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留學生的四大「中國病」

隨著中國留學生數量日益增長,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中國病”越來越明顯。這些“病”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他們在適應的前提下體驗完美的大學生活。這次,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中國病”有哪些、應該怎麼“治療”。

探討留學生的四大“中國病”


一:學習成績是評判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

在中國,從小學到大學,評判你是否優秀的最主要標準就是你的學習成績。大部分中國學生從小就為學習分數所累,這也讓中國學生在美國非常在乎學習成績。中國學生之間可能會相互說某某某拿了GPA 4.0 (每門課成績都是A),這會讓大家覺得這個人非常厲害。

然而在美國,大家更看重一個人的全面發展。據美國大學招生官而言,考試成績沒有那麼重要(當然也並非全無用處)。招生官表示,學生的成績不能太差;如果很低,要明確告訴招生官原因。如果學生的成績到了一個不錯的水平,那麼課外活動和文書是更重要的。並不是說SAT拿了2300就比2200要好,這個2300的分數也不能保證學生可以百分百被錄取。美國大學鼓勵學生把課外活動展示在申請中;也許你對音樂藝術非常感興趣,也許你很喜歡幫助人所以做了很多NGO的活動,這些課外的活動會使得你這個人完整得呈現在招生官面前。

而且,在你以後找工作的時候,你的成績只是在你簡歷上的一個數字,你如果花了你的大學時間全部在學習上,那麼你的美國之旅並不完整。 並且,用人單位並不會因為你在所有的課上都拿了A,就會覺得你無比聰明,把你錄用。反而,他們會覺得你太書呆子了,不敢用你。

你費勁千幸萬苦來到美國不僅僅只是為了拿4.0的成績,同時還應該在這四年裡讓美國大學的氣氛治好你“只好學上進,讀書為大”的“中國病”。

探討留學生的四大“中國病”

二:在異鄉,要儘可能多地與中國學生在一塊?

中國人很講感情,到了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第一件事就是去認老鄉、認同屆,把自己固定到一個組織裡便安心了。這一方面是好的,因為如果有困難,可以相互幫助;但是同樣,扎推也讓你限制了你的交友範圍。

很多中國人都沒有嘗試去和美國人做朋友,只是呆在自己的中國圈子。美國人不瞭解陪你從小到大的文化,就像你不瞭解他們的文化一樣。因此,你要仔細思考你出國留學到底是為了什麼、你以後到底想做什麼。如果你想真正融入美國生活,可以嘗試去美國派對,多和美國人接觸,可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如果你只想拿一個學位然後回國,國內還是很注重人與人間的關係的,因此多交些中國朋友會有幫助的。無論如何,清楚自己想要的,並且去做。

探討留學生的四大“中國病”

三:課上就該認真聽課,不需要積極發言?

在美國課堂上,差不多10-20%的成績是課堂表現。這包括了你的出勤以及發言。發言可以是回答問題也可以是提問題。美國大學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教授特別鼓勵學生問問題,質疑別人的觀點。在美國大學,那些在課堂上經常發言的人可能並不是考試成績最好的人;中國學生可能考試成績很好,但是課堂表現成績卻不是非常好。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去上課,而是因為沒有在課堂上發言。

你如果只坐在教室裡,那麼你只能得到你的出勤分,你的發言可能是0分。由於不同的教育環境和學習方法,中國學生剛開始可能很不適應美國批判思辨的學術氛圍。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儘快學會獨立思考能力並且積極參與,這本身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成長。

有的同學擔心自己英語能力不夠,講不出自己想講的,或者被人嘲笑。對此,專家建議是,堅持發言的同時努力提高英文。另外,一定要有自信,相信只要自己日復一日地努力,英文最終一定可以提高的。另外,一定不要因為你較差的口語而放棄發言,你在課上積極參與、回答老師的問題一次就可以讓你有很大的進步。

探討留學生的四大“中國病”

四、 一味地跟風從眾

在美國上學時,你可能會壓力很大,因為周圍的人都會做很多的事情,比如有人會上很多課、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在公司工作等。這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因為在美國,每一個人都是在朝著他們想成為的人的方向走著。因此,一個人如果花很多時間做義工,他們很可能就是未來希望從事這個方面的工作。你如果對藝術感興趣,那麼你就去做這方面的事情;不要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做和商科有關係的事情,你也去逼自己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如何分辨正確的信息並且選取適合自己的信息,是很有用的一個技能。

探討留學生的四大“中國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