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這一本:信念的力量無窮——讀《世界末日之戰》

告白這一本:信念的力量無窮——讀《世界末日之戰》

  我的書架上有一本舊書。和周邊的新書比起來,它顯得有些寒酸。我經常會想,如果它有生命,會不會自慚形穢?但我知道,在它並不華麗的外表下面,蘊涵著巨大的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靈,給人不斷前行的勇氣。

  我的閒暇時間大多用來讀書。十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花了四元錢在舊書攤買下了這本看上去破舊的《世界末日之戰》(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想必攤主也是早就巴望有人買這本書了,他很豪爽地一揮手說:“兄弟,喜歡就拿去,隨便給點就行!”

  這本書的作者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翻譯者是趙德明先生,北京大學西語系西班牙語教授。略薩是擁有秘魯與西班牙雙重國籍的作家及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給他的頒獎詞是“對權力結構的製圖般的描繪和對個人反抗的精緻描寫”。

  略薩對權力結構的製圖般的描繪和對個人反抗的精緻描寫,不是浪得虛名。把趙德明先生的序言看過以後再翻下去,我感覺自己的頭就大了。從第一章開始就是大段大段的描寫,勸世者的外貌、巴西腹地的風土人情等等,一點都不吸引人。緊接著出場的無政府主義者加利雷奧、《消息日報社》社長埃巴爾農達•貢薩爾維斯等等,我都是從後面往前推才把他們的具體身份搞明白的。可以說,這是一本需要倒著看的書,僅倒著看還不夠,倒過再順,順過再倒,如此反覆多遍方能讀懂其中之大義。到目前為止,這本書我看了不下二十次,但還是不敢說已經把它看透了。

  讀過很多次以後,我才深深領悟到什麼叫大家風範。本書結構之嚴謹、情節之曲折、語言之生動,是難以用言語來概述的。最令人震撼的是卡努杜斯農民起義軍那股根植在骨子裡的信念,無比偉大,無比執著。用生命捍衛理想,用生命追求光明,這就是起義軍能夠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法寶。儘管義民們最終在政府軍的圍剿中全部壯烈犧牲,但是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卻令統治者驚恐不已。這種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巨大到可以打破社會舊秩序——只要時機成熟,任何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卡努杜斯農民起義對巴西民族的覺醒產生了深遠影響,起義雖然失敗了,卻給了腐朽的統治者致命一擊,並引領著後來反抗者一路前行。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對一個人來說,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並且不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要堅守這個信念。處在順境時,不能貪圖享受,忘記信念;處在逆境時,不能降低自我要求,背棄信念。這個信念,於每個人都不同,但它們又有共通之處——都是積極的、進取的、向上的、純粹的。作為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與腐敗作鬥爭,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可以把個人生死、譭譽拋到一邊,這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本書時刻提醒我,堅持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並給予我強大的力量,鼓舞著我不斷前行,在新時代的新徵程中續寫屬於自己屬於祖國的新篇章。

  人,一定要有信念。

  謝二先生與你同行。

  精彩有趣的內容盡在頭條小說,繼續閱讀請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