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爲什麼會掉隊?

百度為什麼會掉隊?

來源 | 互聯網的那點事(ID:alibuy)

中國互聯網曾經的格局,是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分天下,其中尤以百度最強,市值中國第一。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在提起互聯網巨頭時,人們越來越少把“BAT”放在一起,取而代之的是“AT”(阿里、騰訊)。

百度被阿里和騰訊“拋棄”了,這一點從市值上來看最為直觀,截至目前,阿里為4296億美元,騰訊為31215.49億港幣(約合3997億美元),而百度市值僅為793億美元,遠遜於AT。

很難說百度在戰略上,犯了何種無可挽回的錯誤,才會造成如今的局面,這背後,極大原因是時勢的問題,其次才是管理和戰略。

page

1

當搜索不再那麼重要


騰訊基於社交,阿里基於電商,百度基於搜索。

儘管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這三家互聯網巨頭,仍然牢牢的在其主業務上,建立起了令同行絕望的護城河,沒有任何人能撼動。以百度為例,來自第三方的數據表明,2018年百度搜索引擎市場份額佔73.02%,遙遙領先所有競爭對手。

直到今天,社交和電商這兩個行業,也仍有數不清的中小企業前仆後繼,並因此成就了許多市值幾百億美金的公司(京東、拼多多)。但是與阿里騰訊不同的是,百度的基礎——搜索,卻出了問題。

正如打敗康師傅的不是統一,而是外賣,百度的搜索業務出的問題,也同樣來自於行業外。百度賣的是流量,在曾經的互聯網中,搜索幾乎是所有用戶上網的唯一入口,就連上門戶網站,也是先上百度搜索搜狐、網易,所以在那幾年,百度的流量生意非常好做,因為當時百度的流量是全中國最穩定、最直接、最廣大的。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搜索作為“入口”的功能,正在一點一點的被新行業搶走。短視頻有抖音、快手,音樂有QQ音樂、網易雲,新聞資訊有今日頭條、趣頭條......

在以往PC上的web時代,用戶打開這些網站之前,大概率會先上百度搜索,所以百度作為入口,流量依然強大。而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不再重要,獨立app更重要。例如,當你想點美團外賣時,你不會打開百度網站搜索美團,而是直接在應用商店中下載app。

page

2

錯失平臺級入口


目前的“平臺級入口”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系統、瀏覽器、超級app”,具體的例子則分別為安卓系統、chrome瀏覽器、微信,這兩年來,除了微信外,支付寶也逐漸向著平臺級入口努力,打開支付寶你就可以看到,支付寶裡有各種服務小程序、有內容、有社交鏈、雖然大多做得不太理想,但是這樣的定位是準確的。

百度在轉型移動互聯網的過程中,錯失了成為“平臺級入口”的機會,這三樣,百度幾乎一樣不佔。與百度相反的是,同樣搜索起家的谷歌,儘管同樣和百度面臨著搜索業務萎縮的問題,但在這些年來股價卻一路水漲船高,目前為8162億美元。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不是google的人工智能,不是google的自動駕駛,而是google在轉型移動互聯網的過程中,搶佔了平臺級入口,谷歌開發的安卓,以及谷歌瀏覽器都有壟斷級別的用戶基礎,而這些百度幾乎一個不佔。

除此之外,百度流量面臨的更大問題,就是質量下降,百度無論怎麼優化它的SEO,到最後也只能服務於文字,賣的還是點擊和排名,這一點百度也很頭疼,所以去年曾經重金引進營銷網紅李教授為百度副總,以期解決這個問題,但最終宣告失敗,入職不久即被百度離職。

李叫獸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百度在面臨廣告競爭的時候,經常都會遭到高維打擊。以一個簡單的用戶習慣為例,當用戶想知道某個城市有哪些飯店好吃,最好的選擇就是去大眾點評上找,而不是去百度搜。因為類似於大眾點評、美團這樣的app,上面提供了關於商戶的詳細信息,包括菜品、位置、圖片、價格、用戶評價等等,這一點百度沒法做到,所以,如果你是想投廣告的商戶,你更傾向於投誰?答案不言而喻。

百度做過瀏覽器(百度瀏覽器),做過電商(百度有啊),做過社交(百度Hi),做過本地生活(糯米),這些曾經被百度寄予厚望的新業務,卻一個一個涼掉,好在搜索業務仍然鞏固,可惜的是,搜索業務沒法承載一個比肩AT的大公司,未來百度市值將會走向如何,就看李彥宏今後開闢的新業務到底能不能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