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光影、明暗、光位關係,輕鬆拍出大片效果!

巧用光影、明暗、光位關係,輕鬆拍出大片效果!

《光影的追逐---村娃樂》▲ 攝 影 師 : 張 儉

拍 攝 環 境

盛夏的八月,來到清遠一個偏遠的小村莊,我們遠遠就聽到從村中古老的祠堂裡傳來了陣陣的歡聲笑語,走進一看原來是一群暑假中的小孩在塵土飛揚的祠堂裡,有的玩石頭剪刀布,有的相互追逐......,他們沒有玩具、沒有手機、更沒有遊戲機,但他們依舊玩得不亦樂乎,快樂原來就是這麼的很簡單!

我們一邊參與他們的遊戲一邊拍照,這時我被其中一個場景所吸引,破舊的祠堂裡,斜陽透過窗戶在塵土中形成幾道暖暖的耶蘇光,照在兩個玩弄黃豆的小孩身上。

這是我心目中尋找已久的場景!

快樂原來很簡單!這是清遠之行,我最為深刻的感受,在偏遠的小村,雖然還很貧窮,沒有什麼豐富的物質生活可言,甚至還是家徒四壁。但那裡民風純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與村民一席簡單的拉家常,他們會笑逐顏開;與小孩一個簡單的遊戲,他們都會歡天喜地!

拍 攝 技 巧

在拍攝的開始我用24-70拍了幾張,不太理想,沒能拍出應有的效果。

然後換16-35試拍,感覺16mm效果不錯,拍出了祠堂里老舊的樑柱、簡陋的擺設、幾道耶蘇光形成的光影效果。

因為當時祠堂內光線較暗,所以我將ISO設定為1250,光圈f9,曝光補償+0.3;

為了增加畫面動感,我設定快門速度1/40秒,使落下的黃豆出現動態。

巧用光影、明暗、光位關係,輕鬆拍出大片效果!

▲ 當時的原片

巧用光影、明暗、光位關係,輕鬆拍出大片效果!

▲ 後期修改製作後的圖片

後 期 制 作

為了突顯祠堂內的光影效果,在後期製作中:

1)適當提高了相片的反差度,

2)壓暗了周圍和背景,使耶蘇光的光影效果更為突出。

3)由於左邊小孩背光面部較暗,局部加亮其面部。

4)再次局部增加耶蘇光的亮度和色溫,並壓暗周圍環境的亮度,使耶蘇光更加明顯並有一種暖暖的感覺。

5)增加橙色和黃色飽和度,讓人感到畫面暖暖的。

6)由於用了較高的ISO, 適當減少噪點雜色。

7)適當壓暗照片周圍亮度,讓觀賞者的目光更為集中在畫面中央。

8)再次適當將照片銳利化。

總 結

1.在光影作為背景的前提下,如果在畫面中 有帶些前景,整體的層次感會更好一些,有前、中、後景的深度感。

2.光影的明暗襯托,一方面可以用來突出拍攝對象,另一方面可以呈現畫面的層次感。

3.從戶外往室內射入的是柔調的漫射光,這種柔質的光線很適合用來拍攝人像。

4.畫面的明暗層次會營造出場景的立體感。

5.人們在欣賞一張照片時,總是習慣於從亮處看到暗處,所以將拍攝對象的臉部放在明亮區域,將會有助於拍攝對象成為畫面的焦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圖遊九州(微信號:tuyoujiuzh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