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爹爹」的稱呼到哪個年代改稱爲「爸爸」?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一顆綠苗


現代人一般稱呼父母為“爸爸媽媽”,而影視劇中古代人似乎都叫父母“爹孃”,但事實並非如此,古人也叫“爸爸媽媽”,只不過這兩個稱呼的起源時間並不完全相同。

單就“爸爸”而言,多用於口語,起源很早,成書於三國魏明帝時期的《廣雅》中《釋親》篇就有記載:"爸,父也。"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語言文化更是豐富,各地方言眾多,對父母的稱呼更是數不勝數,而“爹”和“爸”作為現今流傳最廣的對父親的稱呼,它們的流行並非偶然。

“爹爹”也是口語稱呼,一般在北方,這個稱呼指的是父親,然而在南方有些地區,這個稱呼指的是祖父,如客家話中把祖父叫做爹爹(da da)。

“爸爸”則是南方對於父親的稱謂,不過現在在全國範圍內都以此稱作父親,究竟何時起這個南方常用稱謂延及北方,已經難以考證,但跟南方經濟重心超過北方應該有些關係,而這段時間,就是唐宋時期,的確,在宋朝,"爸爸"的稱呼的確出現在北方一些地區了。

“爸爸”完全遍及北方,可能是在晚清以後,清朝國門被轟開以後,南方沿海地區是我國最早接觸世界的地區,其思想、教育程度都普遍強於北方,如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是深刻影響到民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

而且民國時期的文豪,南方人的數量遠遠超過北方人,而作家在作品中使用一定方言本就是常事,前陣子上海關於“姥姥”和“外婆”之爭也體現出這一特點,在方言實力更強的民國,這特點會更強。


平沙趣說歷史


“爸爸”這個稱呼古已有之,在三國張揖編寫的《廣雅》中就有解釋道:“爸,父也。”一般是古代南方人對父親的稱呼,如明代張自烈編寫的《正字通》中寫道:“今南夷呼父曰波蓋此字轉也,按南史謠本作爹,夷語稱老者為八八或巴巴,後人因加父做爸字。”

直到現在,南方還有不少方言還是以“爸”做為父親的稱呼,如我之老家浙江台州即是如此。

而“爹”字,《南史》中稱:“荊土方言謂父為爹”,可見南北朝時期為荊州地區的方言。但在宋朝官修的《廣韻》中稱:“爹,北方人呼父,與南史不合。”再到現在,作為對父親的稱呼,“爹”的分佈非常廣,基本上全國各地都有方言以爹稱呼父親。

產生這種不同,我認為是在歷史長河中,隨著人口的流動和文化的交流而發生的變化。但“爹”和“爸”一樣,在古代都有很強的地域性。

那爸爸一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全國流行起來的呢?具體時間不可考,大概是在清末民國時期。那時候隨著“國門被打開”,南方沿海地區成為了我國最早接觸世界的地區。當時大量的南方年輕人開始接觸新學思想,甚至赴海外留學,如孫中山、周恩來、蔣介石、胡適、魯迅等等,他們後來逐漸成為了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廣泛的活躍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相應的也將南方本土的文化習慣推廣到了全國。

尤其民國及之後,南方地區湧現出了大量的文人作家,如魯迅、朱自清、巴金、矛盾、錢鍾書、錢穆、徐志摩、郁達夫、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等,全部來自南方。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從散文、詩歌到通俗小說,幾乎壟斷了中國文壇。

而作為南方人,他們在寫作時難免會因此混入自身的語言習慣,使的一些南方方言逐漸在全國流行。就像我們現在的一些網絡語言,如杯具、藍瘦、囧、綠茶逐漸融入生活成為常用語言一樣。

從“爹爹”到“爸爸”的演化,應該體現了不同時期,南北文化的興衰交替,這種變化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發生過無數次。

另外爸爸這個發音,是嬰兒第二容易學會的發音,第一個是“媽媽”,所以“爸爸”這個發音在70%的人類語言中有相似的含義。隨著對外文化的交流,國外口語中“爸爸”等近似的發音有著相同的含義,對我國“爸爸”這一稱呼的推廣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認為“爸爸”這個詞是舶來品。

最早期中國對於父母的稱呼,就是“父”和“母”或者是“考”和“妣”,前者用於口語,後者用於書面。如收錄勞動人民詩歌,偏向口語的《詩經》中就有無數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這樣的句子。而對於“考妣”,《爾雅·釋親》:“父為考,母為妣。”並不特指已過世。

但到秦漢時期之後,逐漸發生了變化,父母逐漸演變為正式的書面語。而“考”和“妣”,開始特指已經去世的父母,並在前面加上先字。

這時期“翁”和“爺”或者“耶”開始成為常用的對父親稱呼。如《史記》中項羽要把劉邦父親烹殺,劉邦便對項羽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翁在古代一般除了父親,還常被稱呼老者,長者,後來逐漸演變為丈夫或妻子的父親,如翁姑,翁婿等詞中即是此意。

而關於“爺”和“耶”的稱呼,最著名的就是《木蘭辭》中的“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寫到:“今人不以貴賤呼父皆為耶,蓋傳襲已久矣。”因此有些版本的《木蘭辭》中“爺”會寫作“耶”,現在一般會解釋為後者為前者的通假字。

這個其實才是中國最常用,延續最長的父親口語稱呼,在古代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作為主流。後來逐漸演變為對祖父的稱呼,但是直到現在很多詞彙和地區的方言中依然被保留,如“爺兒兩”或“老爺子”當中依然被解釋為父親。

“翁”和“爺”是在古代流行很長時間的稱呼,除了他們之外,不同朝代對父親又有不同的稱呼。如唐代,父親和兒子交談時稱呼自己,或者兒子對父親表示親切的稱呼會用“哥”。清代梁章鉅《稱謂錄》雲:“淳化帖有唐太宗與高宗書,稱哥哥敕。父對子自稱哥哥,蓋唐代家法如是。”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在古代,口語中大人一般指的是“父親”,只是到了後期,有些貪官汙吏為了溜鬚拍馬厚顏無恥的稱呼上司為“大人”,但依然為少數,更不能公開。要一直等到清朝,“大人”才開始成為百姓或下級對上級官員的稱呼。所以電視劇中,如果看到清代以前的古裝劇,稱呼某某大人,其實是謬誤的。

除此之外,在歷史上或者不同地區,父親還有“家嚴”、“家尊”、“家君、”、“達”、“大”、“伯”、“叔”、“舅”等等稱呼。


Rick潘維鏞


每個地方不一樣吧,至少我們瑞昌地區不是這樣稱呼的,我們縣對爸爸有多種稱呼,普遍是稱"爺",新生代很多喊"爸爸",峨嵋又有"ya"的稱呼。


贛渝蓉城


不反駁,實事求是,我老家是宜興山區,口語喊父親為大大(第一聲),母親為娘(第一聲),奶奶為“親孃”(音譯)寫下來是“嶔娘”,爺爺為“喲喲”(音譯)。話又說回來,父親喊“大大”好像範圍挺廣。。


俠裡䃻人


爹字是父字底下一個多字,就是孩子多。爸字底下一個巴字,就是一個尾巴。過去多子多福,現在一個不少。沒聽說現在孩子不讓父母要二胎,還有的以死相威脅?就是侃,逗你玩。小孩最容易學會叫的是爸媽,而不是爹。不同地方不同叫法,不分古代現代。現在照樣有爸,爹,爺,大不同叫法。木蘭詞裡還說“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替父去從軍”又該怎麼解釋?


麻辣SC


有個趣現象跟大家分享:父母親是書面語言,而口語大致分兩組,一個是爸和媽,一個是爹和娘。但有一個地方(就是河南省平頂山市一帶)把這兩組叫法合起來,於是出現了第三組叫法,叫父親為大(第二聲),叫母親為nia(第二聲),“大”音是“爹”字的聲母和“爸字的韻母”,“nia”音是“娘”字的聲母和“媽”字的韻母。


山人2371562


這是不同部族痕跡。即,氏族未形成姓族時的人群分支形式的體現。事實上:爸.爹.老子.爺.曲.叔.伯.大哥.老哥.老倌.等等,都是不同部落的父表述形式。不奇怪稱呼僅是口音音聲,外國爸音更稀奇。本人河南關公戰呂布的汜水東居者,此地區無父稱,以汜河為界:東稱父為伯,帶數次的為大伯二伯是叔或伯,無數次的伯就是父稱。河西:父為叔,帶數次的為大叔二叔小叔是伯或叔,無數次的叔就是父稱。但這是整家族人群單位, 贊一下。悟空問上嘮一下。


味哎兒


在現代影視的影響下,許多人覺得在古代時候只要“爹爹、孃親”的稱呼。而並沒有“爸爸、媽媽”之說。看到很多人這樣回答,我忍不住稍微的說並不是這樣。在我國宋朝時期就沿用“爸爸”這種稱呼。

爸爸:是對父親的一種稱呼,多用於口語,在一些地區用法不同,該詞起源最甚早,從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廣雅》中《釋親》時已經存有。“爸,父也。”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可見數次出現,“爸爸”似“父親”的稱呼。並非只有“爹爹”稱呼。因為該詞早就在宋朝使用而還流存於世。只是當今古裝戲以及影視印象中才使一些觀眾們一知半解。



“父親”的稱謂複雜樣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叫法都不一樣。對於“爹爹”這詞在歷史北方地帶出現最多。《南史·謝誨傳》:“阿父!大丈夫當橫屍戰場”阿公,對父親的方言俗稱。這好似說的就是北方那種方言口語。古時叫法大多不止“爹爹”這種叫法。

類似

《南史·顏延之傳》: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之公,何以見呼為公。阿伯對父親的口語稱呼,這種稱呼在清章鉅可記錄《稱謂錄.方言.稱父》:“吳俗稱父為阿伯”至於阿爺的稱呼父親,在《樂府詩集·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可以從中看出來。對於“爺”與“耶”在《木蘭詩》應該是“耶”為什麼用“阿爺”?不用“阿耶”。是因為後人所改。如《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



“阿翁”的稱呼父親,明代方以智《通雅.十九.稱謂》中有這樣那麼一段話:“方言:秦晉隴謂父為翁”:今人作書於子,自稱阿翁:阿爹這種口語稱呼普遍,《續古文苑.漢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傷”。至於阿瑪呢?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在很多關於滿洲族人的小說裡出現“阿瑪”的稱呼特別多。不僅小說中講的多,在大眾視野中最近很火的《延禧攻略》頻次都聽到“阿瑪”這詞。

關於以上記載“父親”稱呼的不止這點,古代對“父親”叫法極為甚多,如嚴父、翁、家翁、阿公、尊、家尊、老兒、靈椿、乃公、大人、先生、乃翁、阿爹、阿八、爹爹、兄兄、官、君等。至於“爹爹”這個稱呼很廣泛。所以大多數人只知道古代“爹爹”這詞“父親”稱呼。其它那些半懂不解。



大概明末時期“爸爸”這詞慢慢代替了爹爹

哪個年代把“爹爹”改稱“爸爸”?如果要準確的話,史記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說大概的話,說法其有。清末時期西方通用的“爸爸”傳入中國。地方軍閥分裂,掌握權力的首將大多數都在國外實習過或者靠南方的軍閥接觸西方引入比較多,例孫中山、蔣介石、周總理、徐世昌、段祺瑞等。以經濟、政治、文化、改革推動,可以說是這些軍閥帶動下,吸收西方的口語交際!把中國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改變。

未接觸西方文化時候,清末民初還處在半封建社會狀態,在近代中國各地對“父親”的稱號都是以自己方言口語稱呼。北方各地區依然以“爹爹”最為廣泛。南方地區稍微接觸多點軍事、政治、西方文化。以朱自清、魯迅、錢鍾書、梁羽生、古龍等如詩歌、散文以及小說影響下。所以南方人從“爹爹”這詞調音到“爸爸”或者“爸”的口語稱呼。


“爸爸”這發音最能使新生兒容易叫,除此之外“媽媽”的音調稱呼對嬰兒容易學,第二“爸爸”對嬰兒也特別敏感。在現代中國“爸爸”普遍形成簡單易好聽的發音。而在較偏避農村地方有可能還保存祖上流傳下來“爹爹”、“阿八”各類“父親”口語的稱呼。

所以不僅是現代才出現有“爸爸”這種1詞彙,在古代時期早有運用。只是當時還處在儒家思想引領,“爸爸”叫法聽起來怪怪的。在古代只好用方言口語稱呼“父親”。之所以改革新中國成立後通用“爸爸”口語稱呼。根據新時代發展,方言以及一些封建話語慢慢移除。


小史感


首先可以確定古漢語中的"母"發音為ma,即媽。古漢語無f聲母和j q x聲母。f聲母的字出自b,p聲母,簡單的如分-盆,反-板等,同時周邊國家如韓國至今仍無f聲母,釜山發音pusan。還有佛教的英文也可以從側面論證,佛-bud。因此可知父字古代是b或者p聲母,同時現代的母和父都是u韻母,到這了大家應該就明白了,父字古音就是爸,爸這個字是本字讀音變了之後的後造字,用以保存古音,同理媽是母的後造字。另外"你"字是"爾"的後造字,兩者讀音不同了,但意思還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