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代出生,爲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上世紀70、80年代,美蘇歐等航空工業強國都開始研發具備革命性的第三代戰鬥機,F-14、F-15、F-16、F/A-18、狂風以及稍晚出現的幻影2000、蘇-27、米格-29等應運而生,與這些戰鬥機同期誕生的A-10“雷電II”攻擊機簡直是個異類,它不僅外形醜陋,技術含金量也比以上機型差不少,但造價、飛行成本也低不少,更重要的是火力強悍,因此美軍一再推遲A-10退役計劃,最新的F-35,都難以一下子取代它。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圖片:在阿富汗作戰的A-10,掛有JDAM和前視紅外吊艙

在70年代美軍4種三代機出現的時代,於1975年首飛的A-10主要是對付蘇聯在歐洲平原上可怕的裝甲集群而生的,其設計思想和以上幾種三代機完全不同,它連超音速飛行的需求都放棄了,2臺商用CF34渦扇發動機“參軍”而來的TF34渦扇發動機,以短艙形式簡單粗暴的佈置在機身背部兩側,CF34可是很多噴氣支線客機的御用發動機,咱們的ARJ21也用這個。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當然,對於近距離空中支援(CAS)任務來說,A-10的氣動佈局、武器都很有針對性。

平直的機翼帶來良好的低空低速盤旋性能,這一點美軍嘗試讓F-16改行當攻擊機的AF-16就完全做不到,一門7管30毫米的“復仇者”機炮非常兇猛,用貧鈾穿甲彈打起坦克都毫不手軟,唯一的隱患可能就是飛行員可能無後,還標配小牛空地導彈可以“定點清除”,後期在伊拉克、阿富汗作戰的A-10C,還具備投射JDAM衛星制導炸彈的能力。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也就是說,“雷電II”用來幹髒活、累活,那是極好的。對美軍地面部隊來說,在伊拉克的沙漠風暴中,或是阿富汗的崇山峻嶺中,把A-10召來對地掃射成為了必備動作,而A-10不僅單價僅1000多萬美元,而且每小時飛行成本只有10000多美元,比近3萬美元的F-16都便宜的多。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圖片:對美軍地面部隊來說,A-10的機炮怒吼,就意味著生的希望

從技術上來說,A-10其實已經落後了,既不能隱身,電子設備也很簡陋,事實上,它連雷達都沒有,只能靠光電瞄準吊艙在夜間作戰,但過去30年以來,美軍進行的作戰基本上都是欺負弱小,海灣戰爭中,A-10在“死亡公路”上把伊軍裝甲部隊打的落花流水,兩場反恐戰爭中,A-10更是絕對制空權下欺負恐怖分子的利器。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圖片:A-10其實航程很大,載彈量也很大

原來A-10應該在2010年後退役,但美軍內部有很多不同聲音,特別是美軍地面部隊的前線將士們堅決挽留這位勞苦功勞的老同志。

雖然美軍表示正在招標比A-10還便宜,每小時飛行成本可降到幾千美元的OA-X渦槳攻擊機,A-29“超級巨嘴鳥”和AT-6B“狼獾”都能取代它,但明眼人看得出,這倆脫胎於初教機的輕型攻擊機,抗擊打能力哪有“鈦合金裝甲澡盆”護身的A-10厲害。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圖片:AT-6B,比起A-10來說還是嫩了點

事實上,美軍上世紀70年代發展的新型戰機中,武裝到牙齒技術極為先進的F-14卻早早退役,畢竟美國海軍都說維護成本受不了,美國國會老爺們只能揮淚斬馬謖,F-16、F-15也正在被F-35和F-22取代,A-10卻要傳出服役到2040年,國會老爺們也無法用錢來說事兒。

同時代出生,為何美軍讓F14提前退役,卻讓A10不斷續命?

這無疑說明了一個道理,打什麼樣的戰,要什麼樣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