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22萬個保護地,各國形成共識保護生態要給地球畫上「圈」

◎本刊主筆 劉國偉

【9月6日,天津市公佈本區域的“生態保護紅線分佈圖”,至此,全國已有15個省(區、直轄市)公佈了“生態保護紅線分佈圖”,其他省份也已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並完成專家論證,部分已通過省級政府審議。為確保紅線劃得實、守得住,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落實情況將納入中央環保督察範疇。“生態保護紅線”的提法雖然是我國首創,但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建立“生態保護地”方面的做法,已比較成熟。】

全世界有22萬個保護地,各國形成共識保護生態要給地球畫上“圈”

  • 東北格陵蘭國家公園位於格陵蘭東北部,總面積97.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格陵蘭總面積的45%,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15省份已劃定生態紅線

2000年前後,我國一些縣市開始摸索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2011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中,首次提出“劃定生態紅線”。2013年,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啟動了4省(區)的劃定試點。

在此期間,我國還積極參加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主導的最佳管理保護地評選活動。2014年11月,世界公園大會發布的第一份IUCN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收錄了來自澳大利亞、韓國、中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肯尼亞和哥倫比亞的23個保護地,其中包括6個來自中國的保護地,這表明我國在保護地管理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作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改革任務。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都明確提出,要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要將用途管制擴大到所有自然生態空間,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嚴禁任意改變用途,防止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紅線的破壞。同年,我國發布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

截至今年9月6日,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寧夏共15省(區、直轄市)已經公佈了本區域的“生態保護紅線分佈圖”。各地紛紛表示要堅決守住這些“紅線”,為子孫後代留下地綠天藍。

保護地概念體現人類文明

自2011年我國首次提出生態保護紅線理念以來,國內學界和和管理層對生態保護紅線的認識逐漸深入。近年來,國內公開發表的文獻在生態保護紅線的屬性特徵方面形成了部分共識,包括生態保護紅線是“最為關鍵的生態保護區域邊界”,“具有空間不可替代性”,應具備“嚴格的環境准入制度與管理措施”等。從概念出處上看,生態保護紅線雖然是我國首次提出的,但實際上國際範圍內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有類似做法,如“保護地系統”(protected area)就是在各方的努力下應運而生的,其思路與我國當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較相似。

儘管各國保護地的級別、大小不相同,但國際上普遍將其視為一個“具有明確範圍的、可識別並管理的”地理空間,並通過法定的或其他有效方法,實現對其與自然相關的生態系統和文化價值的長期保護。當然,保護地概念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歷史深處。

以國家乃至皇家的名義,保護(或圈佔)一片具有神聖意義或者富有獵物和珍貴林木土地的做法,從2000多年前的亞洲到1000多年前的歐洲都存在過。但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護的最古老的保護地,一般被認為是中美洲的多巴哥大脊嶺森林保護區,這個保護區是根據1776年4月13日的一項法令建立。19世紀,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等地區開始彼此效仿,迅速掀起了建立大規模保護地的風潮,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著名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就是在這一時期建立起來的(1872年)。不過,保護地的理念在20世紀傳播到世界各地時的驅動力有所不同,北美和歐洲的保護地是為了保護風景綺麗之地的景觀,非洲則更專注於野生動物保護(世界保護地委員會2007年文件)。

全世界有22萬個保護地,各國形成共識保護生態要給地球畫上“圈”

  • 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多巴哥雨林中,刻有1776年成立大脊嶺森林保護區的銘牌,該保護區是近代意義上第一個依法成立的保護地。

全球保護地約22萬個

彼時的保護地只是在一國範圍內得到認同,直到1933年,各國才在倫敦保護動植物國際會議上努力就保護區的標準和術語達成國際共識 。1962年在西雅圖國家公園第一次世界大會上,參會國家認識到工業革命對世界自然環境的影響,在會上確定了為子孫後代守護好環境的必要性。此後數年間,無論是政府還是非政府組織都把定期修訂、記錄保護區分類體系視為一項國際責任。1972年的“斯德哥爾摩宣言”,主張把保護所有重要生態系統的典型實例作為國家保護計劃的基本要求,這一核心原則被聯合國大會1982年的“世界自然憲章”和1992年的“里約宣言”乃至2002年的“約翰內斯堡宣言”所貫徹,保護地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據《受保護的地球報告》公佈的世界保護地數據,截至2016年4月,全球244個國家和地區的保護地數量為217155個,其中陸地上有202467個,海上有14688個。

全世界有22萬個保護地,各國形成共識保護生態要給地球畫上“圈”

  • 一隻老虎在印度薩里斯卡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禁獵區裡休憩

歐盟建立自然保護區網絡

歐盟自然保護區網絡又名“Natura 2000”。該網絡的最初框架來自1979年歐共體確立的鳥類保護指令,該指令要求為鳥類建立特殊保護地(SPA)。1992年5月,歐共體通過了旨在保護整個歐洲受威脅最嚴重的棲息地和物種的立法,建立保護保育區(SAC)用於保護鳥類以外的其他物種和棲息地類型(如特定的森林、草原和溼地等)。特殊保護地和特別保育區兩者共同構成了Natura 2000保護區網絡。

全世界有22萬個保護地,各國形成共識保護生態要給地球畫上“圈”

  • 波蘭大卡夫島是歐盟自然保護區網絡的景觀地之一

Natura 2000的准入流程很嚴密。以保護保育區為例,每個歐盟成員國必須編制一份包含棲息地指令中列出的棲息地和物種的最佳野生動物區域清單,然後將此清單提交給歐洲委員會,之後在歐洲層面進行評估和選擇,如此才能入選Natura 2000網絡。就地面環境而言,Natura 2000網絡基本上是完整的,在跨越國界時仍然能保持較好的聯繫和功能。然而在許多國家,該網絡的海洋組成部分不夠完整,大多數離岸水域的保護水平較低。

為了對不是歐盟國家和北非國家的自然保護地加強管理,1989年歐洲委員會在《保護歐洲野生生物和自然生境公約》(俗稱“伯爾尼公約”)的基礎上發起了“綠寶石網絡”。該網絡為在歐洲的非歐盟國家和北非的保護區提供了保護方法,與Natura 2000協調共存。

通過Natura 2000網絡,2017年11月歐盟國家境內的保護地面積達到了123.4萬平方公里。目前,Natura 2000面臨的阻力之一是來自開發者、農民和政界的批評,他們擔心對棲息地和物種的保護會阻礙當地經濟發展。

IUCN保護地體系遭遇新挑戰

此外,各國在保護地的命名、面積大小等方面雖然存在較大差異,但縱觀全球已經有188個國家和地區參照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保護地分類體系,來劃定生態保護地,這些類別得到了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認可,並被許多國家政府視為界定和記錄保護區的全球標準。IUCN的保護地管理類別是根據管理目標進行分類的。

全世界有22萬個保護地,各國形成共識保護生態要給地球畫上“圈”

  • 印度西孟加拉邦加達帕拉國家公園裡,遊人們在體驗騎象旅行,該公園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第四類保護地。

儘管受到廣泛認可,但近年來IUCN的保護地體系也遇到不少挑戰,譬如由於生態問題中的許多不可預測因素,無論是關於當地人口、特定生態系統還是保護區本身的設計等問題,每個保護區都需要特定案例來加以指導;又如確定保護地邊界時如果對當地人的資源使用加以限制,如禁止他們狩獵動物或者砍伐林木,可能會使他們日後流離失所,更可能使許多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遭受司空見慣的偷獵和盜伐,為此需要和相關利益者開展協商或者談判,爭取更長久、更圓滿的結果。這都是未來各國和國際組織在管理保護地過程中需要認真探討和應對的重要問題。

(本文寫作過程中參考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歐洲環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生態環境部等網站的資料,在此一併致謝。)

【環境百科】

  • 生態保護紅線

“紅線”多指不可逾越的邊界或禁止進入的範圍,是各種政策法規的限制性界線,如耕地紅線、水資源管理紅線等。

“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它是指生態空間(森林、草原、溼地、河流、湖泊、灘塗、自然岸線、海洋、荒地、荒漠、冰川等)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除了人們熟知的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海岸生態穩定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還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鹽漬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

生態敏感脆弱區可能生態產品產出少、植被覆蓋率低,顯得保護價值不高,但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各種自然災害,所以也被納入生態紅線保護範疇。(葉曉婷/整理)

網編: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