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源於三體這本書?

三體的書寫得真的不錯,劉慈欣這位作者確實寫得非常不錯,難怪奧巴馬總統都是他的粉絲,甚至連“文革”這樣沉重的話題都可以從宇宙的視角來展開,我當時看這三本書的感覺是,覺得他的知識面實在是太廣太深了,更他的超強的想象力而沉醉,同時被他從社會的技術發展角度看,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思考所震醒,建議有時間的朋友真的可以看看這書,最近在學習區塊鏈,說中本聰說他的設計思想來源中就有《三體》這本書的思想,反正從時間上看,是可能的,2008年5月三體的書就出來了,比特幣是2009年1月4日產出第一枚,不管是不是設計思想是不是源於,但三體這本書中真的有一些點和區塊鏈及技術太吻合了:

1

區塊鏈技術讓我們有可能像"三體人"那樣擁有一個透明、公正的決策系統,遠離詭計和欺詐。分佈式智能把我們帶到一個更高級的文明是可期待的。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這樣的區塊鏈技術提出了四個技術創新:

第一個叫分佈式賬本,就是交易記賬由分佈在不同地方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一個節點都記錄的是完整的賬目,因此它們都可以參與監督交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作證。

第二個叫做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公開的,但是賬戶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數據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

第三個叫做共識機制,就是所有記賬節點之間怎麼達成共識,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區塊鏈提出了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最後一個技術特點叫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基於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數據,可以自動化的執行一些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條款。以保險為例,如果說每個人的信息(包括醫療信息和風險發生的信息)都是真實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標準化的保險產品中,去進行自動化的理賠。

而這些技術創新全世界普及將有可能實現三體中,那樣一個透明、公正的決策系統,遠離詭計和欺詐。

2

區塊鏈是個分佈式系統,《三體》裡的搖籃系統就有分佈式系統的思想;

羅輯用搖籃系統威脅三體人,如果他死去,就觸發搖籃系統,使距離太陽2個天文單位的核彈爆炸,從而在可見光頻率上發出信號,但是信號傳到核彈接收器的時間大概有8分鐘,難道智子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不可以阻止爆炸的發生。

三體中的主人公羅輯在太陽軌道上部署了3614枚核彈,核彈引爆後,在太陽光和核爆引發的星際塵埃的共同作用下,將向宇宙廣播三體世界所在的半人馬星系和太陽系在宇宙間的座標圖,從而引發其他文明對三體和人類兩個文明的黑暗森森打擊。而觸發這些核單爆炸的系統,就是一套信號鏈路,三體中原文描述如下:“這是一個生命體徵監測儀,它通過一個發射器與一套搖籃系統聯結,他們一定要記得兩個世紀前面壁者雷迪亞茲的事,那就一定知道搖籃系統是什麼。這個監測儀所發出的信號通過搖籃系統的鏈路,到達雪地工程部署在太陽軌道上的3614枚核彈,信號每秒鐘發射一次,維持著這些核單的非觸發狀態,如果我死了,搖籃系統的維持信號將消失。搖籃意思是搖籃停止搖動,嬰兒就會醒,信號一旦中斷,系統將立刻引爆,這叫“反觸發系統”。

而其中區塊鏈的思想就是分佈式系統,反觸發系統是可以破解的,比方信號從地球上傳到水星,這是一個複雜的通訊鏈路,如果屏蔽鏈路上任何一個節點,然後用一個偽信息源向下一級鏈路繼續發送反觸發信號,就可以使搖籃系統失去作用。

為了避免三體人破解,就增加每個節點對自身狀態監測的靈敏度,具體作法就是每個通訊節點由多個單元組成,這些單元相距很遠,但相互之間由連續的通訊聯為一個整體,任何一個單元失效,整從此節點就會發出終止反觸發的命令,這之後,即使偽信息源再向下一節點發送信號也不被承認。

還有黑喑森林法則就是宇宙版的拜占庭將軍問題,人列計算機,這樣的思想都能想出來,真的是佩服呀,不管怎麼樣,三體書中真的有很多區塊鏈的思想。

【更多區塊鏈,更多數字貨幣行情分析,可以訪問--石小猴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