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智能IT基礎設施刻不容緩

定義智能IT基礎設施刻不容緩


在摩爾定律起效的時代,IT基礎設施按照既定的規律按部就班地升級換代。但在進入雲計算時代後,數據量的迅猛增長、雲原生應用的大量產生、智能分析的日漸興起,打破了IT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和運維的陳規舊習,重新定義IT基礎設施刻不容緩。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尋找、探索IT基礎設施的演進路線圖。其實,早在雲計算概念誕生之初,我們已經得到了一些關於IT基礎設施持續演進的線索——IT基礎設施會像水電一樣,可以自由流動、按需取用。業務的快速變化與技術的創新迭代雙輪驅動著IT基礎設施的變革。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這是IT基礎設施不斷變化過程中唯一不變的真理。新應用的上線時間從原來以月為單位縮短到現在以天甚至小時為單位,IT基礎設施的靈活性、彈性是前提;既要支持雲原生應用,又要兼容傳統應用,要求IT基礎設施是開放的,適合所有類型的工作負載;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新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的興起,IT基礎設施的構建和服務模式要與時俱進,變得更快、更強、更智能和更自動化。

從“x86標準化硬件+軟件定義”到開源雲基礎架構,再到如今面向智能互聯的新型IT基礎設施,企業用戶對IT基礎設施的關注點從有效利用資源逐步轉變為讓IT更好地支撐業務的創新與發展,即從成本效用向價值創造轉變。

今天,流行給IT基礎設施加上很多時髦的定語,比如軟件定義的IT基礎設施、超融合的IT基礎設施、智慧的IT基礎設施。這些定語只代表了IT基礎設施的某一項特質,但是IT基礎設施的核心本質是什麼?IT基礎設施是業務變革的驅動力。

企業用戶其實並不太關心IT基礎設施的具體構成,比如採用了多麼先進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反而對新業務能否第一時間上線、業務高峰時不宕機、出現故障後及時恢復“斤斤計較”。這也是企業用戶為什麼對於雲、微服務、容器等越來越感興趣的原因。今天,幾乎沒有什麼應用是不能上雲的。雲可以滿足用戶對性能、穩定性、可用性、可擴展性等全方位的需求。雲將成為新的關鍵IT基礎設施。

溫故而知新,回顧IT的發展歷史,平均每10-15年就會發生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經歷了大機時代、小機時代、互聯網時代、雲計算時代的持續演進,現在我們跨入了智能互聯時代。傳統以CPU為核心的x86架構已經不能滿足AI類海量計算的需求,基於GPU、FPGA、ASIC等多種計算能力單元的異構計算正快速崛起。IT基礎設施要具備支持異構計算、雲化和邊緣智能的能力,為智能應用提供足夠強大的計算力。人工智能在向各個領域快速滲透的同時,也成了IT基礎設施演進的加速器和催化劑。

“智IT,慧未來”,這是華為為智能互聯時代IT基礎設施發展梳理出的脈絡,其核心價值體現在,通過整個IT基礎設施的整合化、智能化、自動化,加速智慧化行業應用的落地,助力企業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

IT基礎設施的演進是無止境的,對新技術的兼容幷蓄,最終離不開對業務變化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