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没有赘述的内容,我们比较喜欢单刀直入,首先,我们来欣赏和分析一下这组时尚摄影作品。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 这是由印尼摄影师插画师Ryan Tandya为时尚杂志《Dewi》拍摄的一组中国风系列的时尚大片。

Ryan Tandya:印度尼西亚摄影师与插画师,现居印尼,擅长结合摄影与插画进行创作。

大片中出现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比如:旗袍、旗袍上面的龙的纹样、祥云、折扇、伞、以及折扇当中的花鸟纹样、屏风、牡丹、石狮等。

这种呈现是以现代服饰作为主题,中国元素进行点缀,利用东方模特的演绎,突出传递中国传统元素的信息从而进行的图像展示。尤其是拼接艺术的使用不仅丰富了画面还突出了主题,精致的排版设计和深深的东方美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画面当中每一种元素的使用似乎不可多也不可少,拼贴艺术的大量使用,也暴露出了摄影师本身的职业背景与喜好,也凸显摄影师对拼贴艺术的使用水准,不在多而在于精准。

这组时尚大片中大量的运用拼贴带有新波普艺术的味道。

波普艺术的发展,是西方一场艺术运动,代表了流行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新波普艺术以其鲜亮的色彩,夸张的造型,把我们日常看到的作品推向了至高无上的艺术层面,扩大了艺术的本身的空间,也增添了更多的艺术可能性,在这组大片中完全带有新波普艺术的影子。说起新波普艺术我们都会想起几个具有典型波普艺术的大艺术家,比如,安迪.沃霍尔,他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还有日本的圆点女王,怪婆婆草间弥生,以及大卫.霍克尼等等。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中国元素,让时尚大片更具深度内涵

从图像排版设计显示可以说摄影师Ryan Tandya就是一位新艺术波谱艺术家。

这组时尚摄影脱离了以往时尚杂志单色背景或一味突出模特和服饰,而是把层次处理、形象细节的想象给予画面,背景看似繁杂,其实画面效果和谐,呈现出多样性的视觉语言。充分运用了图案符号和色彩符号的形式,通过复制、拼贴、集成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新的视觉文化。

这些新的视觉语言经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主要体现在某些设计中,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艺术的吸收与融合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艺术追求以及审美理想。

艺术影像作品是摄影师内心情感的宣泄,也是摄影师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无声语言的对话,这组作品中中国元素的诸多形象,比如山水画、燕子,月季、屏风、茶壶等,在我们对它们的认知中有一种形象语言,但是作为今天对艺术评判与欣赏角度来看,我们不会像查阅字典一样去刨根问底的去解释其中含义,而是在图像中给予我们的审美感应中,得到一种符合自己的审美心理需求。

因此,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就不仅仅是解释其含义,更重要的是为它们注入新的内涵,看上去更高级更有深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图游九州(微信号:tuyoujiuzh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