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禮敬我們的導師——佛陀

今天是教師節,一早就鋪天蓋地的祝福語、感恩、禮敬著天下的各行各業老師們。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我們最偉大的導師是釋迦牟尼佛,很多人都把釋迦牟尼佛當成是宗教信仰,殊不知道佛陀祂對我們的教化是可以讓我們解脫生死,教導成佛之方法,我們是佛陀的學生,而不是信徒。

「教師節」禮敬我們的導師——佛陀

一般人,你問他相信不相信這個世界有佛,可能多數人是持懷疑態度;但是你要是問他,相信不相信這世界上有孔子,一般人就點頭表示知道孔子。在《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法,成佛的方法,這是難信之法,所以問一般人,信不信有佛,多數人是不相信的。

在一般人聽來,佛是很神秘、神聖不可觸及的,有些人還理解成是神化故事,不像孔子在教科書上能讀到,是歷史人物。其實,佛陀在2500多年前生於人間,和我們一樣經歷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這四事成長著,在人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善巧方便地教化大眾,讓大家解脫生死輪迴之苦,教導明心見性的方法,告訴大眾成佛之道,五十二階位的修學內容。

「教師節」禮敬我們的導師——佛陀

佛陀是我們導師,菩薩和我們一樣也曾經是佛陀的學生,菩薩類似是助教,也是我們的學長。菩薩是“乘願再來”,就像《地藏經》中:“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是依“願力”而去的。

佛陀所教的內容是可以實踐、親證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很多人會以為佛法是佛法,世間生活是世間生活,卻不知從佛的角度看,一切法皆是佛法。而我們通過學習佛陀留下的經典,讀著佛經,就是直接在聽釋迦牟尼佛講課,聽經聞法之後,就從身體開始去體驗實證佛陀所講的微妙法。

「教師節」禮敬我們的導師——佛陀

當然想實證這些佛,當然少不了教科書,那就是佛陀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經。三藏:一、經藏(大小乘經典);二、律藏(戒律經典);三、論藏(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等)。而這三藏十二部經典祂其實是在我們的身上,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三藏十二部經,因為法是在我們的身上,偉大的佛陀一直在教我們認識這個生命的本際。

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本際,也就是涅槃的本際。我們一般人都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這個“際”,指的就是本際,也就是每一個人、眾生本來的界限,這個界限就是如來藏,就是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因為一般人對於這個前際,對於後際,對於前後際是不了知的,所以產生了無明。

「教師節」禮敬我們的導師——佛陀

佛陀一直在教我們破迷解悟,所以佛陀開設的學校大門是向所有人,所有不同條件的人敞開的,誰都可以輕鬆的走進來。我接受著佛陀的教育,在生活中,《地藏經》就是一本相當不錯的生活教科書,在《地藏經》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佈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這裡地藏菩薩要我們讀熟大乘了義經,是要我們開智慧。

《地藏經》:“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父指真心,體性無我、無念、無分別、無想、性清淨、法性本淨。子指七個假心。

經文:縱然相逢,無肯代受。相逢即開悟了,真心無我,假心業障來了,真心無知,無法代七個心受煩惱苦。

「教師節」禮敬我們的導師——佛陀

佛經慢慢讀,熟悉文字,因為法是在我們的身上,要有這個法,一定要有名,要有文字、語言,這些是在闡述什麼呢?闡述這個”相“。

佛陀一直在教我們破這些相,這位偉大的老師,用了種種方法。可現如今,我們連佛經都不願意去讀,再怎麼說“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你也聽不懂。

所以值此教師節之際,除了感恩這位導師,我們還是要多在佛經上下功夫,去證這個生命的本際,方知報師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