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遞」《小說月報·大字版》2018年第9期

「新刊速递」《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第9期

《小說月報·大字版》

2018年第9期

【短篇小說】

範小青別人的生活

選自《十月》2018年第4期

荊 歌 從前的綠皮火車

選自《星火》2018年第4期

林 森 海島奇事錄

選自《長江文藝》2018年第7期

劉鵬豔 莫呼洛迦

選自《解放軍文藝》2018年第7期

婁 光 歸去

選自《青島文學》2018年第6期

【中篇小說】

李 鐵巴丹水寨

選自《上海文學》2018年第7期

洪 放人煙

選自《清明》2018年第4期

李為民中江塔

選自《朔方》2018年第7期

【遺珠重拾】

肖 勤暖(上)

選自《丹砂》,作家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新刊速递」《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第9期

封二:作家另一面·秦嶺

寫作者的寫作能力的其中一個表現形式是發表作品的多少,如果某個作家在某個年份忽然間發了大量的作品,通常都稱這個年份是某個作家年。曾經有個作家在某部作品獲得了大量好評後,寫的忽然間少了,作品沒有通常的井噴式發表。過了多年後談起來,說是被前輩告誡這個時候要慎之又慎,謹防素材被濫用或者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於是他自己主動減少了作品產量,若干年後發現寫作素材也是有時間性的,過了那個時段,許多積累下來的素材不僅沒有浪費一說,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沒有大的使用價值了。言下之意是有些後悔的。寫作者真是不易,和世界上的其他事情差不多的是,都是過去了才能知道怎麼做最正確。人人都想得到帶有預見性的告誡,可每個人的情況偏又不同,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如果從這個角度,什麼時候做什麼還是順其自然吧,此時想寫就寫,過了些時日興趣就轉向了,也不一定。就像有些寫作者某些年份的散文作品多些,過兩年忽然寫了小說,興趣變化了,心境有了不同。

本期,範小青的《別人的生活》講了一個和身份的自我認同有關的故事,我一直以為是我,就像我開始認定那個人是他,可後來出了岔子。李鐵的《巴丹水寨》中,警察通過一系列的故事,發現了人口拐賣案件的線索。同樣是對人身份的探究,作家的角度和講述方式的不同,讓故事的走向差得特別遠。你之為你,我之為我,同一片藍天下,世界因而精彩。

「新刊速递」《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第9期

《小說月報·大字版》於2017年創刊,每月16日出刊,每期136頁。2018年起定價調整為每期12元

「新刊速递」《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第9期
「新刊速递」《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第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