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們的財富焦慮: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導讀:藝術品投資正在成為一種理性的投資方式,被越來越多的納入到企業機構和家庭資產配置的理財計劃中。有業內人士這樣形容藝術品投資在中國的發展:將會形成“燎原之勢”。)

富豪們的財富焦慮: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全球七成以上擁有億萬資產的高淨值人群都熱衷於收藏,國內頂級富豪們也都是藝術收藏的狂熱愛好者。金錢結出的果實,總是格外引人矚目,尤其是金錢和藝術結合之時。金融危機之後,大批的企業家進入收藏領域,溫州財團、民企老闆、金融大鱷、房地產商人,一再地成為各種拍賣會的“高端玩家”。短短几年之間,就製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拍賣神話。

富豪們的財富焦慮

中國開放30多年間迅速暴富的億元富豪、十億富豪,乃至百億千億富豪數量在急速增長,對於他們來說,財富增長的同時,更多和“原罪”相關的命題也在發 酵,更重要的是,企業家們儘管獲得了財富,但也有隨時都會失去的風險,許許多多不正當和看似正當的理由,都能讓他們的財富消失,重回起點。

所以,安全感永遠都是企業家們最缺乏的,不論是移民潮,還是投資藝術品潮流,其實都是追逐安全感之下的產物,它們的背後,映射的都是企業家的財富焦慮。

富豪們的財富焦慮: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富豪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樓市正處在調控階段,前景黯淡;股市不樂觀;人民幣貶值也可預見,據《華爾街見聞》報道,近期人民幣大跌,6月21日,人民幣再次下挫,上演端午假期歸來後和驚魂第三日。

離岸人民幣早盤已下穿6.5關口,午後匯價進一步下行,跌幅擴大至逾300點,跌破6.51元關口,創1月11日以來新低。從4月2日,中美拉開貿易戰序幕之後,離岸人民幣已經從當天開盤價6.2627,一路貶值到今天的最高價6.5168,在不足3個月時間裡,人民幣已經貶值了超2500個基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風險小、升值快、格調高的藝術品投資,以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為有錢人所注目。藝術品投資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資本力量。

富豪們的財富焦慮: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正如一位藝術品投資者所言:“做這買賣很輕鬆,沒壓力,欣賞第一,買賣第二,受人尊重,還引起不少人的羨慕。”可觀的經濟效益和高雅的情調,使得藝術品投資具有其他投資工具難以比擬的優勢。

藝術品投資正在成為一種理性的投資方式,被越來越多的納入到企業機構和家庭資產配置的理財計劃中。有業內人士這樣形容藝術品投資在中國的發展:將會形成“燎原之勢”。

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藝術品的收藏投資正在成為繼房產、金融資產之外高淨值客戶資產配置的首選。正如一些專家分析,在將來藝術品將取代樓市和股市成為投資重點。

富豪們的財富焦慮: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從全國最大的藝術品拍賣行 —— 北京保利今年的春拍中可見一斑。一場春拍總成交就達28.06億元。一件藏品或作品動輒幾百萬,甚至幾千萬。購買這些藏品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錢人。雖然有錢人購買古玩藝術品有各自的目的,但從整個古玩藝術品市場來看是個好現象,至少對國內古玩藝術品市場的復甦起到了推動作用。

6月21日,北京保利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經過5天共近40個專場的拍賣,以28.06億元的總成交額圓滿落槌。本次拍賣會共誕生了由石渠寶笈著錄南宋宮廷畫家《漢宮秋圖》、傅抱石《琵琶行詩意》以及銅點金“乾隆御覽之寶”寶璽3件拍品成交破億、50件拍品成交額超過一千萬元,五百萬元以上的拍品共有96件,共有5個專場斬獲白手套。

其中6月17日,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中國書畫超級夜場上至宋人繪畫、明清畫家、清代畫家以及近現代書畫藝術大家的作品在內,共計120餘件拍品,經過將近6個小時的拍賣,最終三個專場共計斬獲近11.66億元。

富豪們的財富焦慮:紛紛購買藝術品 以抵禦資產貶值

藝術品資產化是國家戰略,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撐。對於企業來說,資金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投資藝術品收藏是一種企業多渠道投資的思維模式。從近20年國內投資市場來看,藝術品珍稀真品的回報率要遠高於股票、房產以及貴金屬等,因此,企業家會將一部分資金用來做藝術品投資,分擔通脹風險和投資風險。

藝術品的價值在中國具有綜合性的特徵,從過去比較單純的喜歡、欣賞型已經轉變為財富管理,兼顧了增值保值、資產質押,金融工具、企業宣傳等功能。藝術品是資產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消費的終極。人民幣貶值、遺產稅方案、銀行賬戶管理收緊等因素疊加而來,藝術品成為了避風港。當市場出現更多的劉益謙、王健林、王中軍時,這種趨勢就是向上的。

國外已經有大量的企業介入藝術品的收藏,中國的藝術品收藏,由企業家的個人行為變成企業行為,這是藝術市場發展的必然,也是文化產業、文化資產發展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