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實戰型鴿舍的建立

戰型鴿舍指的是在信鴿比賽在屢屢有所斬獲,以成績突出為特點的鴿舍。

實戰型鴿舍往往立足於本地的比賽,用本地的成績鴿和自己培育的成績鴿為主要的種鴿。從比賽中來,到比賽中去,不盲目迷信虛有的大牌鴿,但善於及時引進優秀的本地成績鴿,一切以成績來決定種鴿和賽鴿的命運。

我有一個鴿友,培育了一系列適宜本地比賽的成績鴿,在當地鴿界小有名氣。完全是以比賽來證明鴿子的實力,每年培育的賽用幼鴿,也就30羽左右,而他的現役種鴿也僅僅是10-12羽。

他認為種鴿不在多,但必須實用。某種鴿若1-2年作出的子代鴿在300-500KM沒有入賞,則汰殺。給成功的種鴿配對以足夠的繁育機會,而新配對種鴿作出子代鴿的機會僅僅2-4羽,若有發揮,則迅速擴大培養。(所以他種鴿的更換頻率較高,不好用則立馬淘汰,決不拖泥帶水。)近年他的種鴿多數由自己培育的賽績鴿來擔任。

每次比賽中,他都會派出一定數量的優勝鴿和初賽鴿,以優勝鴿參加有獎賽,而初賽鴿參加普賽,也就是說:做到不盲目參賽,而是有的放矢,以小搏大。每次都有自己的領軍人物,萬一初賽鴿有發揮,則會在普賽的名次中得以體現,以後就給它們以參賽機會,一羽賽鴿的參賽機會必須是它自己去爭取,往往可以連續3-4年參加比賽。另外他捨得復放那些成績特別優秀的鴿子,可能一邊繁育子代,一邊送賽,兩不耽誤。他更看重鴿子參賽和贏得比賽的能力。

幼鴿,決不輕易出賣。他戲言:看不懂鴿子,害怕錯賣了未來的希望,尤其是對於一些高手鴿友,一般在秋季比賽結束後,會與相好的鴿友交流一定數量的成績鴿或歸巢鴿。幼鴿多數由種鴿自己哺育,少數由暫時沒有比賽的賽用鴿代哺。以1-3月為主要的繁育期,這些鴿子就有可能參加當年2-3次500KM的比賽,嚴格控制幼鴿數量成為他的繁育瓶頸,也就保證了對幼鴿周到的照顧。

飼養方面,捨得用料,食不厭精嘛!全年的飼料配比變化不大,賽季增加玉米的比例,換羽期間增加油料,保證紅土和維生素的供給,賽季前1個月進行兩次蛔蟲,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鴿子的體質。每週訓賽歸巢後進行毛滴蟲的處理,300KM的比賽鴿子往往是空腹上籠,500KM是半飽上籠(12:00餵食,下午就不餵了)。

關於藥物,春秋各進行1次“新支二聯疫苗”,可以防止這兩種烈性傳染病造成的大面積損失,全年定期使用“酵母片”,2片/羽,每週連用3天。定期處理毛滴蟲,球蟲,這樣基本上就對鴿子的體質有所保障了。

養鴿的一些觀念:

1.好鴿子是值得珍惜的,但更需要用賽績來實現它的價值。

2.不要只是關心自己擁有哪些品系的鴿子,而應該關注有哪些品系的鴿子在為自己贏得比賽。

3.該出手時就出手,及時引進本地的優秀賽績鴿。

4.不好鴿子,花一分錢都是浪費。

5.賽鴿存在地域性,在本地飛得好的,也許才是可靠的。(當然也不能盲目排外)

6.謙虛,會讓人有好人緣和好運氣。

7.成績,才是硬道理。

想看更多賽鴿相關怎麼辦?? 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搜索並關注 “養只鴿子” 持續更新熱點文章 百萬鴿友的看點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