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今年國慶節期間,本人一共去電影院看了三部電影:《英倫對決》、《羞羞的鐵拳》和《追龍》,我覺得那三部電影都挺不錯的。那為什麼沒有去看《縫紉機樂隊》呢?主要原因是看到大鵬因為二月鳥語寫了個差評就想打他,我覺得一個導演的素質不能差到這個程度,所以就對他有點反感。不過反感歸反感,電影拍得怎麼樣又是另一回事。就像題目說的,我在看了以後確實覺得這部電影不是很好。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二月鳥語在豆瓣上的短評

這裡溫馨提示一下:如果有的人看了《縫紉機樂隊》覺得這部電影擊中了你的內心深處,從此以後就是照亮你人生的燈塔,那您就不要往下看了,不然您也不舒服,我也不舒服,何必呢?對於那些和我對本片有不同意見的人,我想說不同的人對於一部電影的評價有分歧很正常,如果你覺得這部電影很好,那我尊重你的意見,但我也有發表個人觀點的權利是不是?下面我就來發表一下我的個人觀點。

作為以《屌絲男士》成名的大鵬,我們對他拍的電影都有一個期待,那就是喜劇。不過我覺得《縫紉機樂隊》裡面的笑點只是很低俗,不是很好笑。當一些笑點不好笑但卻很低俗的時候,那它的低俗反而會讓人感覺更加不好笑,甚至還可能有種尷尬的感覺。當然,可能有的人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笑,那也挺好的,為了照顧那些還沒看過的人,這裡就按下不表了。

不過這部電影裡面演員的演技我覺得真的很浮誇,隨便截幾個圖,都是這樣的畫風: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雖然喜劇的表演可以誇張,但也不能隨便演吧?

古力娜紮在這裡面就是個花瓶,演得比較呆。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看這架勢,你相信這是個玩搖滾的低音吉他高手嗎?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說是個彈古琴的淑女我也信。

還有劇本的問題。

這個劇情說得好聽點是簡單——兩個男主角就去找了幾個人,剛好這幾個人都是隱藏在民間的高手。這樣的處理雖然剛開始有一種神奇感,但是神奇感過後就覺得有些敷衍。我老覺得這幾個人還沒怎麼努力過呢,怎麼就這麼厲害了?勵志片最動人的地方難道不是主角努力的過程嗎?

說得難聽點,還有點幼稚。

在電影中象徵搖滾精神的大吉他雕像被拆之後,主角說的竟然是這樣的臺詞: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一瞬間讓我還以為主角是小學生。

而且誰規定大吉他雕像沒了搖滾精神就倒了?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電影結尾出現的建築也是一個大吉他的造型,象徵搖滾精神不死。先不說這樣的象徵毫不高明,在我看來也不符合搖滾精神——搖滾精神應該是叛逆的,獨立的,它不是那種能夠被普及、視為主旋律的東西。

電影的高潮——最後那場演唱會更是假得令人髮指。

大鵬為了表現他的家鄉集安給是一個搖滾之城,找來了一大群人來聽縫紉機樂隊的演唱會。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完全不顧搖滾在現在的中國還是一種比較小眾的音樂形式,更不可能產生一個“搖滾之城”的事實。

正當你以為這已經夠假了的時候,電影又給你來了個更假的: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然後場地中央莫名其妙地空出了一塊地方,莫名其妙地被擺上了一片架子鼓,還莫名其妙地有一群人帶吉他來看演唱會。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OK,大鵬你高興就好。不過我感覺這部電影好像沒有什麼地方體現出了“搖滾精神”啊,感覺換成流行音樂對劇情也沒什麼影響……哦對了,他們至少還會比手勢——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還把宋小寶為首的東北二人轉演員請來演做搖滾的前輩,這是在搞笑嗎?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當然,大鵬自己以前就是搞樂隊的,這部電影的起源也是想圓大鵬的一個音樂夢想。但當我看到大鵬在舞臺上的範兒是這樣的: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這樣的: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還有這樣的: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我還是想說:大鵬你這個夢做做就好……

電影的價值觀也有一點小小的問題。

在演唱會取消之後,主角們經歷了一段消沉的時期。這時候電影給出的畫面是大家各自都在工作。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我覺得很奇怪:追求夢想固然很好,但為什麼要把它和普通工作對立起來?難道普通工作就一定是渾渾噩噩的,就不能有所追求、實現自己的價值嗎?

在我看來,《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爛片

這個畫面更令我感到難以忍受:小孩好好讀書、以後去做原子彈就是錯的,跟著你去唱搖滾就是對的?

當然你可以說,他們不喜歡這些,他們只喜歡搖滾。

但是很多人都在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做著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這就是現實,也是沒什麼辦法的事情。電影指出了這個問題,但是內容卻沒什麼現實意義——主角們莫名其妙地就聚在了一起,莫名其妙地就成功了,這根本就不勵志,只能算是面對現實的一針麻醉藥,藥效過去了就不剩下什麼了。

這樣的一部電影,能有4億的票房,大鵬你就知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