人揭穿,即使你言辭鑿鑿證據十足的擺在面前,他也可以以一句“我們真誠歉意,不忘初心”。這“初心”多少錢一斤我們是無從知曉的,但企業自媒體只要提到了“初心”二字必是早已通過“大眾觀點”賺得盆滿缽滿了,某“百科”的“初心”多少錢一斤,你不會這麼快就忘記了吧。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從《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看企業自媒體與個人自媒體到底有什麼不同?那這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不知道你是否已經看明白,如果你還是沒有理解到若是個人自媒體可以去開個什麼企鵝號,百家號,新浪看點發幾篇個人自媒體你就能明白一二了,若是企業,你就可以去秒送引擎開個秒送號,認認真真的玩上一次企業自媒體,魚和熊掌能不能兼得你去試試就知道了,企業自媒體的力量或許遠超你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