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免費發佈海參行業知識,讓大家更加了解海參!

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海參時都會存在一個誤區:海參在加工過程中不會添加任何物質,但是很多海參在加工過程中都要添加一種物質,那就是鹽。可以說,鹽在海參加工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市場上在售的幹海參一般有三種:淡幹海參、鹽幹海參、凍幹海參,還有一種被海參被國家明令禁止,糖幹/料幹海參。除了淡幹海參之外,鹽漬海參、鹽幹海參等在加工過程中都是會放入鹽的。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淡幹海參在加工過程中不放鹽或者僅放少量的鹽,是通過對新鮮海參進行去內臟、清洗、沸煮、縮水、自然晾曬製成的海參產品。相對於傳統的加工方法,淡幹海參含鹽量極低,但是價格也相對較貴。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鹽在海參加工的過程中的作用

一、脫水作用

鮮活海參的體內含有大量的水分,當活海參經過加工處理,放入水中煮好之後,海參體內仍是含有很多水分的,此時放入鹽,就可以配合高溫,使海參體壁緊縮,將體內所含的水分排除。水分析出之後,海參體積縮小組織收縮,再經過晾曬烘乾,就製成了幹海參。海參脫水是加工過程中必須的一道工序,無論是淡幹海參海參鹽幹海參,都要經過這一步。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二、防腐作用

鹽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一直是重要的防腐劑,沿海居民加工的鹹魚幹,內陸居民的風乾肉,都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的鹽分,防止腐敗。因此在海參加工過程中放入鹽,能保證幹海參在製作過程中不易腐壞,同時也大大延長了幹海參的保質期。

三、殺菌作用

鹽除了能防腐之外,還能殺菌,也在無形中延長了海參的保存期。海參表面的鹽分,能充分隔絕海參和空氣直接接觸,使得空氣中的水分和細菌不容易進入到海參中,海參一不容易返潮,二不容易受黴菌感染,三不容易滋生細菌,只要正確儲存,就能放幾年不變質。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為什麼海參要泡發後才能吃

海參生活在海里,而且可以食用,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海參是“海鮮”的一種了?

如果海參是海鮮的話,但市場上售賣的海參又基本都是乾製品,和“鮮”也搭不上一點關係。而且,幹海參買回來也不是直接吃,而是要進行繁複的發制之後才能食用,感覺也不符合海鮮的特點。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鮮活海參很少直接食用,而是基本上都被製作成幹海參、半乾海參來出售,因為鮮活海參基本上是不能直接吃的,一方面鮮活海參不耐存儲,出海之後短時間內就會自溶,另一方面是鮮活海參口感差,海參體內的酶會讓人產生不良反應。

所以,一般來說,我們並不會把海參歸入到“海鮮”這個行列裡去——畢竟很海鮮主要吃的就是一個“鮮”字,而海參則主要吃乾製品。

為什麼幹海參要經過長時間發制才能食用?

發制,是指讓海參從乾製品狀態重新吸收水分變成飽滿的狀態,更符合人類的口感,也使得營養更加容易吸收。從營養的角度來講,好的幹海參只經過簡單的加工晾曬,營養基本沒有損失,只要是正規加工的幹海參,其營養價值和鮮海參相差不大。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而幹海參中的營養物質要被人體所吸收的話,泡發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幹海參在加工過程中有高溫高壓的工藝,使得營養物質結構有所變化,不易於吸收利用。同時,在經過了析出水分、晾曬烘乾等步驟之後,海參的參皮已經緊縮到一起,又硬又韌,不利於咀嚼。

海參泡發的過程,就是是通過蒸、煮、泡等手段,讓海參重新吸收水分,從而使海參體壁變得柔軟,更加符合人們的飲食習慣。也讓幹海參加工過程中的鹽分儘量脫除,同時也更有利於蛋白質營養的消化吸收。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為什麼加工過程要放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