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随着知识付费产品越来越多,人们以为自己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

商人肩扛"知识付费"大旗,左手镇臂高呼,右手忙着数钱;买家花钱买了"我在充电"的心安,和亲身参与了消费升级的感动。

双赢,完美。

"每天听本书",每天进步一点点。别人画好了重点教你速读,别人的读书感悟喂到嘴边,一切都如此便利。

如果是一些工具书,那无可厚非。可如果是经典,如果真的不能自己读,还是要选个真正的引路人更好。

今天推荐的这档节目,连续三季都在豆瓣9.5分左右。

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去年,我最喜欢的节目《锵锵三人行》被停播了,一代人的回忆终结了。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好在,我们还能在新节目中看到三个老家伙的身影,比如窦文涛搞了三季的《圆桌派》,就值得每周守护。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还有一档梁文道的这档《一千零一夜》,连续三季的豆瓣评分9.4、9.5、9.6,可以说是很霸气了。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1

喜欢看的粉丝会开玩笑地说,晚上要是睡不着你可以看一看,保证能起到安眠的作用,失眠患者的福音,这样的节目会有人看吗?

还真的有一帮夜猫子死忠粉每期必追。梁文道说,我们会一直读下去,直到海枯石烂。

简单说,这是一档读书的节目。读书节目大家都看过不少,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告诉你这本书讲了什么。比如隔壁逻辑思维。

但梁文道的讲法却不同,他选的书都是经典,但却把经典讲出了不同的味道。

在他口中,经典书籍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故纸堆,仿佛成了一呼一吸的存在。

他总是用那低沉的嗓音,不缓不疾地讲述那段时期的历史,曾经发生的故事,别人的人生,还有自己的领悟。

曾经语文课本上背过的课文,也有了不同的意味。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梁文道,大家爱称"道长"。节目中的造型永远是光头,圆框眼镜,冷了戴一顶帽子,彬彬有礼的学者风范

片尾的花絮,一口老烟、一身风衣、一顶礼帽

,仿佛到了民国。时间在这个儒雅的男人身上是无效的,因为他的时间都折叠在书的时空中。

花絮中路人观众求合照,他一口答应好好好,可以没问题,单独照吧,谢谢你谢谢你。谦逊得让人想流泪。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2

第一季的第一夜,一个黑斗篷黑礼帽的人物,走上天桥。他就是梁文道。

我们现在总说中国梦,一百年前,也有个国家在做梦,就是"美国梦"。一个国家的人都在做着这样的梦,而国家还以此为标榜。

第一夜,他讲的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记录分析美国梦最好的经典,它告诉了我们,当一个国家在一整个时代一起做世俗成功的梦,梦想幻灭时又会剩下什么。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有一次梁文道在高校做演讲,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请你记住我的脸,因为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梁文道说,这很可爱。

一百年前的美国梦,一百年后的中国梦,除却意识形态的差异,没有任何不同。整个社会对于成功的疯狂渴望如此相似,你发现身边的谁谁谁又买房换车了,谁谁谁又融资了。可是盛宴过后呢,会不会是一片狼藉。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小说描写的是美国的1920年代,那是美国的爵士时代,一战后的美国国力上升,成为世界强国。广告业兴盛,大家一门心思想着消费,炒股票炒房地产,就如同我们现在天天喊着买买买看,一切向钱走。

那是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物欲横流,传统社会价值观崩溃,人人都有钱,为了发财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能够找到我的地位,我能够成名,这就是美国梦。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是给今天的中国人的一个警告。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为什么第一夜就讲这个,他很清楚,自己身处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人们喜欢的是什么。

黑夜里一个人清醒地走着,讲着,絮絮叨叨说着"不招人待见的话"。他知道是与世界逆行,所以优酷上每集的播放量几百万,跟动辄几亿的综艺完全不能比。

3

道长还讲了《论语》,他说他不太敢讲,因为大家太熟了。现在又有国学热,很多小孩子被家长送去学堂摇头背书。

这有啥好谈的?谁小时候没背过?于丹也讲过啊,那么多名人都讲过,但是道长却讲到让人热泪盈眶

他讲得极深又极浅,看完你会怀疑自己学了个假语文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个人都知道这三句话,可是理解的人又有几个。

语文课本上我们学到的意思是:

学到的东西好好复习它,那不是很快乐吗?你当时肯定想过,这哪里快乐了,每次复习考试的时候都痛苦死了好吗?

但是,我们都理解得狭隘了。

这里的"学",是从生到死的过程,学懂去接受这个世界的林林总总,然后去反省,去思考,去领悟。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我们上学时经历的考试,是"为人之学",就是为别人学的,为应对外界去学习的东西。可是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具一样,学习专用于某一个方面的东西。

孔子关注的是"为己之学",儒家中的"我"不是孤岛的存在,而是社会性的存在。追求我的完善,与周边世界发生关系,改变周边世界。成己达人,与天地参。这才是真正为了自己的学问。

所以,《论语》中的第一个字,学,是这个意思。

不教你当顺民,不让你升官发财,而是让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所以,"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有成己达人的学问,你不断完善自己,治国平天下,希望苍生平安,希望所有人都安居乐业,希望社会是公平正义的。而你正好有实践这样的机会,你难道不快乐吗?太快乐了!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听道长讲《李尔王》,讲《世界大战回忆录》,甚至圣诞颂歌,讲般若菠萝比多心经,讲英国大宪章,讲汪曾祺,讲人间词话,古文观止,天龙八部,源氏物语,伊索寓言。

在这里,没有古今中外之分,人类的文学和思想是人类集体的荣耀和宝藏,道长悠悠然从中选择有意义的东西分享。听他说话,是享受。

4

这是一场漫长的文学散步。《出走季》的第一场文学漫游,开始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写出这篇掀起革命的文章时,胡适才26岁。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一百年前的北京,诞生了一本中国百年来最重要的杂志《新青年》。杂志中的编辑都很牛掰,这要编一个"编辑部的故事"

估计会炸天。

创始人兼总编大人陈独秀,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编辑"钱玄同,曾说过惊人理论:凡是超过40岁的人都应该枪毙。

谈这么"有学问"的东西,是不是得焚香烹茶正襟危坐?那你就错了。

道长吃着卤煮喝着红星二锅头,他说,吃卤煮谈胡适正好。当年的《新青年》再怎么新,陈独秀、胡适这些人恐怕也还是得吃卤煮。

这一句话把人逗笑了,他总是一句话就能把人拽到地面上来。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小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古人到底怎么回事,为啥不能好好说话!

经过道长解读才明白,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根本不是给老百姓正常说话用的,中国各地的人方言差异巨大,古时只有通过文言文才能把整个国家联系起来。

要想普及知识、普及教育,就得降低大家接触知识的门槛。所以,得推广白话文,1917年的白话文运动,意义重大。

很搞笑的是,倡导白话文运动的第一枪《文学改良刍议》却是用文言文写的。因为胡适客气,相当于在说: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请各位大师多多指教。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胡适26岁,是那个年代的90后,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在中国掀起一场革命,果然他也做到了。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5

第二集,道长讲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带我们看到了一个见所未见的鲁迅

提起鲁迅,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战士。

他发现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于是弃医从文,他想医治中国人贫乏的精神状态。这是他最初的理想。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对于鲁迅来说也一样。一百年前,鲁迅37岁时,还是个住在胡同里的普通公务员。仕途不得意,已经心灰意冷。

他什么都不想干,在办公室应酬官场上的规矩,做一个油腻又沉默的中年人,偶尔读古书抄碑帖。

就在这时候,《新青年》 的钱玄同找他聊天,说你天天抄这些有劲吗?能不能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给我写篇稿子。

于是,沉默了十年的鲁迅,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但是,《狂人日记》你真的看懂了吗?

小说的开篇,是狂人看到月亮后发疯,此时摄像机对准月亮,我们如今也抬头看一看这曾经照着狂人的月亮。

经过道长解读,月亮也很有意思。欧洲思想中,月亮跟疯狂相关。而在中国传统里,是代表了清澈和明亮。所以中西对于月亮的理解是相反的, 但鲁迅却把中西两者含义结合在一起。

狂人看见月亮发疯了,也觉醒了。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

原以为,这里指代的是封建礼教。但道长说,放到现在,这指代的是什么意思呢?鲁迅说的,并不完全是谈封建礼教吃人,而是社会主流认可的价值观。

在不自由的社会中,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如何理解自己的不自由,知道自己不自由吗,如果知道自己不自由那会做什么事吗?

过了一百年,社会变了吗?没有。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鲁迅批评中国的国民性,可是你所知道的这个鲁迅是片面的。

他对大众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怀有深深的同情的。他同情的还不是外在的被欺压,而是同情精神上的麻木不仁状态。

鲁迅的悲观、绝望、黑暗、自省,都是现在的人们应该察觉的。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个单纯的战士,那你就从来没有读懂过鲁迅。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曾经,我的老师跟我们说过,读文学到底有没有用?没用,但却是

无用之大用

出社会后,越成长,越能体会到什么叫"无用之大用"。

它不实用,不能给你换来一块面包。但它直接作用于你的心灵,让你面对困境却甘之如饴,让你看清楚这个世界,让你更好地审视自我。

卖书的商人和教给你文化的先生,两者还是要分得清楚比较好。逻辑思维的商业化运作很成功,马东教人好好说话也很值钱,许知远站在一旁冷眼旁观这个时代,梁文道估计会笑笑说你们仨都挺可爱。

豆瓣9.6,只可惜这档国产没人看

倘若这世间还有读书人的良心,我觉得他叫梁文道。但恐怕,道长要是在我面前的话,会立即打断我这句话。因为,别人眼里的"公知",在他眼里是充满怀疑的。

公知最让人受不了的地方是,他对什么事情都能说上一番话。他凭什么觉得自己对什么事情都能有立场。而公众认为你身为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你就该对什么事情有立场。凭什么。

这就是他的自省和怀疑,他从不过于肯定和否定什么东西。即便他每年三分之二时间在饭店度过,通常是凌晨四点多才睡,睡之前的两三个小时基本上都在看书。

但是,想一想我们的少年时代似乎就是这样,小时候的我们不过于肯定和否定什么。越长大越成熟,却越坚定地成为一个自以为是的混蛋,成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或者《狂人日记》中吃人的人。

看道长的节目,每每会给人振聋发聩之感,总会"看见另一种可能"

最后说一句废话,如果你有时间看抖音上的美女直播,不如直接去看A片。有钱买知识付费,不如直接看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来蜻蜓FM,梁文道《一千零一夜》等待你的收听,除此之外,蜻蜓FM还独家播出道长的"八分"新节目,换种视角看世界,尽在蜻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