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政府这么多钱,造假这么多,不暴雷才怪!

1.假浏览器

近期,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的红芯浏览器拿到了2.5亿融资。

骗了政府这么多钱,造假这么多,不暴雷才怪!

骗了政府这么多钱,造假这么多,不暴雷才怪!

红芯声称:这款浏览器基于自主研发的国产浏览器技术,为政企打造一亿人的安全工作入口。

骗了政府这么多钱,造假这么多,不暴雷才怪!

从昨天开始,有关“红芯”公司浏览器造假的消息就传播开来,矛头直指标榜着“自主”、“国产”、“打破垄断”红芯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丑闻被曝光之后,红芯浏览器在官网已经不能下载,红芯联合创始人兼 COO 高婧回应到:“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在里面,但并非是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新。”在高婧看来,红芯浏览器利用自有的开源数据,且自己写了“1000万行代码”,符合“自主”+“可控”的要求。

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简单归纳为一次严重“商业欺骗”行为,随着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觉,红芯浏览器似乎与谷歌Chrome浏览器“师出同门”,安装文件在多次解压缩后出现了“Chrome”字眼的文件,不仅锁定为Chrome的版本号为49.1,而且安装程序的文件属性中也赤裸裸地显示着原始文件名为Chrome.exe。

这意味着不仅所谓的红芯内核是无稽之谈,就连基于Chromium开发浏览器的工作也是做得乏善可陈。

浏览器的造假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汉芯”造假事件。

2.假芯片:惊世“芯骗”

2006年上半年,上海交通大学“汉芯造假事件”震惊全国,花费国家上亿元科研经费研发出来的“汉芯”系列芯片竟然是假的。

一夜之间,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从“民族英雄”沦为欺世盗名的骗子。

2003年,因为声称发明出了“汉芯一号”,时年35岁的陈进一夕成名。根据当时的报道,陈进所发明的“汉芯一号”“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个集成块上有250万个器件,而且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这一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汉芯”的诞生,在当时被定义为“中国微电子领域里程碑”,“汉芯之父”陈进自此攀上人生巅峰。

骗了政府这么多钱,造假这么多,不暴雷才怪!

“汉芯”负责人陈进及其团队声称自主发明的“汉芯一号”

2006年,因为神秘人的举报和媒体的介入,陈进和“汉芯一号”从神坛骤然跌落。

根据当时的公开报道,所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实则为陈进雇人把从美国买来的芯片原标志磨掉,加上自己的标识而成。“汉芯”诞生后,陈进借此荣耀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当年陈进用打磨过的摩托罗拉芯片冒充汉芯,骗取了上亿科研经费。最后事情败露之后,国家只是撤销了他的教授资格。无论是国家还是上海交大都对陈进的造假行为,只字未提追究。

假浏览器、假芯片,这个社会还有什么不能假?对!投资理财平台也是各种假、欺诈。

3.假的投资平台

最近,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最“火”的绝对莫过于P2P!30天不到,近200家机构集体爆雷;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P2P高管集体参观监狱;更有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出招:想干P2P,先准备一张绿卡!

骗了政府这么多钱,造假这么多,不暴雷才怪!

不可否认,曾红极一时P2P的遮羞布,终究还是被扒下了。

但是,在当今这个“理财”成为全民刚需的大时代里,即使P2P完了,只要有贪婪在作祟,骗局就会一直存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还没有哪一个行业步及如此多的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两两个月,跑路近两百家,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

其实说到底,无论是假芯片、假浏览器,还是假的投资理财平台,都折射出了这个社会的悲惨现实、人性贪婪无耻的现实:总有那么一群胆大包天的骗子,他们欺上瞒下,拿着国家的钱,拿着人民韭菜的钱,并且跑路了。

芯片造假,浏览器造假的事可能距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他们欺骗的是国家和资本的钱,而那些虚假的投资理财平台,实实在在的骗走了我们普通大众的钱,面对这个跑路的假投资平台我们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