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三國裡有句成語,叫“身在曹營心在漢”,形容的是當時關羽被圍,曹操命令張遼前去勸降,關羽與曹操約定了以下三件事,才肯投降。這三件事分別是:第一,降漢不降曹;第二,好好伺候劉備夫人;第三,得知劉備去向,必去投奔。關羽開出的條件,曹操欣然接受,而關羽在身在曹營,也為他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立下戰功,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留下千古佳話。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可是,以現在的視角來看,用“身在曹營心在漢”來形容關羽,並不是十分正確,應該說關羽是“身在曹營心在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備和“漢”實在無法劃等號。“漢”是漢朝,在劉備起兵之初,確實也是懷有興復漢室的決心,但是隨著他自己勢力的不斷增強,這個心思逐漸弱化,擁兵自立,獨霸一方的心思逐步增強。特別是當他取得了益州、荊州和漢中以後,更是有些膨脹,接連稱“漢中王”和“皇帝”。可以說,他的這些動作,完全是步曹操、曹丕父子的後塵。曹操稱“魏王”,劉備就緊接著稱“漢中王”。曹操曾寫過一首《短歌行》,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意思自己要當週文王,做皇帝這件事,還是要讓自己的兒子去做吧。而曹丕上臺後立即篡漢,劉備接著當仁不讓的當了皇帝。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所以,在稱王稱霸這件事上,劉備和曹操沒有什麼區別,曹丕好歹還搞了一個禪讓儀式,做做表面功夫,劉備連表面功夫都不做,直接就稱皇帝了。關羽忠誠於劉備,而不是漢朝。他的“身在曹營心在漢”,應該是“身在曹營心在劉”才對。但在曹操這邊,確實有兩個人,真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甚至不惜以命相搏,最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就是孔融和荀彧。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先說說孔融。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子孫,名滿天下。自幼便以讓梨聞名。孔融在漢朝為官,因為剛正不阿,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他很受漢獻帝的重視,對待東漢朝廷,孔融也是十分忠誠。其實,當時的漢朝大臣,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要麼投向曹操,要麼堅持忠於大漢,要麼就轉投其他諸侯。孔融選擇了第二條路,忠於大漢,怒懟曹操,這無疑是最危險的一條路。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曹操打敗袁紹後,曹丕納了袁紹的兒媳婦甄宓為妻。孔融看不慣他這種做派,於是便對曹操講:商紂王死後,周武王把妲己賞賜給了兒子周公。曹操一聽,覺得不對:你這歷史從哪裡看的?我怎麼不知道?後來,曹操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孔融是諷刺他和曹丕呢。實際上,孔融早已經看到曹操父子廢漢自立的狼子野心,而內心裡對漢朝的忠誠,又不允許他假裝沉默,於是,他一有機會,便會諷刺挖苦曹操,言語不免過激和難聽。因此,曹操決定殺掉他,最後給他安的罪名是“不孝”、“毀謗朝廷”、“圖謀不軌”等等。孔子儒家以“仁孝”治天下,曹操說他不孝,這是讓孔融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節奏啊。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士。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幾次關鍵戰役都由荀彧出謀劃策。比如,他給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堪比諸葛亮的“隆中對”。他在曹操擊敗呂布、袁紹和劉表的戰鬥中,都獻出了奇謀。他還向曹操舉薦了荀攸、郭嘉等大批人才,被曹操稱為他的張良。但就是這樣一個左膀右臂,還是讓曹操逼死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曹操直接毒殺,當然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畢竟荀彧是曹操的首席重臣,直接殺之太失人心。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荀彧與曹操的決裂,從曹操想稱“魏公”開始。雖然稱一個“魏公”,看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其實意義非凡。在古代,凡是能被封為“公”或者“王”的,就等於有了自己建立獨立王國的權力。曹操如此勢力廣大,他如果稱“魏公”,就等於可以自己建立“魏國”了,而東漢這個空架子,鐵定就要亡了。這是內心終於漢室的荀彧,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他的死,也是必然的。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是關羽,而是他們:身敗名裂,抑鬱而終!

“身在曹營心在漢”,孔融、荀彧的一生,配得上這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