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養孩子這麼累?這5種原因,你中了幾個?

養兒方知父母累,既然選擇了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只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睿媽

經常有粉絲在後臺向睿媽抱怨:

現在養個孩子太累了,每天都像上戰場打仗一樣,一刻也閒不下來!

我們小時候條件沒這麼好,家裡兄弟姐妹好幾個,那時候也沒幾個人喊累。現在,別說二胎,有一個孩子都累得夠嗆!

現在養孩子的經濟壓力太大了,兩個人一個月加起來的工資,還不夠孩子暑假上補習班的費用!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什麼生活壓力反而增大了?

其實,父母覺得養孩子太累,和這5種原因不無關係。

1

焦慮

這是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裡,我們又一次見證了補習大軍的力量。

君君媽,在放假的前一個月就開始為孩子制定詳細的暑假學習計劃。

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吃早餐,吃完早餐看一個小時的書,然後送到輔導班上課。

除了奧數、英語、作文課,君君媽還給他報了編程、書法、鋼琴、游泳等特長班的課程,君君每天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除了吃飯睡覺,甚至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

我們都勸君君媽,少給孩子報點輔導班,這樣下去孩子的身體會吃不消的。

君君媽每次聽到這裡,都會義正言辭地講出一大推讓我們無法反駁的理由:

君君班裡的同學在奧數比賽上得了第一名,可君君的數學成績才考了89分!

隔壁家的孫女貝貝,小小年紀都過鋼琴十級了!君君要是沒個才藝,以後在班裡是要被同學笑話的!

現在競爭這麼激烈,如果孩子再不努力一點,這一輩子就完了!

這種焦慮的父母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孩子學習不好,焦慮;孩子沒有特長,焦慮;孩子性格內向,也焦慮。

正是這種焦慮,讓無數家長和孩子都處於連軸轉的水深火熱之中,時間長了,能不累嗎?

為什麼我們養孩子這麼累?這5種原因,你中了幾個?

2

經濟壓力

現在很多人一睜眼,水電費、電話費、上網費、車貸、房貸等各種繳費單接踵而至,壓的人喘不過來。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奶粉、衣服、玩具、早教班,一樣不能少;再長大上學之後,各種輔導班、特長班,一樣都不能落。

去年,一位媽媽在網上吐槽,她月薪三萬,撐不起一個孩子的暑假。更有人為了孩子的升學,購買天價學區房。

我們的科技在進步,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相應的,各種費用也在提高,賺的永遠沒有支出的多。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爸媽們只能咬緊牙關,努力賺錢!

3

盲目攀比

這不光是一個焦慮的時代,還是一個全民富二代的時代。

麗麗是大一的學生,家在農村,父母都在外打工。

每個月,夫妻倆除了留下一點生活費,剩下的錢全部寄給女兒。

麗麗大學上了半年,看見很多同學手裡都拿著蘋果手機,而自己卻用著一千多塊錢的國產機,這讓她感覺很沒面子。

寒假回到家,麗麗向父母提出了要換蘋果手機的要求。

當麗麗的父母聽到一臺手機近萬元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要知道,他們夫妻倆用的老式鍵盤機才不過百元。一萬元,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天價!

麗麗看父母沒有要買的意思,立馬拉下臉來,整個寒假都沒有跟他們說一句話。

父母看著生氣的女兒,不忍心讓給她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最終還是將自己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一萬塊錢給女兒買了手機。

在我們周圍,像麗麗父母這樣的實在太多了。他們不顧家庭資源的差異,傾盡所有,也要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但是,攀比是沒有止境的。盲目的驕縱和溺愛,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累,也會讓孩子在攀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什麼我們養孩子這麼累?這5種原因,你中了幾個?

4

電子產品的影響

從“王者榮耀”到“吃雞”遊戲,從“快手”再到“抖音”,手機霸佔了我們的生活,也佔領了孩子的時間。

不給手機,怕孩子自卑;給了,怕耽誤學習;沒收,又怕孩子一時想不開跳了樓。

為了控制孩子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間,父母可謂是絞盡腦汁。

為什麼以前的孩子好管?因為那時候沒有電子產品,孩子只能出去玩,玩完了回到家倒頭就睡,哪裡需要父母操心。

電子產品在給我們帶來方便同時,也無意中加重了管教孩子的負擔。

為什麼我們養孩子這麼累?這5種原因,你中了幾個?

5

父親的缺席

“喪偶式育兒”是很多家庭的現狀。

明明有丈夫,卻過得像個寡婦。家務一個人做,孩子一個人帶。而那個被稱為父親的人,像個熟悉的陌生人,高興了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不高興了,就假裝視而不見。

前兩天,閨蜜喬兒向我哭訴,她準備和丈夫離婚了。

這兩年,丈夫很少回家,對孩子也是不管不問。

上個月,孩子半夜上發高燒,她害怕極了,給丈夫打了十幾個電話都沒人接,她只好一個人抱著孩子去醫院,甚至連鞋都沒來得及換。

她坐在醫院的樓道里哭了一夜,那時候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離婚。

孩子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來養育的,而“喪偶式育兒”將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一個人的身上。這種累不光來源於身體,更是在心上。

帶娃,從來不是一件輕鬆和簡單的事情。既然選擇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那我們只能竭盡全力,讓孩子變得更好。

畢竟,這個世界上能讓我們心甘情願受累的,也只有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