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鄧小平稱爲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被鄧小平稱為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封面題圖|謝國民

在歷次「下南洋」的浪潮中,大批華人移居泰國。到 19 世紀末,華人已遍佈泰國各地。在泰國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些華商在泰國獲得成功之後,又回國投資,助力中國的經濟發展,比如謝國民家族。

「背籃背袋去過洋,異鄉流落哭爹孃,南海迢迢苦萬丈,眼淚滴滿七洲洋,做牛做馬血汗錢,寄返唐山養爹孃。」這是謝國民父親謝易初常給別人講的血淚奮鬥史。

謝國民是「正、大、中、國」四兄弟中排行最小卻也是最受謝易初賞識的一個。這也許就是他後來主舵謝氏家族旗艦的最主要原因。


被鄧小平稱為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唐山到南洋》| 充滿血淚的奮鬥史


1939 年,謝國民出生於曼谷的唐人街,父親謝易初在昭拍耶河邊開了家「正大莊」種子店,大本營還是在老家汕頭。汕頭農場培育的菜種經香港,銷往泰國等東南亞各國及印度。

上小學的時候,痴迷香港文藝片和動作片的謝國民夢想成為一名電影導演,還在學校舞臺上為老師和同學們表演過自己編排的劇目。在曼谷西邊萬磅縣的教會寄宿學校,謝國民平時的娛樂只有泰拳,班級之間打架,通常是用泰拳一決勝負。

太平洋戰爭期間,謝國民的父親被困在馬來西亞,戰爭結束後才得以返回泰國。在泰國沒過多久,謝易初又去了汕頭。彼時新中國剛成立,新政府執政初期推行靈活的經濟政策,探索公私合營、共存共榮的道路。潮州出身的華人華僑也紛紛將子女送回家鄉, 11 歲的謝國民自願回到了汕頭。

雖然平日裡他和母親常講潮州話,但最大的問題是不識漢字。 1952 年,謝國民在汕頭插班上了小學四年級,從頭開始學習漢字,那時候班裡還有 15 歲的大齡海歸同學。為了不被同學嘲笑,他每日苦背字典。

伴隨著學習成績的提高,喜歡鬥雞的謝國民又養起了公雞,還經常把自己養的雞拿去挑戰周圍鄰居的雞。在他家的陽臺上還有一個大鳥籠,裡面有幾十只大白鴿。謝國民每天餵養鴿子,對鴿子進行放飛訓練。

念初中後,謝國民轉學到了香港。上世紀 50 年代的香港並不像現在這樣光鮮奢華,許多窮人在半山腰的鐵皮屋裡棲身。父親希望他在香港打好英語基礎,然後去澳洲上大學,以後可以幫忙打理家業。但是謝國民已經受夠了這種輾轉不定的生活,最後妹妹隻身前往澳洲學習, 17 歲的他從香港回到曼谷。此時,謝國民的父親在曼谷創辦的「正大莊」,已由哥哥們發展成一箇中型企業——卜蜂集團。

50 年代後期,私有企業和私有經濟逐漸被否定,謝國民的父親變成了被打倒的資本家和地主。因為當時運氣很好,謝易初正患胃病在香港做手術才得以躲過大難,但卻失去了在中國的所有財產。


被鄧小平稱為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大創業家》| 完成了公司從家業向企業的轉型


回到泰國後,謝國民開始幫哥哥打理飼料業務。剛滿 18 歲的他起初和學徒工們一起,幹起了開門打烊、擦桌子的雜活,慢慢才接觸到活豬出口香港的業務。經過觀察後,謝國民發現豬的死亡跟船的搖晃有很大關係,通過調整運輸方式以及分享利益給裝運工後,運輸安全性得以大幅提高。

因為工作能力突出,在泰國政府推行新政策,要對雞、鴨等禽蛋出口實施管理,並專門為此成立了合作社公司之時, 20 歲的謝國民成了曼谷所有雞、鴨、鵝肉初加工的「大總管」。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謝國民從日本訂購了 16 臺脫毛機帶回泰國。正當他春風得意,立志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厄運不幸降臨了。上世紀 60 年代,中國與前蘇聯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對立加劇。

中國批評蘇聯是修正主義,蘇聯一怒之下,停止了對華援助。中國要提前償還蘇聯提供的貸款。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決定用出口農產品換錢還債。致使豬肉和雞蛋的價格大幅下跌,合作社銷售到香港的雞蛋全都虧了本,最終泰國政府解散合作社。

25 歲的謝國民失業了,他回到家裡接任二哥謝大民的總經理職位。當時卜蜂集團擁有 200 名左右員工,飼料業務量已經是泰國最大。謝國民意識到卜蜂集團已到了從家業向企業轉型的時候,決定從外面邀請專業人才替代家族經營。他勸大嫂說,「不管你怎樣犧牲自己,為公司奉獻,別人還是會對你產生懷疑,因為你是董事長夫人。」就這樣,他一一說服家人退出經營,換上新來的年輕專業人才,並制定了一條原則,不準家族子弟進入公司的核心業務。

「我沒有學過經濟學,但從實踐中悟出了資本和經營應該分開的道理。經營者用專業知識為企業創造利潤,股東則應好好享受利益。不能讓股東參與經營,否則只會造成混亂、降低效率。」

1969 年謝國民 30 歲的時候,大哥任命他擔任總裁。卜蜂集團從家業蛻變成由一個專業人才經營的企業,他也完成了家族事業的繼承。但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肉雞大小的均一化。在合作社時代,謝國民曾想利用機器,實現肉雞脫毛加工的全自動化,但沒能成功。原因是泰國土雞的大小參差不齊。當時合作社董事長曾提醒他,「應該飼養大小一樣的肉雞。」彼時,美國通過種雞交配改良品種,普及了大小均一的雛雞,於是謝國民決定把種雞引進泰國。

此後,卜蜂集團與這家美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在泰國開展孵化雛雞事業。從上游的飼料生產到下游的雞肉加工,謝國民在泰國建立了全產業鏈化的一條龍生產體系。養豬業、養蝦業也同樣採用垂直整合的模式,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壯舉。

在養殖業發展過程中,卜蜂集團為泰國農村做出了不少貢獻。收購農民種植的玉米飼料,建立養雞場和工廠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更為重要的是,謝國民讓價格昂貴的雞肉,走進了泰國農村的百姓家裡,業務遍佈亞洲。除此以外,他還設立了統管貿易、保險、金融等集團子公司業務的控股公司。


被鄧小平稱為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四等小站》| 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在華投資的外商企業

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後,卜蜂集團立即決定與大陸穀物公司一起,在中國經營飼料業務。

1979 年底,謝國民在闊別中國 20 多年後,踏上了回國的旅程。「重返廣州,映入我眼簾的卻是一片蕭瑟景象,寺廟等歷史文物也遭到了破壞。見到這幅衰敗景象,有意投資的企業或許也會打退堂鼓,但是我沒有退卻,覺得這是機會。」

1980 年,中國政府正式將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 4 個城市劃為經濟特區。卜蜂集團與美國大陸穀物公司合資,成立了「正大康地」。從此之後,卜蜂集團在中國就一直使用「正大集團」這個名稱。不久,中國政府批下了營業執照,上面寫著「第 0001 號」,他們是第一家進入深圳的外資企業。

1981 年,謝國民的飼料工廠在深圳開工投產。在附近同時還興建了養雞場和養豬場,開始了跟泰國一樣的一條龍生產,業務逐漸延伸到廣州和珠海,但合資業務的洽談在上海起初卻進展得並不順利。

「在泰國,一個養雞戶能夠飼養 1 萬隻雞。我介紹了泰國當時的養雞業現狀,上海市長汪道涵聽了介紹後沒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

我們便邀請上海市副市長組團到泰國視察。抵達曼谷機場,剛下飛機,上海的一行人都驚住了。在他們眼前的曼谷機場,竟比上海機場大了好幾倍,公路上汽車也很多。」

「我們以為泰國是個比中國落後的地方,看來是估計錯了。」一行人難掩心中驚訝。

此後,正大在上海開始了養雞、養豬和肉類加工的業務。又向四川、東北三省等農業地區邁進,成為中國市場份額比例數一數二的飼料生產企業。正大集團把從種植飼料到肉類加工的一條龍生產方式帶進中國,刺激了當地企業的發展。「中國企業也紛紛效仿在飼料配製等方面擁有尖端技術的正大,有的企業甚至挖走了我們的技術人員。」

上世紀 80 年代初,多數人只有自行車。農村道路又很狹窄,出門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於是謝國民想出一個變通的銷售方法:讓購買摩托車的人把錢從國外匯到香港,等錢到賬後在國內取貨。這種銷售方法省去了華人華僑從海外帶車回國的麻煩,也讓有華人華僑的國內親屬能夠方便買到摩托車。

誰知廣告一出, 2 萬輛摩托車當天銷售一空。

隨即上海市向他發出邀請,問謝國民願不願意跟上海的廠家合資生產摩托車。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謝國民向本田申請了技術授權。 1985 年投產後,上海易初的本田摩托車一炮打響,不被大家看好的「幸福」牌摩托車,變成了有人氣的暢銷產品。正大集團由此進入了摩托車及汽車生產行業的新領域。


被鄧小平稱為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 第一任《正大綜藝》主持人楊瀾、姜昆

在旁觀者的視野之中,正大就像一匹快馬,「在一個恰當的時機進入到水草豐茂的地方,於是它迅速補充體能,然後以更充沛的精力向更遼闊的天地奔去。」

1987 年,謝國民領導的正大集團在香港組建正大綜藝節目有限公司,把海外賞心悅目的、富有知識性、娛樂性的素材製作成電視節目。在中國電視文藝發展史上,《正大綜藝》無疑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從審美走向娛樂的活標本。它不僅是中央電視臺最富生命力、最具國際化的節目,也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外資介入(與泰國正大集團合作)、第一個以企業冠名的電視欄目,是國內首個連版式一起引進的電視節目。

1990 年 4 月 21 日《正大綜藝》播出後,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 22 歲才女楊瀾,首次以主持的身份出現在熒屏上,吸引了無數觀眾。

隨著節目的熱播,正大集團在中國內地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同年 4 月 7 日,謝國民在北京再次見到了 85 歲高齡的鄧小平。「你們兄弟的名字起得好,頭一個字連起來就是正大中國。」鄧小平清晰明快地說道。 1989 年,在外國企業對華投資紛紛打退堂鼓的時候,正大毅然增加了對華投資。「我希望全世界幾千萬華僑跟你一樣來幫助中國,中國將繼續加大開放力度。」鄧小平語重心長地對謝國民說。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眾多企業紛紛破產,作為泰國最大的企業,正大集團也未能倖免。

「一艘大船要經過風浪的時候一定要減輕重負。」內憂外患之下,謝國民作出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賣掉泰國境內「蓮花超市」 80% 的股份,還清債務,使得集團總部的資產得以保全而不需要重組。

「在危機漩渦裡,企業必須積極進行變革,否則終將在競爭的浪潮裡被吞噬。」

謝國民被迫收縮經營戰線,一方面大幅緊縮投資戰線,拋售部分資產以保持和鞏固其核心業務;一方面關閉或退出一些長期虧損的企業如亞太石化等,防止企業繼續失血,唯獨在中國市場高歌猛進。現在來看,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2007 年,謝國民仍穩居泰國首富地位。


被鄧小平稱為華商榜樣的泰國首富,有哪些成功之道?


▲《成事在人》| 創新是成功的重要法則

如今,正大集團的業務遍佈全球,擁有 30 多萬名員工,在中國的公司超過 300 家,總投資額過千億,覆蓋了農業、食品業、汽車製造業、電視節目製作、零售業、製藥業等各種領域。

抗戰勝利 70 週年閱兵之際,謝國民是 5 位德高望重、聲譽卓著的僑胞代表之一,應邀登天安門城樓觀禮並出席招待會。 2018 年 9 月,謝國民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榜。

「如果有人問我怎樣繼業和守業,我會這樣回答: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不斷地發展創新,停就是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