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見過女友,卻極力反對!有理有據,這姑娘還能娶?

如今的結婚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簡單純粹,要求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但是一句老話依然傳承了下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況結婚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問題,對象都要從優考慮,既然是一輩子的大事,也不能草草了事,年輕人雙方雖然有主動權選擇自己喜歡的人,但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多多少少都要聽父母的意見。因為父母是過來人,他們當然希望自己孩子的另一半非常優秀。

特別是當女生第一次登門拜訪去見未來婆婆的時候,那是對女生人品以及資質的考驗,男生的父母會通過各個方面去深入瞭解女生,因此才會出現男女雙方第一次互相見家長的時候都會緊張的現象。母親見過女友,卻極力反對!私下聊天有理有據,這姑娘還能娶?

母親見過女友,卻極力反對!有理有據,這姑娘還能娶?

(1)第一次帶女朋友見父母,男生本來是信誓旦旦以為父母一定會喜歡自己的女朋友。結局卻恰恰相反,在今天一天的相處之中,男生的母親發現了女生身上很多問題。父母肯定希望兒子結婚對象是一位賢妻良母,能夠在生活中獨擋一面,為兒子分擔很多事情。

可是女生並不是男生母親眼中的最佳兒媳人選,在生活料理方面不會做飯,這一點就給自身大大減分,而女生呢?不會做飯沒關係,畢竟是第一次見男生家長,言談舉止都要有所注意,可是女生的態度並不是很好,第一次就給自己未來婆婆一個下馬威,表示不願意學習做飯,這換做是誰聽了這番言論之後心裡都會不舒服吧!

母親見過女友,卻極力反對!有理有據,這姑娘還能娶?

(2)結婚不是小事情,父母是有權利對兒子女朋友發表看法的,但是結婚歸根結底是男女雙方的事情,如果兩個人一心相愛,旁人即便再反對也無濟於事。每個母親都疼愛自己的兒子,如果兒子執意選擇這個女生,當孃的肯定也無法阻止。

這個母親做法是正確的,結婚是兒子自己的事情,她只是作為母親,作為過來人給兒子提意見而已。現代社會家庭中的孩子都比較少,一個兩個都被父母當成寶貝來對待,平常洗衣做飯自然是捨不得用,特別是對於女生來說,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其實還算比較普遍的現象

母親見過女友,卻極力反對!有理有據,這姑娘還能娶?

(3)母親為了兒子著想,兒子卻為了未來的妻子說好話,這或許就是愛吧!或者說他了解自己的愛人,並不會真如母親所言,一個男人能夠如此袒護一個女生,這足以證明這個男生有多愛他的女朋友。

即便自己工作勞累,也願意下班為這個女人親自下廚做飯。而實際上呢?兒媳婦不會做飯,兒子上班太辛苦,最後那個最累的人還不是男生的母親。從中國家庭來看,大多數年輕情侶結婚之後,日常做飯的問題都是公公婆婆來解決,男人如果不願意幹家務活,最累的還是當婆婆的。

至於兩個人之後的事,還得男生自己去想想,做決定的還是他,每個父母都會對子女結婚的問題非常關心,但是凡事都要適度,父母的過分插手只會給孩子造成困擾。日子是需要兩個人共同來經營的,而生活的經驗是需要情侶結婚之後通過生活慢慢增長的,年輕的小夫妻他們也有為人父母的時候,或許到那個時候他們才會懂得自己父母曾經的良苦用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