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自媒體VS個人自媒體,誰才是媒體營銷之王?

高手們的博弈勝負總是在方寸之間,自媒體行業的白熱化,絕不亞於高手們的博弈。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涉入,爭搶蛋糕,BAT與老牌網絡服務商們自是不幹落後,各種自媒體相繼上馬。

我們要談論的是關於這自媒體的營銷應用,對於那些BAT與老牌網絡服務商們的自媒體應用問題,企業是如何看待的呢?直扒下BAT家的百家號、企鵝號、UC大魚號的自媒體商業應用問題,基於是同一種情況,其商業應用的方法多為兩種形式。一是直投暴力AD,信息流中夾帶廣告那必是常事,隨意亂點幾條文章,不小心就可能因沒看到“小的不能再小”的AD提示而進入了金主們的產品頁面。當然你要是覺得這太過暴力,還有一種AD方式,就是軟文徵稿,大量的同一事件或產品在在其軟文的應用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商業應用效果那自然也是了得。

企業自媒體VS個人自媒體,誰才是媒體營銷之王?

但同時問題也來了,金主們不可能都是大財團,剛才所說這兩種自媒體營銷的商業應用那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投放才能搞定的,不說初創企業 ,就是中小企業也多半吃不消。所以我們似乎能得出自媒體營銷的應該天生屬於高端企業們的玩物吧,中小微型企業多是隻能望洋興嘆了。

企業自媒體VS個人自媒體,誰才是媒體營銷之王?

媒體營銷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或許比那些大企業更為需要,從每天大量人冒著被封號的危險用個人自媒體賬號各種嘗試在媒體文章中插入AD就足以說明問題了。但這種形式坦白的說,其本是無用功,君不見某公司投了大量的錢找所謂的媒體運營高手們做軟文多是曇花一現。何解?事實說明一切,在個人自媒體上做企業的媒體營銷本身就是錯誤之選。那個讀者願意心甘情願的閱讀軟文作品,如果說有,那就是“營銷總監”了吧。

企業自媒體VS個人自媒體,誰才是媒體營銷之王?

再來說下新生代的企業自媒體,其自媒體營銷應用方式又有何不同呢?說個人自媒體就得說BAT,而企業自媒體那就得說秒送號了,別說還不知道秒送號是個什麼鬼,那就自己先網上查閱一下相關資料 了,我們今天只說秒送號的自媒體商業應用之道和BAT家的百家號、企鵝號、UC大魚號有何不同。

企業自媒體VS個人自媒體,誰才是媒體營銷之王?

不得不說在自媒體的營銷應用當中秒送號的商業模式的確讓人眼前一亮,特別是那些初創企業,中小微企業像是發現了東方明燈一樣,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自媒體營銷應用方式嗎?企業們的驚歎其實主要是來自於秒送號內容應用方式。自媒體寫成垃圾AD或軟文,觀眾們自然是不願看的,但若是其自媒體內容為商業知識百科呢?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了,閱讀者通過搜索引擎查閱讀各種資料信息,各種百科知識那是一種常識,而秒送號能將這種體系應用到自媒體創作形式當中,不得不說這個“創意”很有趣且高明。用商業百科知識來代替垃圾AD或軟文,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閱讀者們的知識需求問題,還能迅速轉化成中小微企業們的精準客戶。這比起過氣的自媒體粉絲運營玩法,那自然是高級的多了,而重點是這徹底解決了企業自媒體營銷應用的問題。

所以綜合企業自媒體和個人自媒體兩者在媒體營銷中的應用方式,我們能明顯的知道,如果若是兩者一PK,誰才是媒體營銷之王,答案自是不揭而曉!!!

秒送引擎 /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