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爲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在春秋末期,在長江下游地區,這裡成為了當時人們關注的焦點之地。為什麼呢?因為春秋時期,最為激烈的大戰,就在那發生在這裡。戰爭的主角是吳國,和現在生活在浙江地區的越國。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越國的國力最開始很弱,到了春秋的後期,情況才逐漸明朗起來。他們的豐收年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才與吳國比較相近。當時吳國和越國之間經常發生摩擦。直到公元前496年吳王大舉進攻越國,終於拉開了五月爭霸的序幕。剛剛繼承王位的越王勾踐,迅速調兵阻抗。年輕的勾踐用計謀打敗了吳軍。闔閭也在戰爭中死去了,他兒子夫差不忘恥辱,為了報仇雪恨。擴充軍隊訓練士兵,經過三年的經營。吳國經濟軍事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於是再度發動了對越國的戰爭。結果大獲全勝,勾踐投降在吳國服了三年牢獄。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在服刑的期間,吳國的伍子胥多次建議夫差殺掉勾踐。但是都沒有被吳王夫差採納。伍子胥無可奈何的說了一句話: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果然他的預言再後來實現了。但伍子胥因為一次一次的批評吳王夫差的做法,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被賜劍自殺。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伍子胥死後,吳國的農業年年欠收,名不聊生,怨聲四起。可是吳王夫差不懂得。還是繼續他的窮兵黷武。公元前482年只留一下老弱病殘的士兵在都成守著。自己戴著十幾萬精銳去中原盟會。圍繞著誰來當諸侯盟主的問題,吳國和晉國展開了爭鬥。但是畏懼吳國的兵力最後還是由吳國來擔任盟主。正在這時吳國的城內發動戰爭,勾踐把吳國的太子和將軍俘虜了。燒了大量的建築。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其實在我眼裡這個盟會表面上看是吳國發展到頂峰的一個標誌,實際上是走向衰亡的轉折點。回來之後,吳王知道自己的軍隊常年征戰,早已經疲憊不堪,不可能再去攻打越國,於是向越過提出和解。越王也考慮到他剛剛取得諸侯盟主地位而且主力並沒有損失。所以說也答應了。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吳王夫差十四年春,夫差帶領重兵北上會盟稱霸,越王勾踐認為時機成熟了,見覆仇時機已到,便和范蠡一起建議勾踐出兵攻吳,六月一戰攻破吳國都城,殺死吳國太子,調集全國的精兵去攻打吳國。不過多久吳國就都成包圍起來,把吳國的都城包圍起來整整的兩年,城裡的人有很多餓死了,士兵和百姓紛紛逃散。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最終。毫不費勁的就攻下了吳國的都城。夫差在逃跑途中被迫自殺。吳王此時意識到了越國的強大,送厚禮求和。之後四年越國不斷攻打吳國終於徹底打敗了吳國。重演了當年我們向吳王求和的情景,只不過求和的變成了吳王。勾踐大仇得報,同時取代吳國成為霸主。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從建立吳國,到吳國被滅大約存在了600年,吳國打敗楚國的崛起大概花了一個世紀,而吳國從諸侯盟主的地位頂峰到滅國只用了10年。是什麼導致吳國這麼快滅亡呢?

越王勾踐滅吳,吳王為什麼會被滅國?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原因有四。第一是大興土木,導致民怨國立消耗。第二是,夫差太驕傲,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第三是,對待其他諸侯國的態度不好,以強勢欺人。還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武立國,好戰而亡。通過吳國的滅亡,有兩點啟示我們應該要注意,第一就是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第二就是聽賢者的話才能發展的更好,一意孤行只能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