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加速國際化 散戶朋友怎麼辦?

A股加速國際化 散戶朋友怎麼辦?

週三大盤震盪走高,滬指收盤漲0.92%,報收2806點;深成指漲0.80%,報收8420點;創業板漲1.06%,報收1420點。從盤面上看,物流、白酒、食品飲料、醫藥商業、油改、醫療器械等板塊上漲;種植業、氟化工、足球概念、互聯網彩票、鈦白粉、知識產權保護、軍工等板塊跌幅居前。滬股通淨流入15億,深股通淨流入6億。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的成交量繼續放大,滬市的交易量再次站在1400億上方,暗示著場外資金還在不斷的湧入。近期市場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A股市場經過大幅調整之後,其國際化估值的優勢凸現出來,比如上證50的市盈率僅為9.2倍,滬深300的市盈率只有11倍。可以說A股的估值已經調整到全球最低,當然也會吸引全球金融資本的密切關注,近期來看A股國際化正呈現加速態勢:

1、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A股分類是次級新興市場,從2019年6月開始將A股納入次級新興市場;分析稱,此舉有望為A股帶來千億元資金流入。

2、明晟突然宣佈考慮增加A股在明晟指數中的權重,到2019年8月將A股大盤股的納入因子從5%提升到20%,到2020年5月將中盤股納入因子設定為20%。此舉又將為A股帶來3000億元資金流入。

3、滬倫通最快12月初正式成行,各家證券公司內部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業務方案,靜待監管政策發令槍。參與滬倫通下CDR的投資者適當性門檻擬設為300萬元人民幣。

現在世界兩大指數公司都在爭搶A股,而且今年12月預計還要開通滬倫通,中國資本市場體量和發展紅利顯然無法令人忽視,從QFII、滬深港通再到未來的滬倫通,越來越多的外資湧入A股。我們普通投資者怎麼順應A股國際化的潮流,把握其中的投資機會呢?以老魏考察過華爾街和香港股市的經驗,發現國際資本和國內散戶的投資思路和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簡單的說,國際資本更注重投資的安全性和長期回報,以香港市場為例,長期以來個股表現兩極分化,少數核心資產受到國際資本的追捧,越拉越高,比如說騰訊控股過去十多年數百倍的漲幅令人驚歎,但是更多的基本面毫無亮點,苟延殘喘的公司會逐漸仙股化,變得無人問津,淪為非核心資產,而跌跌不休。有人會問,什麼是核心資產?老魏認為核心資產主要是低估值的藍籌品種,企業經營有穩定的現金流,並且每年都有不俗的分紅。核心資產是國際資本資產組合的壓艙石,也是股市博弈的兵家必爭之地。股海茫茫,現在A股3600多隻股票,沒有必要每一隻都去看,都去研究,應該集中有限精力去關注核心資產,順應A股國際化的潮流,把握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