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故事〈家傳的寶貝〉

有家古玩店,叫“雅士軒”,既買賣古玩字畫,也替人裝裱和修復各類藏品。店主辛世忠是一名退休教師,喜歡這一行,多年下來對這一行也有點心得。

這天早晨,辛老師剛剛打開店門,一個騎自行車、穿夾克衫的小夥子走進店堂,從包裡拿出一個髒兮兮黑不溜秋的東西放在櫃檯上,說:“師傅,您看看,能把這上面的鏽跡除掉嗎?”

辛老師戴上老花鏡,仔細地端詳起這個東西,怎麼看都像是農村刨地用的鎬頭。一個破鎬頭,幹嗎要拿到古玩店裡來除鏽呢?他覺得很奇怪。

辛老師怕自己看走眼,試探著問小夥子:“這是個什麼東西啊?”

小夥子回答得倒是很乾脆:“一個鎬頭啊!”

辛老師一聽,有點哭笑不得:他是來搗亂的,還是真的什麼都不懂?於是委婉地說:“處理這鎬頭,至少要經過三道工序。一是用水浸泡和清洗,二是要用化學制劑來給它除鏽,第三嘛,還要鍍一層專用防腐材料。依我看,這鎬頭值不了幾個錢,反倒是這修復的費用……我怎麼向你收取呢?要不,你還是去買個新的?”

誰知小夥子立刻就聽明白了辛老師話裡的意思,他從錢包裡拿出兩張一百元的鈔票遞過來,誠懇地說:“師傅,您看夠不?不夠我可以再加。”

一看小夥子這樣子,辛老師心裡一個“咯噔”,禁不住脫口問道:“年輕人,莫非……這鎬頭有什麼來歷?”

小夥子點點頭:“就算是一件……家傳的寶貝吧……”

辛老師注意到小夥子欲言又止的樣子,想到古玩店歷來“寶貝不問出處”的老規矩,就趕緊說:“那你兩天後來取吧。”

送走小夥子,辛老師急忙給朋友打電話,約他來鑑別鎬頭。辛老師的這位朋友是研究青銅器的教授,來了之後,他用放大鏡把鎬頭仔細察看了一遍,搖搖頭說:“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從質地看,應該是近代的東西,最多七八十年時間;從造型和製作工藝看,http://www.ttdu8.com 極其普通,應該就是一件家用的農具;從腐蝕程度和氣味分析,我估計很有可能是這個年輕人盜了一座自認為年代久遠的古墓,搞到這個東西自以為值錢,才拿來當寶貝讓你修復。”

辛老師聽了朋友這番分析,覺得有點道理。

三天後,小夥子如約來了。辛老師還想試探他一下,故作為難地說:“年輕人,按理說,修復一個鎬頭你給這點錢已經不少了,可我們這裡很少修復鐵器,有兩樣防腐材料得去省城買,算上這路費……要我看,不就一個鎬頭嘛,你也別修了,我把錢退給你……”

誰知不等辛老師把話說完,小夥子已經把錢包從口袋裡掏出來了:“師傅,我再給您三百,您看成嗎?”

此時辛老師不能再推辭了,只好接過鈔票說:“那你就再等三天,一定搞好。”

果然,三天之後小夥子一踏進店堂,就看到他送來的那個鎬頭已經完全翻修一新:上面所有的鏽跡都不見了,鎬頭上黑黑的鐵質透著深沉的光。

辛老師對小夥子介紹說:“我採用的防腐處理技術是最先進的,可以保證在常溫條件下三百年不再生鏽。”

小夥子顯然對辛老師的手藝很滿意,一再讚道:“太好了,太好了!太謝謝師傅了!”

就在小夥子準備告辭的時候,辛老師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您家傳的這個寶貝……有些年頭了吧?”

小夥子點點頭:“大概有六十多年了吧!”

辛老師心裡不禁起疑:原來他知道這個鎬頭的年代啊,那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錢來整修它呢?

大概是小夥子看出了辛老師的心思,解釋說:“其實,這鎬頭很普通,不值啥錢,但是它在我家的地位很特殊!我爺爺曾經用它砸死了三個傢伙,爺爺去世前說,要讓這鎬頭陪自己躺在地下,家裡人滿足了他的心願,在他死後把鎬頭放在棺木裡作為陪葬了。可前段時間老家發大水,給爺爺遷墳時我看到這把鎬頭已經鏽蝕得不成樣子了,就臨時決定不再讓它和爺爺的遺骨隨葬,打算到您這裡整修後把它留下來,一代一代傳下去……”

聽了小夥子這番話,辛老師似乎有點激動:“你爺爺砸死的那三個傢伙,是……一定都是你們家的仇人吧?”

小夥子點點頭:“是的!是家仇,更是國恨!因為爺爺當年砸死的,是三個侵華的鬼子!”

小夥子說完,捧起鎬頭走了。辛老師一個人愣愣地站在那裡,片刻之後,他突然突然回過神來,好像意識到了什麼,從抽屜裡抓起一把鈔票,追出店門外,朝小夥子的背影喊道:“年輕人,你等等,我不收你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