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溼的誤區有哪些?

13686073082


劉醫生談骨論筋💊治療類風溼的誤區💊

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藥物,不能做到藥到病除。所以治療起來也就很麻煩,病情反反覆覆發作,消磨了大家的毅力,很容易得過且過。也產生了很多治療上的誤區。但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會引起關節畸形和關節外的病變,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減緩發展,改善症狀。對於存在的誤區,下面就給大家整理一下。


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綜合徵。其特徵是外周關節的非特異性、對稱性炎症,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關節軟骨、軟骨下骨、韌帶和肌腱等,造成關節軟骨、骨和關節囊破裂。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部分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表現。

它可能於自身免疫、遺傳、感染、精神天、氣變化等因素有關。

主要表現為:1.關節疼痛和腫脹。2.晨僵現象。3.多個關節受累。多為對稱性小關節。4.關節活動受限或畸形。5.關節外表現。如類風溼結節,心臟、呼吸系統、腎臟病變等。

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誤區

1.診斷問題。大家以為只要是關節痛,抗O,C反應蛋白,血沉和類風溼因子檢查數值高就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這是不對的,炎症也能引起抗O,C反應蛋白和血沉增高,並且類風溼因子準確率只有80%左右。

2.症狀減輕後就自動停藥。類風溼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治療後症狀減輕,但是一定要堅持治療,否則容易反跳,病情加重。

3.關節疼痛不想活動。要堅持適當的鍛鍊,增強體質,保持關節的活動度。否則容易關節功能喪失和變形。


4.過分相信民間偏方或者中醫。很多偏方成分不確定,有的含有大量激素。目前還沒有一用中藥被證實對類風溼有控制作用。

5.因治療麻煩,所以治療也行,不治療也行。病情反反覆覆,遷延不愈,讓大家失去了信心,破罐子破摔。但是類風溼對於關節的破壞是不可逆的,儘量減緩發展。

6.激素的問題。激素對類風溼效果好,但是副作用大。所以對激素又愛又怕。容易出現兩個截極端,或一點不用,或大量應用。其實在正規的治療方案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它的副作用。



7.藥物副作用大,是藥三分毒,私自減少藥量。但是有句俗話無毒不是藥。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但是都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8.類風溼是不死的癌症,只能治標不能用治本。因為病因不明,也沒特效藥物,所以大家感到很絕望。其實嚴格的正規治療能很好的控制它的發展。

9.希望能根治它。這種思想要改變,要積極樂觀的面對。因為目前還沒有根治的辦法。這種思想容易讓壞人利用,花了錢還耽誤了病。

這就是我所想到並整理的誤區。對於這個病大家一定要全面認識它,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的

劉醫生談骨論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確診了類風溼卻又走進了治療的誤區”。類風溼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症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好發於35-50歲女性,主要臨床表現為對稱性、遊走性外周多個小關節腫脹、疼痛,甚至出現畸形,如果患者能經過系統、規範的治療,大多數病情可以緩解,不過有些患者由於對“類風溼”認識存在偏差,或亂投醫,在治療上存在一定錯誤認識,那麼常見類風溼治療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一:抗類風溼就是消炎止痛

很多病人認為,抗類風溼就是用消炎鎮痛藥。但是消炎鎮痛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關鍵是防止關節破壞和畸形,應使用“改變病情的抗風溼藥(DMARDs)”等。

誤區二:服用“純中藥秘方”治療類風溼

曾有個患者患類風溼多年,長期服用“中藥秘方”治療,止痛效果不錯,但是2年後出現滿月臉、水牛背等症狀,還曾摔倒在地造成了股骨頸骨折,結果發現她所服用的中藥里加了激素。而長期大量服用激素治療類風溼有較大副作用(骨質疏鬆、高血壓等),如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需要配合“改變病情的抗風溼藥(DMARDs)”等聯合治療。但中藥中激素含量比例不詳,容易造成許多副作用發生;此外,許多中藥只是單純減輕關節疼痛腫脹效果,不能有效地防治關節繼續破壞。而且迄今尚沒有任何一種中成藥被公認能夠有效控制RA的病情,因此,只能把中藥作為輔助治療措施,而不能單純依靠中藥治療類風溼。

誤區三:關節痛就臥床不動

有許多類風溼患者因關節疼痛便臥床不動,這樣會致身體日漸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關節僵直、變形,甚至終身殘疾。其實,患者不想下地行走時,可以在床上做患指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關節的屈伸運動,也逐漸增加穿衣、吃飯、洗澡等生活能力的鍛鍊,以防止關節變形。

誤區四:沒有症狀就自行停藥

有些類風溼患者無臨床症狀時,便自行停藥,致關節破壞繼續進展,最終出現關節畸形。類風溼的治療需要長期、規律服用藥物治療,臨床症狀不一定和疾病進展相一致,應結合實驗室相關免疫指標,在風溼免疫專家指導下逐漸減藥甚至停藥。

以上為您介紹的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的四個誤區,希望對您們有所幫助。治療類風溼應就診於風溼免疫科,規範治療,定期複查,切忌“亂投醫”。

還有很多誤區,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天天博士講風溼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累及全身多關節尤其是小關節的自身免疫病,它嚴重的關節侵蝕性讓眾多類風溼患者苦不堪言,但是由於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進展十分緩慢的疾病,病程可長達幾十年,這讓很多患者對類風溼治療的認識仍然存在很多誤區。

首先,很多類風溼患者拒絕使用激素。其實對於很多類風溼患者激素的應用是很必要的,小劑量的激素副作用不會很明顯,大多數患者對於20mg或者20mg以下劑量的激素不會產生很嚴重的併發症;並且,激素應用過程中最忌諱減停過快,這樣會導致病情反覆,難以控制,所以,類風溼病人一定要遵醫囑服用激素,切記不可擅自減停。

其次,很多患者認為關節症狀控制住了就可以不用服藥了,這也是錯誤的。對於類風溼患者來說,延緩疾病進展是主要的治療目的,對於非甾體類抗炎藥、抗風溼藥等藥物需長期應用,尤其是抗風溼病藥,一定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因為劑量過大容易引起肝腎功能受損,用量過小又不易控制病程進展,並且這類藥物起效較慢,服用療程相對較長,但不是不可以減停藥物,專業的風溼病醫生會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病情特點適當調藥,所以,規律的就診及服藥是很關鍵的。

最後,類風溼病人往往不能堅持就診。類風溼患者需要定期複查肝腎功能等相關檢查評判有無藥物副作用及肝腎的損害,另外,對類風溼的療效評估是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最重要的過程,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溼因子、CCP等項目都是類風溼需要定期監測的指標。

總之,要想延緩類風溼進展,防止關節畸形等嚴重症狀的出現,就應該就診於專業的風溼免疫科,並且做到規律就診,規範服藥,定期複查,此外,服用激素的同時可同時服用鈣片防止骨質疏鬆,如果有胃腸不適,也可以同時服用胃粘膜保護劑。

本期答主:陳泳淼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預後和早期治療密切相關,而早期診斷則是早期治療的前提。儘管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臨床特點,但在早期和不典型患者,血清中抗體和影像學檢查有助於診斷,通常會根據詳細的病史、症狀的演變及體徵,結合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必須接受規範化的治療,其原則包括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及個體化方案治療。一旦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應儘早開始治療,以控制疾病的進展。其目的在於使病情長期緩解及改善預後。既要通過一線非甾體抗炎藥等緩解關節腫痛和全身炎症症狀,又要及時給予緩解病情的抗風溼藥。儘早應用病變緩解性抗風溼性藥,即二線或慢作用抗風溼藥以控制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進展。幾種緩解風溼藥的聯合應用可通過抑制風溼性關節炎免疫或炎症性損傷的不同環節發揮治療作用。聯合治療的效果比單一治療的效果好很多。由於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每一例患者的臨床表現、病情程度及對藥物的反應性等不同,必須為患者提供療效最好而無明顯不良反應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此外,還要注意關節的功能活動,因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目的是保持關節的功能。很多患者缺少功能鍛鍊的意識,雖然接受了規範的藥物治療,關節腫痛並不嚴重,但卻終日固定在非功能位置,最終仍出現了關節屈伸受限和肌肉萎縮等情況,致使關節功能喪失,因此,在全身治療的同時,應強調關節的功能活動。


中華醫學科普


類風溼性關節炎現代中醫完全可以快速康治療康復的。千真萬確!

對於怎樣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我寫過多次文章,當看到個個抄抄書說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免疫力性疾病,屬不治之症時,實屬誤導大眾,感到氣憤,不得不站起來反駁。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誤區在那呢!

類風溼性關節炎首在屬血瘀症。血瘀症形成後,才使人體氣血兩虛,免疫力下降,出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才是西醫稱免疫代謝性疾病。

人並是天生類風溼性關節炎,而是後天形成,女性多於男性,發病主要在30歲以後。氣血兩虛,風溼寒入襲人體,血液流變學發生了濃,黏,凝,聚”改變形成血栓。

動脈血栓主要因素是血小板集聚。

靜脈血栓主要是血液凝固。

中醫屬血瘀症。

中醫“久病入絡為血瘀”。類風溼性關節炎是慢慢發展形成免疫性疾病,當然屬久病,所以類風溼性關節炎符合中醫“久病入絡為血瘀”的科學論證!

現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普遍存在微循環障礙的表現,如微血管內凝血,微血管變形,扭曲,畸形,頂端擴張,微血管縮窄,微血管壁滲液或者出血等,全身各組織發生微循環障礙!類風溼性關節炎是由於全身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導致氣血兩虛,免疫力下降形成免疫性疾病。

什麼叫微循環障礙?

很多人不懂。

人體血液中營養物質必須靠微循環作用才可使人體五臟六腑,身體肢體有足夠營養物質供應,才可達到氣血充足,提高免疫力。身體健康!如果發生了微循環障礙,什麼也幹不了,氣血自然兩虛,免疫系統生理功能衰退。百病叢生。

現代醫學認為,動脈血經主動脈及其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及組織,在身體的毛細血管中進行微循環作用,必須先經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把氧氣(即清氣)和營養物質(水谷精微)運送給組織細胞,並帶走新陳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再形成靜脈血,由靜脈血帶回到右心房經肺泡壁進行微循環作用,將動脈新陳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排出,吸收新鮮氧氣形成宗氣推動血液循環。這是正常血液循環過程,身體是健康的。

中醫“久病入絡為血瘀”,類風溼性關節炎自然是血瘀症,全身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無法將血液中營養物質和氧氣輸送給組織細胞生長所需,使五臟六腑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免疫力下降,使人氣血兩虛。也由於毛細血管壁滲液或者出血,血液形成沉積物而發生了無菌炎症,致使組織腫脹疼痛。由於血液沉積物無法轉化吸收,而發生了粘連。肌肉肌腱的粘連發生缺血性攣縮,關節內外粘連發生關節強直,所以類風溼性關節炎關節腫脹,粘連,關節強直就是由於這種形成的!

久病入絡為血瘀,血瘀患者普遍存在微循環障礙,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由於肺泡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使靜脈血流無法正常通過肺泡進行正常氣體交換和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鮮氧氣形成宗氣推動血液循環,出現胸悶氣短,心肌缺血,心律不齊等症,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最後併發風溼性心臟病的必然。

所以類風溼性關節炎,首先是血瘀症,然後發展成類風溼性關節炎,這才是正確的的診斷依據!

治療,採用祛風化瘀療傷藥,貫穿人體經絡,擴張血管,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環,通過調整心血管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等多種因素,而促進循環系統生理功能;祛其瘀滯,通過調節血凝狀態,改善血脂代謝,預防血栓,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軟堅散結,分解轉化吸收粘連組織,通過調整五臟六腑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而迅速達到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作用!

廣東民間中醫,百病五敷康創始者!






中醫雜談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類風溼關節炎作為臨床中一種十分多見的風溼病,常會導致關節變形、致殘。此病與遺傳、環境、感染都有關係。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患者在關注它的引發原因治療方法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很多它的常見誤區。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誤區包括6個方面。

1、求“根治”心切

以為本病可以短期內根治,四處亂投醫,導致誤診誤治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我科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患者都有著誤診、誤治的求醫經歷,有的甚至延誤了十餘年,導致關節殘疾。

2、長期使用止痛藥

有些人至今還錯誤認為類風溼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症”,沒有治療方法,對治療悲觀失望,沒有信心,自己到藥店隨便買點止痛藥吃上,止止痛就算了,有時還任意加大劑量,這是錯誤的。很多止痛藥雖能緩解關節痛和腫,但治標不治本,不能阻止關節破壞和變形。

3、用激素就能好

糖皮質激素由於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中消炎止痛作用很強,且很快生效,因此常被亂用。不少患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吃或打一針就不疼了,也能吃飯了,人也變胖了,就是不能停,好像“成癮”一樣。其實長期服用激素除了發胖,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進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用激素,應遵醫囑。

不考慮個體差異,忽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這樣的治療時無效治療。

5、不注意用藥安全

不正確選擇藥物,掌握不好藥物的計量、療程,不及時監測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6、擅自停藥

有的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後,發覺症狀減輕了,就自己停藥,不再治療。其實,臨床症狀改善與病情完全緩解並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現象,隨意停用緩解病情的藥物,病變就會繼續向前發展。

日常注意事項

1.飲食方面

清淡、搭配合理、營養健康的飲食可以使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保持較好的食慾和脾胃動力,從而增強抗病能力。

有些食物會明顯加重病人症狀,若能稍加註意便可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與惡化,如高脂肪類、海產類、過酸、過鹹、辛辣、生冷類等食物都很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要少吃。

2.起居方面

房屋應通風、向陽,切忌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此外,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起居方面要注意勞逸適度,克服情緒消沉,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對待疾病和生活。經常熬夜很容易患上肝腎陰虛型關節炎,熬夜也會使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病情加重,因此,要保持每天7~8小時的睡眠,夜裡11點左右就應上床入寢。

3.物理按摩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疾病發作期若有條件的可請專業醫生或理療師對關節部位進行物理按摩,物理按摩雖然不可能實現根治,但有助於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血液循環,擴大關節活動範圍。要注意的是,切忌對關節部位特別是老年人的關節部位進行非專業性按摩,否則,不恰當的按摩方式對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等很容易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4.用藥須謹慎

雖然此病的病因尚未有統一定論,但據統計女男比例為3:1,中年女性易患病可能與雌激素有關,專家的近期實驗結果顯示,雌激素很可能對類風溼關節炎之類的自體免疫疾病的病變過程具有重要影響,女性患者在懷孕期間的症狀較輕,而分娩及更年期後則往往加重。因此,在用激素醫療的初期,部分患者出現了病情的好轉,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激素治療存在很大副作用,濫用激素還容易導致股骨頭壞死。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醫壽延年


以下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常見的認識和行為誤區,需要重視及糾正過來:

誤區一:吃不吃藥,治不治,都一樣

有患者認為類風溼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症,吃不吃藥,治不治都一樣,所以乾脆就不治了。

類風溼關節炎所帶來的關節破壞往往是不可修復的,儘管每個人的病情進展快慢不一樣,但如果不治療,關節最終多會變形、致殘。

曾有調差顯示:如果不接受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致殘率兩年可達50%,三年達70%。

規範化的藥物治療可以明顯延緩病情進展,組織關節破壞,避免殘疾發生。

誤區二:不痛就即時停藥

一些人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得到緩解,關節沒有那麼痛了。就以為關節炎治療了,不再繼續服藥。

經過長期藥物治療後,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但停一次加重一次。很多情況下需要常用免疫抑制劑控制,但劑量會隨著病情的穩定而逐漸減小。

誤區三:只治標不治本

所謂治標,是指類風溼關節炎治療只用消炎止痛藥,不用改善病情的抗風溼藥,即沒有治本。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應避免長期依賴非甾體抗炎藥進行止痛治療,這類藥物長期服用有很多不良反應,胃腸道的刺激,心血管,腎臟的損害等。

誤區四:只能且必須用激素

一些患者認為,只要得了類風溼關節炎,就一定要用激素治療,但是又害怕激素的副作用,所以不願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類風溼患者不一定需要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激素正規合理應用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應。

誤區五:藥物有副作用,能少吃就少吃

有些患者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用藥的依從性差,比如醫生讓吃兩片,自己只吃一片。導致藥物治療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藥物中,比較明顯的副作用是肝功能損耗,胃腸道刺激以及對血象的影響。因此患者長期治療中定期監測可以減少損傷。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建議嚴格按照醫生要求服用藥物。


華絡健康


類風溼性關節炎目前病因不清,但是它主要侵犯我們小關節滑膜,引起滑膜腔急性炎性滲出,導致滑膜腔壓力迅速什高,影響滑膜腔血運循環,首先由於滑膜腔壓力升高壓迫靜脈導致靜脈迴流障礙,隨著病情發展而導致滑膜腔動脈供血受阻而引起滑膜、軟骨損傷而導致關節僵硬、變形、活動受限、奇形。致殘率高。

類風溼關節炎,起病急、疼痛甚。屬於中醫外感風熱型。在老百姓心裡風溼都是受寒引起,故而在發作期用熱敷、熱療等處理,使血管擴張,更加加重滑膜炎性滲出加重病情。還有隻服止痛藥,不對因治療。

經上所述,類風溼性關節炎從致病因素主要是小關節滑膜腔炎性滲出腫脹壓迫滑膜腔血供所致,從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我在臨床上用針刀行滑膜腔減壓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關節僵硬、奇形。能明顯緩解疼痛。


吳興平21


誤區1:關節痛不是風溼就是類風溼

風溼免疫科大夫出診時常常會被患者問到這樣的問題“風溼科是看什麼病的”,“我沒有關節紅腫熱痛,怎麼會是風溼病”,“我關節疼、怕冷,怎麼不是(類)風溼”。

關節痛說出來就一個詞,但卻大有內涵:哪個關節、痛了多久、有無外傷、年齡多大、有無其他疾病......

而會引起關節痛的疾病也有很多:骨軟骨瘤、骨肉瘤、骨折、骨性關節炎、骨質疏鬆、風溼病、痛風等,這裡提到的每一個疾病都需要醫生的及時診治。

誤區2:類風溼不是風溼,所以不嚴重

首先,上一條已經解釋了關節痛並不是除了風溼就是類風溼的說法,風溼性關節炎也罷,類風溼關節炎也好,都是以關節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之一。

其次,類風溼關節炎其實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可以導致殘廢的疾病。有數據顯示,75%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發病2年內即可出現骨破壞,未經治療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3年致殘率高達70%。

誤區3:類風溼關節炎是因為在潮溼環境中生活、工作所致

類風溼關節炎可發生在各種氣候環境中,主要是與免疫系統異常相關。在天氣環境發生改變時會引起免疫系統的應答改變,因而患者在天氣改變時候可能會覺得病情加重。

誤區4:關節痛患者類風溼因子陽性就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因子陰性就可排除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因子並非類風溼關節炎的特異性診斷指標,除了類風溼關節炎外,其它一些常見的風溼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等也常常出現,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慢性肝炎等也可出現類風溼因子陽性,甚至正常人也有4%陽性,因此,類風溼因子陽性者不一定就是類風溼關節炎。在類風溼關節炎中,類風溼因子陽性率為60%左右,所以類風溼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溼關節炎。是否診斷類風溼關節炎一定要綜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不能僅憑類風溼因子。

誤區5吃藥副作用大,忍著就好

中國人吃苦耐勞,得了病扛著。然而,類風溼關節炎是一個會導致殘廢的疾病,忍著忍著並不會就好了,而是忍著忍著就殘了,所以,得了類風溼關節炎,還是儘早就診為妙,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發揮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了。

但是,中國人向來認為“西藥”副作用大,因此對現代醫學總是抗拒的。吃藥副作用大,可能傷肝又傷腎,怎麼辦?“是藥三分毒”的說法固然正確,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確實還是有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副作用的,如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消化道出血、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有些藥還要定期檢測眼底,有些藥還要了解是否存在肺間質纖維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副作用雖然存在,但是大多是小概率事件。因為小概率事件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而因噎廢食選擇大概率出現的類風溼關節炎致殘後果,顯然是不明智的。而且用藥過程,醫生會強調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有關檢查,檢測病情控制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種類,達到副作用最輕、療效最好的目的。


類風溼講堂


西醫治療頭頭是道,他們掌握的是儀器,藥物製取都用現代技術。醫生胡說,病患者也得祟拜。而所謂的誤區,是人為畫個框,讓人去跳。誤區之說未必不是害人的圈套而已,一旦進入,不輕易出來。只要你對西醫有懷疑,治療不完美,誤區就是西醫治療的缺點而已,不值得中醫認可。本人也患此病,西醫說是不會痊癒的,先前發病用西藥治療,效果很好。後面發病愈加頻繁,治療時間增長。再後發病,用中藥辯證治療,已愈。愈後調節心、脾、腎。至今,遇不良天氣不再發病。今天未死,至死會不會復發,未知。發達的西醫是否能檢測出抗風溼病抗體,我想去測一下。我對中西藥的看法,只有東門不開西門開,人往高處走,什麼好的都用,細心觀察利害,擇優選擇,互相學習,去短取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