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二十四年的坚守——记蒙山县陈塘镇朝垌小学上马点校莫东龙老师

大山深处二十四年的坚守——记蒙山县陈塘镇朝垌小学上马点校莫东龙老师

24年来,每逢开学时日的傍晚,人们总会看到这个瘦削的男人带着一行孩子穿梭在沟壑田野间。归家路上,留下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也洒下莫东龙的血汗。他曾和孩子一起掉下过溪流,也曾被滩边锋利的石头割破脚。

一位村民说:“没有莫东龙,这些娃娃们将来还是‘泥腿子’的命。”在蒙山县朝垌村,孩子们亲切地称呼莫东龙为“莫爸爸”。

大山深处二十四年的坚守——记蒙山县陈塘镇朝垌小学上马点校莫东龙老师

曾用废木头自制教具

上马点校是一间“麻雀学校”,一个简易的水泥操场,一栋两层高的平房,一间教室,黑板、讲台和三排桌椅,是学校的全部家当。

莫东龙的教学生涯从代课老师开始。1994年,上马点校有一百多名学生,三名老师难以确保教学质量。蒙山县朝垌中心校校长黄其开上门游说,希望莫东龙成为一名代课老师。

那时,29岁的莫东龙有高中文凭,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面对校长殷切的目光,莫东龙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他说:“只有崇高而全面的人,才配走上讲台,才配为人表率。做老师就是我的梦想。”

这一年的9月,莫东龙特地买了一套新西装,擦亮了家中唯一一双廉价皮鞋,走进了“泥巴房”校舍,站上了用泥巴堆砌的讲台,成为上马点校的代课老师,月薪80元。

蒙山县陈塘镇距离蒙山县城55公里,上马组是蒙山县陈塘镇最偏僻的一个屯。在20世纪90年代,上马组内全是没有硬化的山路,离镇政府7公里,步行需40多分钟。

上马点校每年只有几十元的教学经费,除了添置必要的教具和修缮校舍,已难再添一笔一纸。莫东龙曾用废木头制作三角尺,还自购了一台收音机,在孩子自由活动时放些儿歌、唐诗,让学生从书本上、收音机里慢慢了解外面的世界。

20多年来,一些年轻教师曾被安排到上马点校执教,但一两年就离开了。蒙山县朝垌小学校长欧自建说:“那里太偏僻了,很少老师愿意留下。”而陆陆续续地,学校其他三名老教师也相继退休了。崎岖的山路走着走着,只剩下了莫东龙一名教师。

大山深处二十四年的坚守——记蒙山县陈塘镇朝垌小学上马点校莫东龙老师

生活清贫仍选择坚守

在学校,莫东龙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莫爸爸”。在家里,莫东龙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刚做代课老师时,莫东龙一个月的薪水只有80元,后来慢慢涨到了100元、150元、250元。直至2008年,莫东龙依然领着300元的工资。

生活的压力迫使莫东龙在当老师的同时,还要兼顾农民的角色。每年寒暑假期,他都会侍弄自家的八角林,期待来年能有一个好收成,让家里的妻儿过得安逸一些。

清贫的生活常常压得莫东龙喘不过气来。看到村里不少人外出务工后盖起了新房子、开上了小轿车,“农民莫东龙”和“教师莫东龙”时常陷入对峙和矛盾之中。

“我要教书,许多应该男人干的活只能让家中这个苦命女人来干。这个家,我亏欠了太多。”莫东龙曾想和其他村民一起加入打工大军。然而,想起山里孩子期待的眼神、家长外出打工前的千叮万嘱,他又心软了。

蒙山县教育局提供的数字显示,蒙山县有20多名扎根在大山里的点校教师,但从未有一名点校教师提出调离岗位的请求。

2015年,经过严格的考试,莫东龙由代课老师转为公办老师,每月工资实收2400元。但一家四口人的开支,还得靠他的工资和耕田种地的微薄收入艰难维持。

生活过得艰难,但面对孩子们时莫东龙异常大方。学生黄自萍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庭贫困。莫东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要自己家里做了好菜,他总会给黄自萍送去一份。这些年,莫东龙分文不收,基本承包了黄自萍在校的午饭,他说:“我还有一口饭,就不能让孩子饿着。”

过去24年,上马点校一共走出了7名大学生。以前,莫东龙还会参加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摆的谢师宴。他缺钱,但每次都会封红包表示心意。“一次我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我举杯祝福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那时我看到她流下了眼泪。我很感动,觉得过去所受的这些苦都值了”。

大山深处二十四年的坚守——记蒙山县陈塘镇朝垌小学上马点校莫东龙老师

当孩子的朋友和亲人

24年来,莫东龙为山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从教至今,他获得了1996年度梧州市“百佳教师”的称号,2015年-2016学年度被评为蒙山县“优秀班主任”,2016年被蒙山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18年暑假,莫东龙不时回学校清扫每个角落。“看不到孩子,我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莫东龙傻笑着说,“寒暑假时,不用来学校我心里就会空空的,非要来学校转几圈才踏实。”教书于莫东龙而言,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其生命的一部分。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2018年秋季开学前,莫东龙给蒙山县朝垌小学新入职的老师们讲课时说,除了教书育人,老师还应该是孩子们能够诉说心事的朋友,是打心眼里关心孩子的亲人。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日益重视教育,学校的教学环境日益改善。2015年,村里的山道全部硬化完毕,学生们的上学路越来越平坦。2018年8月,教育部门和爱心企业出资7万元,上马点校校舍周边建起了漂亮的围栏,还有了硬化的操场。

9月3日正式开课的那天,莫东龙和8名学生们在平坦干净的夯土地上追逐奔跑,笑声、欢呼声交织着老式收音机中响起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响彻山野。在上马点校教师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块黑板。黑板最左侧写着8名学生的情况:留守儿童占一半,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占一半。黑板中间是一个学期的课程,语文、数学,音乐、道德、图画和体育,所有课程全由莫东龙一肩挑。

“我是用心来教书的。”莫东龙说,“我这辈子最想做的,就是一直站在讲台上。”

大山深处二十四年的坚守——记蒙山县陈塘镇朝垌小学上马点校莫东龙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