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換隱私!開房記錄、吃喝拉撒……全被微信好友看見了

互聯網時代,每個網民的隱私信息總在不知不覺被販賣、洩露、利用。近日,一篇名為《為什麼微信好友能夠看到我去過的餐廳和酒店》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5元換隱私!開房記錄、吃喝拉撒……全被微信好友看見了

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正在大張旗鼓地號召用戶使用微信登錄,與好友分享動態,並給出了5元獎勵。有用戶反映,通過微信登錄大眾點評後,會看到微信好友關注餐廳、點評景點、簽到酒店的信息,而且這種分享關注難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取消,這引發了大眾點評洩露用戶個人隱私的質疑。

經媒體曝光後,大眾點評發佈通告道歉,確實存在考慮不周的地方;並將新增了“一鍵停用第三方全部社交關係”功能。除此之外還將增強已有功能包括“不讓別人通過微信、QQ等方式找到我”、“取消關注好友”、“移除粉絲”、“黑名單”等已有功能的告知,增強用戶的自主選擇權力以免再次發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好友知曉自己的隱私的情況。

對待隱私,很多人說,如果你想要便利就得適度讓渡隱私。甚至連百度李彥宏此前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

5元換隱私!開房記錄、吃喝拉撒……全被微信好友看見了

是願意還是被迫呢?

事實上,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給手機裡裝軟件時,通常會遇到這些問題,比如,你是否同意獲取你的地址?你是否同意獲取你的聯繫人信息?你是否同意讀取你的短信信息?你是否同意該APP使用攝像頭?等等;而這些權限可能跟APP的主要功能毫無關係,但用戶都知道,點了不同意,軟件很可能就無法使用。

不久前,Facebook隱私洩露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外媒曝光Facebook 上超過5000 萬用戶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不當獲取,用於在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針對目標受眾推送廣告,從而影響大選結果。

今年年初,支付寶“2017年度賬單”出爐,也一度引發了隱私爭議。據報道,支付寶年度賬單第一頁默認勾選“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如果用戶在進入年賬單未選擇取消勾選的情況下,將允許支付寶收集用戶的信息,包括用戶保存在第三方的信息。

從互聯網行業看,對用戶隱私不加節制地收集、濫用已經成為通病;哪怕是一些大平臺,在用戶隱私方面,也沒有遵守合法、正當、必要且明示的紅線。

萬物互聯的時代下,我們在迅速建立數字化的同時,也應該保衛好每個人的隱私數據。Facebook、騰訊等掌握了網民的社交生活;谷歌和百度掌握了網民的求知需求;阿里巴巴和亞馬遜掌握了網民的購物大數據;而誰來掌控他們對用戶隱私的規範應用呢?

當然,除了監管,科技公司更應該有良知與自律,讓大數據在善意的邊界內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